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11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日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負責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弗里·薩克斯在COP29邊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說,中國已成為能源轉型領域的重要引領者,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介紹,近年來,中國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經濟增長「含金量」更高、「含綠量」更足。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新增綠化面積佔全球的四分之一,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態勢,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裝機規模、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
在加速自身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中國始終致力於推動「全球南方」發展振興和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以自身綠色經驗助力其他發展中國家走向「綠富同興」。
截至今年10月,中國已同42個發展中國家簽署53份氣變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開展近百個減緩和適應氣變項目;累計實施300多期氣變相關領域的能力建設項目,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1萬餘人次培訓名額,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變能力、改善當地民生、增進人民福祉。
林劍指出,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國際社會合力應對。各方應堅定維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原則、目標和制度,尤其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應正視其歷史責任,按照《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規定,率先帶頭減排,提前實現碳中和,為發展中國家騰挪排放空間,並切實履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的義務。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南方」可在自願基礎上通過南南合作相互支持,不斷提升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林劍表示,中方願繼續同各方一道,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引領,在全球生態文明之路上並肩前行,合力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鑫
編輯/熊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