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呼籲下,安理會或將迎來改革,4國被提名入常,俄羅斯公開反對,中國怎麼說?
隨著俄烏衝突、中東局勢的焦灼,呼籲安理會改革的聲量越來越大,改革的方向聚焦在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和其一票否決權上,在第一個問題上,本月或將有所進展,而俄羅斯已率先表態。當地時間1月3號,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對外透露,各成員國將於1月就安理會改革問題進行新一輪談判,但在俄方看來,某些國家永遠不可能獲得常任理事國席位,尤其是德國和日本。涅邊賈的說法是對美法等國的回應,在去年的第79屆聯大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提名德國、日本、印度和巴西成為常任理事國。同樣的,美、英兩國也支持德國、日本等4國「入常」,美總統拜登甚至公開呼籲吸納五到六個國家成為常任理事國,除了以上四國外,巴西和南非也在名單中。
在安理會改革的問題上,中國早已表達了支持立場,但卻並未明確具體國家,而是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改革必須保持正確方向;二是改革必須保證公平正義,重點關注發展中國家和南方國家,不能讓安理會成為富國或發達國家的俱樂部。三是安理會改革需要和其它機制改革一起進行。目前五大常任理事國都表達了贊同擴員的態度,安理會變天已勢在必行,但在允許哪些國家「入常」,各方都有不同的考量。從中俄的態度看,德國和日本的機會不大,這兩國都從屬於西方體系,入常後只會稀釋中俄的影響力,成為美英法等國的「代言人」,在印度方面,美英法都表達支持,俄羅斯大概率也不會反對,接下來中國的一票否決權將成重點。
從常任理事國的構成來看,如今「五常」中有3個發達國家,2個發展中國家,且都集中在亞歐和美洲,非洲國家並沒有代表,中國提出的要求大概率是向非洲傾斜,至於是五常變9國還是變11國,並沒有明確的限制。在這種分歧下,本月的改革談判很難有實質性進展,安理會將迎來一波激烈交鋒。另一方面,在一票否決權的問題上,新加入的常任理事國是否擁有該權利還在商榷,如果9個國家都擁有一票否決權,必將限制安理會的決議進程,同時影響「五常」的影響力。
美法英贊同擴員的目的除了限制中俄外,還有拉攏別國的心思,拿印度、巴西和南非來說,儘管都是南方國家,但卻是西方爭取的對象,印度扼守印度洋,控制著馬六甲海峽的西段入口,威脅著中國的能源安全,而巴西、南非則資源豐富,不管能不能把這幾個國家推進常任理事國,單單是表達支持立場,就足以讓他們感恩戴德,畢竟成為常任理事國意味著國際地位的提升,更是一躍成為政治大國的表現。在這種心態下,安理會將成為陣營對抗的新戰場,為本就勢弱的聯合國帶來新的挑戰,未來如何強化安理會的約束力,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