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國會舉行全體會議,就總統尹錫悅彈劾案進行表決,但在執政黨國民力量的抵制之下,參與投票的議員人數未達到表決所需法定人數,因此表決落空。
不過即便如此,尹錫悅的處境也並未因此改善。在表決結束後,共同民主黨主席李在明強烈譴責執政黨國民力量缺席彈劾案表決的做法,還稱不會放棄問責,將在12月11日再提交一次彈劾案動議,國會預計會在14日再次進行表決。
在輿論極度沸騰的情況下,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黨首韓東勛稱,尹錫悅下台之前,「實際上將處於不履行職務的狀態」。
韓東勛解釋道,尹錫悅將任期、去留等問題交由國民力量黨決定,實質上是做出「辭職承諾」。國民力量黨使彈劾案告吹「不是為了保護尹錫悅」,而是進行「縮短總統任期修憲」的討論。
韓東勛進一步表示,國民力量黨為了使混亂狀況最小化,將有序推進尹錫悅總統下台。為了不使韓國民眾感到不安,將可預測、透明地推進這一程序,並在此過程中「忠實地與在野黨交換意見」。
與此同時,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方面表示,已指示禁止尹錫悅出境。韓國警方則將其視作嫌疑人立案。
在四面楚歌的形勢下,美國似乎也做好放棄尹錫悅的準備了。據美媒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評論彈劾案被廢止一事時表示,美國正在關注韓國國會的處理結果和進一步措施的討論。美方敦促韓國的民主制度和程序能夠按照憲法完整、適當地運作。
韓民族日報援引外交人士的話報道,目前韓國和美國的高層溝通渠道似乎已經停止正常運轉。美國認為尹錫悅事先沒有與美國政府溝通宣布戒嚴的計劃是非常嚴重的。尹錫悅沒有提前告知白宮宣布戒嚴的消息,特別是韓國軍隊在沒有向駐韓美軍通報的情況下讓部隊進入國會,這似乎破壞了韓美同盟的信任。
目前,美國國防部已表示,將無限期推遲第四次韓美核咨商小組會議和第一次兵棋推演。消息人士將上述動向稱之為美韓間的「信任危機」。
另據觀察人士指出,美國駐韓大使菲利普·戈德堡在戒嚴令解除後與國會議長禹元植進行了溝通,而不是與總統室進行了溝通,美國駐韓大使館在戒嚴事件發生兩天後的5日也中斷了簽證發放業務,這一點也不尋常。
另一方面,韓國政府的外交工作已經陷入半停擺的狀態。原定於月中在首爾與尹錫悅會面的日本前首相菅義偉的訪韓日程被取消;日本首相石破茂則放棄了明年1月初的訪韓計劃,轉而規劃訪問東南亞的行程。
而在歐洲與中亞那邊,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松原計劃與外長、防長一同對韓國進行訪問,並與尹錫悅舉行會談,但該日程已被推遲;原定於近期舉行的韓國-哈薩克國防部長會談也因哈薩克國防部長決定不訪韓而被取消;尹錫悅發布戒嚴令時,正在韓國訪問的吉爾吉斯共和國總統一行也取消日程回國。
目前韓國國內的輿論情緒高漲,社會矛盾加劇,政黨對峙僵化,尹錫悅出局已成定局。在韓國民眾看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總統;在美國看來,他也不是一個有價值的盟友。搬離青瓦台想擺脫魔咒的尹錫悅,可能終究難逃韓國總統下台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