當冬天悄然來臨的時候,人們似乎變得更容易疲憊和睏倦了!
最近小編就聽到很多人說:「每天都睡得很飽很足,為什麼還會這麼困呢?更不解的是醒來後相比休息之前變得更困了!」
今天啊,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解開這個疑惑並去了解這個陪伴我們終生的朋友「睡眠」。
我們每天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當進入睡眠狀態時,彷彿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的腦電波逐漸由α波取代覺醒時的β波,心理學家把睡眠過程分成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入睡期
在這個階段,人們開始昏昏欲睡,呼吸和心率變緩,身體逐漸放鬆下來,但也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打擾,這個狀態會持續10分鐘左右。
第二階段:淺睡期
進入這個階段後,人體的呼吸和心率變得更緩了,肌肉更加放鬆,並且睡眠者不再容易被喚醒,意識慢慢與周圍環境脫離,這個狀態會持續20分鐘左右。
第三階段:熟睡期
這個階段中,人體的心跳緩慢,腦電波波速很慢但是波動起伏大,大概持續20分鐘左右。
第四階段:深睡期
人體的肌肉在此時完全放鬆,意識遊離,呼吸變得綿長,很難被喚醒。
在這個階段,人體進入了真正的休息與放鬆狀態,該階段是幼兒與青少年成長發育的黃金期,是成年人恢復體力與精力的重要時段,會持續40分鐘左右。
但因身體此時極度放鬆,所以人們常常會出現夢囈、夢遊、尿床(多指小孩子)等現象。
第五階段: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簡稱REMs)
該階段又被稱為積極睡眠期,此時腦電波頻率變快,振幅變低,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肌肉鬆弛。
如果在旁邊觀察此時正在睡覺的人,他的眼球是動來動去的,若此時個體醒來或者被喚醒,大部分人會說自己正在做夢,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麼有時候會很清晰地記得自己夢的內容的原因。
REM是睡眠第五個階段的重要特徵,更是心理學家研究做夢的重要根據。
睡眠的整個周期會經歷這五個階段,時長在90-100分鐘左右,人們每晚大概會經歷4-5個睡眠周期。
神經衰弱的人群常常在淺睡期醒來,人體由於未能進入熟睡期和深睡期,身體因此會得不到修復和休息。
如果長期處於淺睡期,深睡期比較短,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那睡得多還困是為什麼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睡眠周期不完整而導致地睡眠質量下降,當處於深睡期的人被強制喚醒(比如鬧鐘),一時間身體很難從極度放鬆立馬轉回清醒狀態。
如果你最近正在因睡眠質量問題而焦慮,那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首先保證睡眠的環境舒適,光線柔和,盡量沒有雜訊,睡前也可以泡泡腳,聽一些柔和的音樂,從而達到舒緩神經、放鬆肌肉的目的。
其次以90分鐘為一個睡眠周期,睡足4個或5個周期,比如第二天需要六點早起,那就前一天晚上十點半睡覺,這就剛好睡足了5個周期,完整的睡眠周期能夠幫助身體養精蓄銳。
堅持一到兩個星期你就會感受到睡眠質量在潛移默化的提升。
希望在這個冬天,大家都能沉浸在溫柔鄉中做一個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