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計劃明年對中國展開訪問,已派外事顧問博納於近日來到了中國,為接下來更高層級的訪問打前站。
法國總統馬克龍
博納作為法國總統外事顧問,曾多次到訪過中國,並得到過中方高層的會見。
如今,法國政治局勢不穩之際,馬克龍安排一位自己的親信訪華,也有在國際事務上施加影響的盤算,中法之間或有3件要事相商。
首先就是圍繞俄烏衝突,歐洲希望中國能夠施加影響力。就在一周前,馬克龍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巴黎進行了一場三方會晤。
事後美媒公布消息稱,三方討論了「利用中國對俄羅斯施加影響力」推動停火的想法,特朗普還在社交平台上喊話稱「希望中國能夠幫助結束俄烏衝突」。
美歐之所以不約而同的找上中國,理由也很簡單:一是因為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歐一邊賣力援烏、一邊對俄羅斯施加了空前規模的制裁,已令俄羅斯跟西方的關係滑至冰點,戰略互信嚴重受損,只有中國這個「非當事方」,能跟俄羅斯說得上話。
俄羅斯總統普京
二來,也是因為想要借中國的國際信譽,為接下來的和談做個「擔保」,如此才有可能勸動俄羅斯重返談判桌上。
之前一次,德國總理朔爾茨跟普京的通話,雙方談的不是很愉快,所以法國就開始另闢蹊徑,準備從中國入手,進而推動俄烏和談,這便是馬克龍的第一層打算。
其次,圍繞中歐關係,法國也有意緩和一下氣氛。眾所周知,由於之前歐盟委員會無視中方警告,執意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導致中歐貿易摩擦升級,而法國便是推動這起事件的「主力軍」。
然而隨著特朗普捲土重來,關稅大棒已經高高舉起,美國的盟友們人人自危,歐洲也不例外。
特朗普已經放話稱要讓歐洲「小可愛們」付出代價了,歐盟不得不早做準備。因此法國主動出面,想跟中方緩和關係,避免歐洲同時跟中美兩國陷入貿易摩擦之中。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
最後,對於中法關係,馬克龍希望能夠繼續維持住兩國合作態勢。
去年4月份,馬克龍訪問中國,今年5月份,中方最高層又回訪了法國,得到了法方的高規格接待,說明雙方的溝通渠道是暢通的。
這次馬克龍派親信訪華,以及明年自己準備親自訪華,無外乎都是為了以上三件事——俄烏衝突、中歐關係、中法關係。
對此,中方其實早有表態。尤其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始終堅持勸和促談。
說白了,我們既願意同歐方圍繞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進行溝通交流,同時也期待歐方展現出戰略自主和政治智慧,為推動歐洲長治久安邁出堅定步伐。
中歐關係
中方這番表態已經說的很明確了,歐方不能總指望中國使勁,自己也應當採取積極措施,為推動俄烏和談創造友好氣氛,拿出戰略自主的魄力來,為歐洲局勢的和平穩定注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