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中國的恥辱」,中國香港的女大學生張倩盈,竟然當眾口出狂言說「聽到國歌就想吐」,究竟誰給她的豹子膽?她的下場又如何?

2018年5月,香港立法會舉行了一場鄭重其事的國歌聽證會,並邀請各大行政層級的官員以及社會群體的代表參加。
女大學生張倩盈也得到了參會名額。她作為香港學聯的秘書長,在某些特定的場合,能夠代表當地大學生的群體形象。
大學生同樣也是社會的一份子,同樣具有知情權和表達權,所以她才會被主辦方邀請。向他發送邀請函的工作人員也沒想到,就是這個女人,幾乎毀了一整場聽證會。
另外,與她相識的老師範國威,也希望她能多多參與社會活動。並且老師還向她許諾,自己將會在聽證會上給予她充分的發言時間。

范國威可不是個普通的老師,他是具有一定公權力的香港議員。主辦方為每一位議員分配了表達環節,而現在,他把這個權力轉讓給了張倩盈。
可別以為他是在給學生成長的機會,也別認為這是他們師生情誼的體現。實際上,他的行動背後,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陰謀。
聽證會舉行的當天,這個陰謀給了在場所有人當頭一棒。
活動前半段進行的非常順利,每一位議員都充分利用個人的發言時間暢所欲言,許多人都能從同僚身上找到情感共鳴,因此大家也非常愉悅。
可輪到范國威時,他只簡單說了兩句話,就向台下打手勢,想讓張倩盈接替他進行發言。按理來說,學生代表只有旁聽資格,沒有發言資格。
主辦方負責人廖長江不允許有人僭越規則,因此連忙叫停,現場秩序稍稍有些混亂。趁著這混亂的時機,張倩盈跑上台去,搶走話筒,開始了她那一番自以為慷慨激昂的演說。
在原本氣氛和諧的聽證會會現場,她的聲音顯得那麼突兀。她告訴大家,自己根本無法理解所謂的「一國兩制」政策,更無法理解中國對香港實施的所有制度。
另外,今天聽證會主要討論的國歌,她也非常抵觸,甚至還說出了「聽到國歌,我就瘋狂想要嘔吐」的驚人言論。

就連國家統一、香港回歸這樣的原則性問題,她都敢表達自己的不屑。她的思想,的確和現場大多數支持國家政策的成員們格格不入。
廖長江意識到,范國威和張倩盈早就有了合謀,要在各界矚目的聽證會上搞破壞。而且,擺出一副無辜姿態的范國威,或許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聽到張倩盈大錯特錯的言論,現場的很多愛國主義者們都坐不住了。有人告訴她,香港回歸是必然的,因為這塊土地從古至今都屬於中國。
被強盜奪走的東西,所有權的歸屬不會改變。在受到處理之後,強盜把東西歸還給原主人,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香港,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反對一個主人拿回本應屬於他的東西。
也有人告誡她,國歌的嚴肅性和重要性不容忽視,更不容挑戰。尊重國歌,是《國歌法》規定的每一位中國公民的義務,也是大家必須自覺遵守的規則。
她如果再這樣口無遮攔,肆意妄為,恐怕中國的法律不會放過她。香港的行政委員姚潔凝女士,在聽到張倩盈說出的第一句話之後就緊緊皺起了眉頭。
看著絆住廖長江腳步的范國威,她的內心極為厭惡。和前者一樣,她也看出了這起陰謀的主導者。
台上的學生,顯然被某些不懷好意之人當成了發表政治言論的工具,而她自己還不自知。

真正看不慣國家統一的,只怕不是這群還處於象牙塔中的學生,而是在工作中三番五次給他們製造困難的范國威們。
自己沒有膽量強出頭,卻讓一個學生來當馬前卒,姚潔凝對他極為不齒。
也正是因為看透了事情的本質,姚潔凝才沒有馬上對張倩盈發難,而是好言好語地勸她停止所有的行為。
一個閱歷豐富的官員,當然不容易被人矇騙。一個闖過風雨的前輩,總想再給後輩一次機會。只可惜,愚蠢的學生卻毫不領情,情緒反而還越來越激烈。
她仍然在不斷重複著自己抵制國家政策的決心,重複表達自己對國歌和國旗的厭惡,並且用詞比之前更讓人難以接受。

姚潔凝就是再能忍,此時也忍不住怒了。她拍著桌子,指著台上的小丑,憤怒地說:「既然你不接受香港的現狀,又那麼討厭我們中國,那你就馬上滾出香港,滾出中國!」
她這一嗓子,的確是鎮住了全場,周圍有一瞬間的沉寂。一直蹦噠的張倩盈,也被嚇得忘了後面的台詞。
廖長江此時也擺脫了范國威的糾纏,連忙叫來其他工作人員,以及會場安保,把這一男一女一同驅逐了出去。
他望著現場或義憤填膺,或保持沉默的大家,心中有些失望。
這場聽證會,算是被老鼠屎徹底毀了。而且他相信,在場其他人里,一定還有和范國威抱著同樣心思的人物。
那二人的行為,已經觸及了法律,一定要受到嚴懲。而對這件事情負主要責任的,應該是范國威這個無恥之輩。
她為何會成為被人利用的工具?造成這一代人家國觀念淡薄的原因又有哪些?
香港的學生聯合會,實在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組織。這裡聚集著一群看似清醒,實則相當容易被滲透的大學生們。
他們已經對世界產生了一定的認知,但是三觀還未完全成熟,所以極易被人動搖。
他們常常對個人的眼光過於自信,總是只願意接受偏頗或片面的事實,而且對具有一定職權的政界名人抱有盲目的崇拜。
張倩盈選擇加入這個組織,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在大學生群體中的與眾不同,類似於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負。
在集體生活中,她是一個熱衷於拼盡全力提升自我存在感的人物。因此她廣泛的結交人脈,多次主持開展活動,最後成功競選為秘書長。
范國威也正是看中了她看似傲慢、實則愚蠢、愛慕虛榮的性格,才會把她當成一顆埋在國歌聽證會上的定時炸彈。

其實在整個聯合會中,除了張倩盈這位秘書長之外,還有許多學生在思想認知和立場問題上都有失偏頗。
在老一輩香港同胞看來,這一代青年人似乎家國觀念十分淡薄。而其中的原因,倒還真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家庭教育上,很少有人能夠接受正確的思想灌輸,也很少有父母能為孩子做出正確的表率。
他們的父母,要麼在經濟變革的動蕩時代忙於掙錢,忙於追求物質上的富足,忽略了對孩子精神的教育和三觀的塑造。
敬畏國旗,敬畏國歌,尊重國家的一切政策,自覺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形象,這就應當成為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香港地區的人民,同樣也是受到中國庇護的人民。在國家的強有力保障之下,他們才能安居樂業。
因此不管什麼年紀、什麼身份、什麼文化程度的人,在事關國家的重大問題上,都應當保持基本的敏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