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像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卡達等國的地下有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些石油的開發和出口帶給這些中東國家潑天的富貴,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的中東富豪。
而隨著我國與中東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中東商人在中國進行投資和消費,不過在國人眼裡中東富豪們的揮金如土讓人們總是感覺他們有些「人傻錢多」。
那話說中東國家以及各行業的大佬在中國如此的「揮霍」,真的是單純為了個人享受嗎?還是說財大氣粗的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原因?
首先就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來說,中東國家的很多富豪在我國消費是基於中國商品在中東市場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方面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工業體系,也有很多先進的生產製造技術,所以在這樣的工業基礎上生產的商品價格相對較低,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另一方面,「中國製造」的名號已經打響,我國的生產的產品在質量和性能上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在國際上也是佔據一定的國際市場。
正因如此,中東國家的富豪們看到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會忍不住瘋狂的購買,畢竟這其中可免去了高額的關稅和中間商賺的差價。
其次就是中東國家也有經濟方面的考量,雖然說石油產業是中東經濟的支柱,但石油資源終究是不可再生資源,早晚有一天會被開採完,屆時中東國家的發展將會陷入困境。
為了避免這種危機的出現,這些中東國家的領導人和商界大佬就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他們依託石油帶來的巨額財富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投資機會。
要知道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中東國家的投資和建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投資前景。
例如迪拜已經開始在房地產、旅遊和金融等行業進行投資,此外,中東地區的商業家族也通過多渠道的經濟合作獲得的更大的發展前景和資源。
所以當下中東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和花銷是為了未來能夠建立起更長久的合作和經濟聯繫。
再就是他們在中國大筆大筆的消費還有一定程度上想要和中國交好的目的,要知道如今的世界局勢越來越不明朗,尤其是在俄烏衝突發生之後,很多國家都暗中參與進來。
看似是俄烏兩國之間紛爭,可背後卻各有支持國或者是聯盟國家,在這種局勢下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即便是當今經濟實力最強的美國也不例外,要知道在國際市場上,美元的價值和國際地位已經隱隱有下降的趨勢,而此前一貫以美元為交易貨幣的中東等國也看到了這樣的趨勢。
為了應對多變的局勢和經濟環境,中東國家不得不另尋更加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合作夥伴,而中國無疑是他們最佳的選擇。
畢竟我國在經濟大環境下行壓力下依舊保持穩步增長,並且國內政局穩定,這些因素都是中東國家看中的地方。
而他們為了展示自己誠意也是通過「揮霍」的方式來贏得中國人對他們的好感,比如此前沙特阿美就以246億元買入了榮盛石化10%的股份。
可要知道在收購之前,即3月27日,當日收盤價為12.91元 ,反觀沙特阿美大手一揮,直接以每股價格24.3元進行收購,這樣的價格已經是溢價了90%。
你說他們傻嗎?當然不是,能夠輕輕鬆鬆拿出幾百億的大佬怎麼可能會傻呢?他們這樣做無非就是希望深入參與到我國的經濟體系中來。
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他們也會收穫更大的利益,簡單來說就是現在以小利博大利,這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當然,除了這些深層次的考慮和經濟方面的考量之外,中東國家出手闊綽也與自身的經濟條件和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有關係。
要知道中東地區的人們有自己獨特的消費觀念,他們很注重實用性和性價比,至於價格是基於產品的價值和意義來評判的,如果在他們眼裡值得購買的話,再貴也願意出錢。
總的來說,還是貧窮限制了我們是想像,有錢人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就是不一樣,這些倒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的發展都不能只看眼前,而是將目光放長遠。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