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侯冰玉
@豫視頻app,我封控在家,成夜的睡不著覺,白天也休息不好,有什麼辦法嗎?
@豫視頻app,上網課上了將近一個月,感覺學習沒有動力,該怎麼辦?
……
自從豫視頻app「心理健康」小組創建後,不斷有用戶在app上發出自己疫情期間居家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在11月15日下午,記者也邀請到了河南大學教育學部心理學院教授王瑤進行連麥直播,對用戶提出的問題進行公益答疑。將近兩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7.5萬用戶的觀看。王瑤教授究竟支了哪些招?一起來看看!

用戶@豫米粒3413:在家封控,成夜睡不著,白天也睡不著,有什麼辦法嗎?
王瑤:焦慮是對不確定和未知的事情感到擔憂的一種情感體驗,長期處在封閉的環境中,動手動腦的情況少了,活動量不足,我們會感到壓抑、煩躁,這是很正常的。
首先,我們要客觀看待疫情,接納封控在家的這個現實情況。同時,要保證生活有序,白天不要「躺平」,要進行適當的運動,這樣晚上才會有疲勞感。如果失眠,可以進行一些睡前的放鬆練習,例如做一些睡前瑜伽、深呼吸、輕運動等等。
用戶@心無旁騖:上網課上了23天,感覺學習沒有動力,該怎麼辦?
王瑤:這個問題也是很普遍的。現在很多學生都在上網課,在反覆上網課的過程中,確實會感覺到疲勞和沒有動力。因為平時我們在學校上課,是會有緊張感的,但上網課是在和電腦里的老師互動,也不能直接與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反而容易跑神。
對於此,我有這麼幾個建議。一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保持上網課房間的整潔。二是要按照上學時的作息行動,該上課就上課,該休息就休息。再者要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去,比如主動向老師提問、與同學多交流。
用戶@米粒粒粒:在家辦公總是不想幹活,老是想躺床上或者沙發上玩手機怎麼辦?
王瑤:我們經常說,家是溫暖的港灣,是用來休息的。所以居家辦公就會有一種提不起來勁兒的感覺。再加上在家老是穿著家居服,就很容易「躺平」。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按照日常上班的作息生活。上班時幾點起床,居家辦公也要幾點起床。在居家辦公期間,要給自己制定具體的、可達成的、有期限的工作目標,例如每天辦公前寫清楚今天的工作安排,結束辦公時要根據完成情況給自己打分。同時也要多和同事聯絡,互相監督工作的完成情況。
用戶@張:最近朋友老是讓砍一刀,不想點但又不好意思拒絕,該咋辦?
王瑤: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是因為這個人跟你不是非常親近,但又是熟人,覺得拒絕會有些尷尬。如何合理的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對別人要求做的事有篤定的想法和決定,明確這個事兒我到底是想做還是不想做。在拒絕別人時,要用直接拒絕但不傷和氣的語言,比如「不行,我不喜歡做這件事兒,抱歉了」。
同時,也可以用「三明治談話法」和別人溝通。主要策略就是先表揚、再批評、再表揚。真到不好直接拒絕的時候,也可以採取「善意的謊言」。
用戶@想暴富的驢:封閉在家期間,我一直想練書法,但至今沒下手,我就一邊愧疚一邊玩遊戲,感覺很難受很彆扭。
王瑤: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可以先設定一個做這件事的日期,並且讓他人知道,這樣別人的關注會帶來輕微的壓力,推動自己下手做這件事。同時要制定計劃、循序漸進,比如開始時每天兩小時,之後逐天增加。也可以尋求「組織」,比如書法社團、書法愛好者,抱團取暖。在練字過程中,將自己練習的效果公佈於眾,比如發到朋友圈、家人群,有親朋好友的鼓勵,會讓你做事更有動力。
用戶@果汁兒:我在家封控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解封后公司讓去上班,我也不想去,感覺還沒有從居家的狀態中走出來,怎麼調整?
王瑤:這種情況有點像我們說的「長假綜合症」。居家期間,和外界接觸少了,壓力小了,處於一種平和卻有些消極的狀態。習慣了這種狀態後,就不想承受外出的壓力。
想要調整這種狀態,首先要從穿衣打扮做起。比如在出門上班前好好打扮一番,也可以穿一身新衣服出門,讓自己的精神氣提上去。同時強化對未來的期待,想想自己5年、10年甚至20年的規劃,告訴自己想要實現這些規劃,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在上班後,要在工作中體會到愉悅,找到價值感,多和同事交流合作。
用戶@長不高的月亮:兒子上小學六年級,以前不讓他玩手機、打遊戲,他也很乖。疫情期間上網課,手機電腦都在他的房間,不知什麼時候他就開始玩遊戲、看直播,吵他他就把房門關上房間反鎖,我也不想把關係弄僵,怎麼辦?
王瑤:現在已經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絕對的不讓孩子接觸網路不是好辦法,會更增加孩子的好奇。六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從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期,自主意識增強了,家長的教育方式也需要進行調整。要學著把孩子當成大人,有事情要和孩子商量著來,而不是一味嚴管。
同時,可以制定一個家庭內的「君子協定」,明確不想讓彼此做的事情,找一個父母和孩子都信任的人,比如孩子年齡相近的哥哥姐姐、崇拜的叔叔阿姨來見證,並對協定進行監督。此外,還要及時鼓勵孩子在學業上的進步,增強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用戶@理不李:平時因為工作忙,夫妻之間交流少,很少吵架,居家的這段時間,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吵架,怎麼調節夫妻之間的關係?
王瑤:原來不吵架,是因為交流少,夫妻之間的感情被忽視了,其實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方式。但在吵架時注意不要上綱上線,比如輕易提及離婚。再者,夫妻日常需要有情感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比如睡覺前可以互相談談心、說說話。保持夫妻之間關係和睦一定是雙方互相尊重及信任。
除了上述問題,你是不是還有其他問題,想要找人「一吐為快」?快來下載豫視頻app找心理學家聊聊天吧!
具體參與方式為:掃描下方長圖中的二維碼下載豫視頻app——點擊首頁「興趣小組」——找到「心理健康」興趣小區——點擊「加入」——點擊「參與小組討論」,就可以向專家提問啦!專家看到後,將在你的留言下進行評論回復。
在收集到一定數量的問題後,大河報·豫視頻還將邀請心理學家來到直播間,解答大家提問較多的共性問題,快來和我們互動吧~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牛中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