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是不是精神疾病,對此你怎麼看?

2022年09月16日19:13:26 心理 1533

「同性戀」一詞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熱搜已經達到近3億閱讀,數萬人參與討論。

起因是在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公選課教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13版)中,把同性戀認定為性愛方面的一種紊亂或性愛對象的倒錯。簡單說就是 同性戀是心理障礙。

「同性戀」是不是精神疾病,對此你怎麼看? - 天天要聞

後來,有公益人士(暨南大二女生)認為這是對同性戀者的侮辱,就將出版社給告了。2月24日,法院判決:暨南大學教材中關於「同性戀是心理障礙」的表述,是學術觀點、認識性分歧,不屬於圖書編校範圍中的知識性差錯。

那麼,同性戀到底是不是心理障礙,或者說,心理疾病?

其實,早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的疾病分類中就已經將「同性戀」從編號為《ICD-10》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中徹底移除,並且指出性傾向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

2001年,我國CCMD-3(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第三版)頒布。也將同性戀從精神障礙診斷標準中去除。

柴靜曾說:「愛情應當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

我很認同這句話,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異性戀,千百年來繼承的文化也多是如此,但不符合多數人的認知,它就是不對的嗎?

在發現黑天鵝之前,人們一度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直到某一天,人們發現了黑天鵝~

「同性戀」是不是精神疾病,對此你怎麼看? - 天天要聞

人們認知里,天鵝是白色的,那這隻黑天鵝是不是天鵝呢?從生物學角度,除了羽毛顏色不同,又有什麼區別?

我們固有的知識&認知,很多時候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出我們認知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對的,但也不一定都是錯的。

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同樣,對於「同性戀者」,無論男同還是女同,你我可以不成為她(他)們,但我們也沒必要,更沒權利去干涉、阻止、非議他(她)們。

「同性戀」是不是精神疾病,對此你怎麼看? - 天天要聞

你是同性戀,那你是就好了;我不是,那我也照舊過我的小日子就OK,彼此開心就好。

「同性戀」是不是精神疾病,對此你怎麼看? - 天天要聞

「同性戀」是不是精神疾病,對此你怎麼看? - 天天要聞

「同性戀」是不是精神疾病,對此你怎麼看? - 天天要聞

「同性戀」是不是精神疾病,對此你怎麼看? - 天天要聞

「同性戀」是不是精神疾病,對此你怎麼看? - 天天要聞

迄今為止,還有很多人對同性戀抱有不同看法,誰對誰錯,或許大家心中都各有定論。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