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履新之後,開始正常的軍事外交活動。近日,與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進行了視頻通話,雙方表示:「中俄兩軍要堅定應對全球挑戰,不斷提升戰略互信,持續拓展務實合作,推動兩軍關係邁向更高水平。」
紹伊古首先祝賀董軍就任中國國防部部長,並祝願他在保衛祖國、加強國防能力、進一步實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的工作中取得成功。
這是董軍防長從2023年12月29日從海軍司令員履新國防部部長之後,正式向外界公布工作動向。新年伊始,與俄軍進行視頻通話,充分體現了中俄軍事關係的重要性。
中俄兩軍關係近些年保持著強勁的勢頭,雖然並未建立軍事聯盟,但是基於信任和尊重的合作更加務實,這實際是大國軍事外交合作的範例,俄中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目前,中俄兩軍定期組織海空聯合巡航,進行聯合演訓,在人員交流和培訓上基本形成機制,為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穩定、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目前,北約將在1月22日到5月份舉行「堅定捍衛者2024」軍演,參與國家達到了32個,總人數超過9萬人,出動的兵力包括50多架軍艦、80多架戰鬥機和1100多輛戰車,演習範圍橫跨大西洋兩岸並延伸至北約東翼。
顯然,這將給俄羅斯帶來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美國還在支持烏克蘭、以色列,紅海危機持續,美軍三大航母艦隊開進亞太地區,朝鮮半島風起雲湧,南海風雲變化……2024年才剛開始,全球已經劍拔弩張。
中國在外交政策上一直奉行「三不原則」,即: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中俄背靠背要比比任何冷戰時期所理解的軍事聯盟都更牢固可靠。俄外長拉夫羅夫就表示「兩國關係正位於數百年歷史上的最佳時期」。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兩軍仍將繼續全面推動合作方式和領域的深化,使得兩軍關係邁上新台階。
1月8日至9日,中美第17次國防部工作會議在華盛頓舉行,中方強調美方應正視中方關切,多做有利於兩軍關係發展的事。並就「台灣問題」、「南海問題」表達了中方的堅定立場。
中方也敦促美方充分認清海空安全問題根源,嚴格約束一線部隊,停止渲染炒作。中美俄作為世界前列的軍事強國,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問題,推動世界和平與穩定,符合各方利益,也有利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中俄在全球局勢不斷升溫的情況下,繼續推動兩軍關係邁向更高水平,無疑對整體局勢十分有利,也是世界和平的定心丸。
美國參聯會主席馬克·米利曾經發出警告,「美國無法同時與中俄作戰!」這實際還是冷戰思維的延續,現任參聯會主席布朗還在延續「遏制未來同中國的潛在衝突」思維中徘徊,因此,對於美軍,我們還要聽其言、觀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