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2022年10月14日10:15:32 軍事 1989

對於未知的太空,人們總是充滿好奇,它到底存在些什麼?

浩瀚無垠的星辰、巨大質量的黑洞、無法想像的生物等等,或是為了外界探索,或是為了搶佔資源,探索神秘太空的那股熱情與渴望,無形中促使著航天事業的發展。

在過去的年代,大多數時候都是根據相關理論推測,畢竟時代科技發展局限於此;

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 天天要聞

新世紀的今天,許多國家都擁有衛星、火箭和探測器,最大限度實現了宇宙數據的獲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中國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成為航空航天領域的「佼佼者」,東方紅一號神舟五號,從神舟六號到神舟十四號,中國一步步實現了空間站的建立

每次聊到這裡,筆者都會有無限感慨,神州大地為什麼能這般出色?

一方面我們不怕苦不怕累,每位國人都有信心攻克難題,即便是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另一方面我們敢於嘗試,就拿載人升天來說,楊利偉用親身之行實現了「載人零突破」。

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 天天要聞

看似表面享受了無數榮譽光環,背後其實是莫大的付出,汗水、心血甚至個人生命

除了楊利偉之外,絕不能忽略他的夫人張玉梅,兩個人曾經在一所學校讀書,後來被「婆婆」看中親自牽線,這才有了接下來的幸福生活,如今「楊嫂」也身負航天重任。

緣分至巧

楊利偉和張玉梅都出生在遼寧葫蘆島,兩個人都沒想到會是彼此未來的伴侶。

高中時期飛行學院赴校招生,楊利偉以出色的身體素質通過各項篩選,於同年6月被保定空軍第二預備學校錄取,開始為期四年的學習。

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 天天要聞

張玉梅同樣很出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到錦州師範學院

對於楊利偉三個字,她或多或少有些耳聞,小縣城能出一個航天員,自然是各種刊報賀喜。

如果不出意外,他的人生之路會百般順遂,每個人在茶餘飯後都在盡情展望著他的未來。

飛行員的職業不同於其他,平時訓練不容有半點含糊,楊利偉思想上沒有半點鬆懈,大學的時間幾乎全部花費在理論和實踐上,你說這能不優秀嗎

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 天天要聞

看到孩子一天天長大,楊利偉的母親有些著急,因為村裡他的發小都陸續結婚生子。

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咱不要求親家多出色,這好歹學歷得跟上吧,後來她把這件事情委託給了自己的同事任彥秋,後者便介紹了朋友的妹妹張玉梅。

兒子平時比較忙,母親決定先替他物色一番,沒想到一下就對上了眼,隨即決定進行牽線。

楊利偉和張桂梅見面後,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加上有著共同的愛好和話題,沒過多久便確立了戀愛關係。

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 天天要聞

雙方互相了解的過程中,楊利偉得知對方是自己的校友,無形中再次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理想再怎麼美好,有些現實問題不得不考慮,楊利偉在部隊中執行任務,張玉梅卻遠在遼寧老家,這樣聚少離多很大程度上會對飛行員造成影響。

為了解決楊利偉的心憂,部隊允許家屬進行隨軍,張玉梅放棄了多年努力的舒適圈,跟隨丈夫來到部隊,替他做好「後勤工作」。

肩負重任

1995年,兩個人迎來了兒子的出生——楊寧康,寓意安寧健康。

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 天天要聞

別人都在拚命賺錢,楊利偉卻一心為了祖國,多次服役申請書的遞交。張玉梅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為了丈夫為了家庭,她必須承擔起重任。

很多人無法理解這種概念,此時楊利偉已經參加了航天員選拔,每天都在進行緊張訓練

這期間張玉梅曾患腎病,每個月都要住院半個月之久,她都沒有告訴自己的丈夫,只為讓他不受影響,這種感覺是多麼的無助?

平時打電話,張玉梅什麼時候都在聊孩子,寧康又得到表揚了,寧康又獲得獎狀了……

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 天天要聞

看似在報喜,實則是為了更好的遮憂,不管丈夫再怎麼問,她永遠都是那句話:我在家等你平安歸來

2005年楊利偉領命出征,全國人民內心都很激動,張玉梅卻始終沒有發聲。

這不是因為她沒有話說,而是因為太多的話想說,但在這一刻張玉梅最大的奢望是「平安」。

在繞地球飛行14圈後,楊利偉成功返回地球,華夏兒女的航天夢想終於成為了現實

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 天天要聞

或許張玉梅受到了丈夫的感召,自己後來也加入到航天隊伍中,負責航天資料的整理收集工作,如此言行引得了無數國人的敬佩與尊重。

笑侃人世間

寫到這裡,筆者內心最大的感受是動容。

張玉梅能夠做好丈夫的後方保障,這本身就是對航天事業的貢獻,但她從未有過計較得失,什麼時候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航天工作中,看來因為在她的眼裡,根本不存在個人利益。

楊利偉夫人與丈夫同校,被婆婆看中後親自牽線,如今身負航天重任 - 天天要聞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太空探索無止境,偉大夢想不止步

新中國成立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航天隊伍中,他們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用「一輩子」探索星辰大海,只為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請向「這群人」獻上心底那份最崇高的尊重與敬意。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在之前認為巴軍打下來的無人機,其實是幻像2000 - 天天要聞

在之前認為巴軍打下來的無人機,其實是幻像2000

在之前認為巴軍打下來的無人機,其實是幻像2000,這樣就是打了6架飛機(3架陣風,1架幻像2000,1架蘇30,1架米格29)。而看網上各種解說,感覺是跑偏了,笑暈。估計真正的明白人,比如各國的軍方,都不方便出來說話,就讓各種蹭流量的牛逼博
55歲後存款超這個數,你就已經過得很穩了 - 天天要聞

55歲後存款超這個數,你就已經過得很穩了

人一旦過了55歲,就會感到沉重的經濟壓力。通常要面對這幾個現實問題:年邁父母突然生病,需要住院,家裡沒有存款可不行。子女求學或買房,急需要父母資助,手裡沒錢也不行。自己人到中年,各類慢性疾病找上門,看病治療費用的也很大。同時,多數人在過了55歲,賺錢能力大不如
中國殲-20C垂直起降戰機首飛了?全國軍迷都激動了。 - 天天要聞

中國殲-20C垂直起降戰機首飛了?全國軍迷都激動了。

「圖窮匕見」,咱殲-20開始出垂直起降機型了?這兩天一張疑似「中國殲-20C垂直起降型試飛」的照片出現在網路上。背景模糊,角度刁鑽,但尾噴嘴下偏、背部「升力風扇」開口清晰可見,迅速引發大量轉載和猜測。這張圖最早出現在一位軍事類自媒體賬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