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真正的敗家子,看看烏克蘭你就知道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烏克蘭就是一個彈丸小國,殊不知當年它和蘇聯分家後,烏克蘭擁有的裝備實力,竟然僅次於美俄,號稱「世界第三」。
1991年,蘇聯應聲倒下,分為了15個國家,而烏克蘭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15個國家中,烏克蘭分得的「家產」數量和含金量,僅次於俄羅斯。
當時的烏克蘭擁有各類戰機1100多架,其中包括50架蘇25攻擊機、300架蘇27戰鬥機和米格-29戰鬥機,以及200架蘇-24戰鬥轟炸機。
除此以外,烏克蘭還從蘇聯獲得了近900架直升機,就連圖160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也有19架,而且還有數量可觀的圖95、圖-22M3這種大傢伙。
別說是在30年前,即便是如今的21世紀,烏克蘭這些戰機的實力,也沒人敢小瞧,而這還僅是冰山一角。
你敢相信嗎?當年的烏克蘭竟然擁有1000多枚核彈頭,300多艘軍艦和近千枚遠程洲際導彈。
是的,你沒聽錯,烏克蘭當年的實力號稱世界第三,而且一點也不誇張。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大批先進裝備,僅核彈頭數量一項的實力,就超越了絕大部分國家。
除此以外,當年的烏克蘭還獲得了超過6000輛坦克,7000多門火炮,以及7000多輛裝甲車。
先進的裝備數量是基礎,蘇聯還給烏克蘭留下了3000多家國防工業單位,以及超過20000名工程師。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年烏克蘭的實力,相比周圍的鄰居,簡直就是碾壓式的存在。
就以烏克蘭當時擁有的核彈頭為例,隨便扔幾個出去,爆炸威力都是當年廣島原子彈的好幾倍。
蘇聯應聲而倒,烏克蘭吃飽,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然而,接下來烏克蘭發生的變化,誰也沒想到。
烏克蘭到底發生了什麼?從當年的世界第三,到如今的第三世界,主要源於烏克蘭後來作出的一個重要決定。
1992年,也就是烏克蘭從蘇聯脫離後的第二年,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為了奉行中立和無核的政策,烏克蘭開始自廢武功,先進的戰機不是拆解就是廢棄,海上的艦艇要麼成為廢鐵,要麼低價出售。
就連讓人談之色變的核彈頭,烏克蘭也毫不憐憫,全部進行了銷毀。
從天上的飛機,到海上的艦艇,再到山丘上的坦克,發射井內的洲際導彈,烏克蘭來了一次大掃除,將大部分裝備變成了廢墟,實在讓人可惜。
別人都想著成為武林高手,天降神功的烏克蘭,卻自廢武功,讓自己淪為庶民,而這一切也終究將一去不復返。
在你看來,如今的烏克蘭,會對當年的決定後悔嗎?如果烏克蘭選擇保存實力,又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