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和強迫症,靠自己可以嗎?

2022年10月01日13:49:10 心理 1660

文|袁運錄

題主:強迫症將近二十年了,就這樣跌跌撞撞的過來了,時好時壞。這幾年,尤其是這幾個月,焦慮的厲害。19年冬,去醫院心理門診治療,開的舍曲林和坦度螺酮,再加上心理輔導。剛開始的一年,確實有效果,後來就感覺效果一般了。吃了兩年,我自己慢慢停了。心理輔導也早就不去了,感覺沒啥說的。可能心理諮詢師是異性,心裡最隱秘的,關於性方面的困擾不好意思說。我最近焦慮的厲害,給家人說,家人就是建議吃藥,但我不想吃藥了。我總覺得藥物有副作用,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這些年,看過很多心理醫生,除了收費很高,幾乎沒什麼作用。我想自己去看一些知乎上的文章,又有點看不下去。我想知道焦慮症和強迫症,單靠自己,可以嗎?

焦慮症和強迫症,靠自己可以嗎? - 天天要聞

答覆:

我是《強迫症原理與康復》(河北科技出版社.2022)一書的作者。下面我根據書里的內容答覆您的問題。

強迫症是一種我執我痴的神經症類症。

除非得到外援,沒有一個患者能靠自己拼出一條血路來,哪怕耗費一生心血。

器質性疾病,還可以久病成良醫。

然而,強迫症人,病得越久,越糊塗,越迷失於自我——一頭走到黑。

神經質類症患者(強迫症、焦慮症、社恐症、口吃病等等),都認為自己的思想沒有問題,只是方法沒有找到。因此他們永遠在外求(而不是內求)的路上,他們永遠追求不焦慮、不強迫的方法。

當然他們一個個都作繭自縛,被強迫症牢牢纏住了,不可自拔。越掙扎,「死」得越快、越慘!

藥物雖然可以讓人腦停止妄想,但這種麻痹神經的做法,無疑不能治本,卻又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畢竟窮思竭慮、海闊天空的妄想是糟糕的,而藥物是阻斷胡思亂想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就好比帶一個淘氣娃,最省事的辦法,就是讓其服用安眠藥,從天光睡到夜晚,十分安靜。但結果會如何呢?不說你也知道。

除了藥物,還有別的方法能治癒神經症嗎?沒有!因為神經症的病根不在無意識層面。

雖然我們會因強迫和焦慮無法自控而感到痛苦和憂傷,但我們的痛苦憂傷只是客觀現實和我們的思想認識共同的結晶。就像地下溶洞里千奇百怪的鐘乳石,這些結晶體就好比我們的潛意識內的東西。

雖然它們神秘莫測,但都是客觀現實和我們的思想意識共同形成的。

這意味著溶洞內千奇百怪的東西,只是思想意識和客觀現實的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治病一定要治因。

強迫症的根本原因是不受無意識層面的東西,而是思想層面的東西。

客觀現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當客觀現實和我們的主觀意願不合的時候,我們都想改變現實環境,而不去改變自己。

焦慮症和強迫症,靠自己可以嗎? - 天天要聞

誠然,有時候,我們確實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來改變客觀環境,但我們只能以一顆平常心去做:能改變客觀現實,當然最好;倘若無法改變或者很難改變,我就應該適可而止,適應客觀現實。

如此,我們才不會耽誤時間。畢竟趕路要緊,前面還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完成。

正常人遇到煩惱,認為是正常的,因而抱著一顆平常心去對待:能消除煩惱就消除它,暫時不能消除,先帶著煩惱去生活。而神經症患者就不同,非得斬盡殺絕,不消滅煩惱,決不收兵。每次達到目的後,強迫症或焦慮症都得到了強化。

這個強化不僅只是目的得到滿足,更關鍵是事後「評價、討論、自責、騷動」等系列操作,讓強迫症和你的焦慮症更上一層樓。

然而這一波操作,沒有人會覺得有錯,反而認為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人們不知道,神經症、抑鬱症都不是客觀性問題或器質性疾病,而是主觀心理問題(或引起的生理紊亂)。這種心理問題之所以久治不愈,越治越嚴重,越治越糟糕,是因為它們都是「反習慣」(請參閱《強迫症原理與康復》袁運錄、袁澤宏、河北科技出版社.2022)。

生活中常見的習慣(比如說髒話的習慣、吸煙習慣、走路習慣等),都是順向習慣,而失眠、強迫症、焦慮症、口吃症、社恐症等等,都是反習慣。

習慣越努力越好,反習慣越努力越糟糕。所以強迫症患者,想通過自己個人努力是好不了。

焦慮症和強迫症,靠自己可以嗎? - 天天要聞

如何走出神經症的迷宮?

一定要採用反邏輯,逆思維的思路去對付。

就像黑暗的山洞迷路,如何走出來?

大家都會舉著火把吧?但結果都走不出來,困死其中。

扔掉火把,讓自己的眼前黑暗,只有這種反邏輯逆向思維的做法,才能讓迷失的你,真正走出黑暗。

能發現這種思維或思想格局的人,非常不容易。需要大智慧,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當年(1988年),我得到恩師張景暉16天的指導後,豁然開悟,走出了十多年的口吃病和強迫症。

焦慮症和強迫症,靠自己可以嗎? - 天天要聞

能發現自我(思想有問題)的人是覺悟者,在古印度被稱為「佛」。

可見一個人能發現自身的問題是多麼難!因為人是萬物精靈,每個人從出生起,都以為是世界的主宰,認為自己是世上最聰明的人。

所以在朝氣蓬勃、花樣年華的時候,很多人都夢想著自己能改變這個世界。於是知書達理,奮發圖強。

但到了而立之年,方覺得世界之大,變化之快,不是自己能掌控的。於是人的理想和追求從太空降落了,此時只想自己干一番事業,為國家為社會,創造財富,發揮光彩。

然而,到了不惑之年,人又覺得,江湖險惡,社會複雜,心血來潮,稍不留神,就會馬失前蹄,上當受騙,此時人開始收心斂性,對外部刺激和誘惑不再引起衝動。人開始學會思考,開始明白一點「道」。

這個年齡,很多人已經作了爺爺奶奶,也開始漸漸反省自己,避免再犯從前的錯誤。

以前在做爸媽的時候,還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兒女,總是把責任推給身邊的人,總是以為別人擋了自己的路,讓自己一事無成。

現在抱了孫子了。為了孫子的健康,做了爺爺奶奶的我們開始正視自己,重新審視自己,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開始改造自己,修心養性。

生活就是鏡子,有彎曲的鏡子,也有平整的鏡子。

彎曲的鏡子,讓我們變得高大上,繼而沾沾自喜,自以為是。

平整的鏡子,讓我們發現了自己,繼而默默無語,引起警惕。

社會就是教材,有正面教材,也有反面教材。

身邊那些賢達之人,英雄模範人物就是正面教材。反之,那些雞鳴狗盜之輩,就是我們的反面教材。

優秀人物讓我們敬仰和學習,向他們看齊。壞人壞事,可以讓我們引以為鑒,少犯錯誤。

總之:要走出焦慮症、強迫症,不是靠自己瞎折騰,而不是閉門造車的主觀空想。

焦慮症和強迫症,靠自己可以嗎? - 天天要聞

必須向生活學習,拜生活為師。

見賢思齊,向領悟者學習,但千萬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

方向大於方法。方向是選擇,方法是行為。

多看看我的文章,或許可以讓你早日醒悟,走出強迫症的迷宮。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