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東地區再次成為全球焦點,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突襲以色列控制區,引發了一場緊張的衝突。這一事件被視為百年大變局的第二彈,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東事件概述
10月7日,哈馬斯組織毫無徵兆地突然對以色列控制區發動攻擊。
在數千枚火箭彈打擊的掩護下,哈馬斯從地面組織了摩托車、汽車,甚至還有滑翔傘組成武裝力量襲擊了以色列控制區,在打死了幾十名以色列士兵後還抓走了部分以色列士兵。
這一事件震驚了世界,尤其是當一名據稱被俘獲的女兵的照片傳播開來時,引發了廣泛關注。
百年大變局的背景
百年大變局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辭彙,它指的是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第一彈是俄烏戰爭,而中東事件則被認為是第二彈。
這一觀點有其道理,因為這些事件都在全球地緣政治中掀起了巨浪。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頂層智庫早在6年前就開始布局,為這個大變局做了充分的準備,這使得中國能夠更好地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
影響和重大變化
這場中東事件將產生重大影響,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俄烏戰爭的邊緣化:
美國將不得不重新調整其戰略重心,將有限的軍事援助資源從烏克蘭轉向中東,以確保以色列的安全。
這一轉變在一定程度上與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麥卡錫被罷免有關。麥卡錫的下台讓美國通過國會對烏克蘭援助提案通過的難度越來越大,這表明美國正逐漸脫身烏克蘭問題。
失去美國的直接支持後,歐洲各國可能會迅速撤離,逼迫烏克蘭與俄羅斯進行談判,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前景也變得不明朗。烏克蘭可能成為大國博弈的受害者。
2. 美國國力的繼續消耗:
美國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將導致兩方面的消耗。首先是物質層面,拜登政府已提出向以色列提供80億美元的援助,而拜登表示將堅定站在以色列一邊。
這意味著美國將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來支持以色列的安全。其次是精神形象及戰略折扣方面。
美國對以色列的無底線支持可能導致美國與中東各國的緊張關係,而拜登政府試圖推動沙特與以色列關係的正常化也將遭遇困難。
這些問題也將影響美國所謂的「印度-中東-歐洲」的大經濟帶計劃以及印太戰略。
3. 中東的不確定局勢:
以色列已經開始對巴勒斯坦進行報複式的打擊,導致巴勒斯坦人的傷亡。
而以色列周圍的國家和武裝組織,如黎巴嫩真主黨、伊朗和敘利亞,可能對以色列的報復進行再報復,使中東地區陷入更深的亂局。
這將對美國不利,因為美國可能需要將更多資源投入到中東,而無法集中精力在印太地區。
4. 中國的戰略窗口:
在這個百年大變局的背景下,中國再次進入了一個「有準備」的戰略窗口。中國的頂層智庫早在6年前就做出了關於「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前瞻性戰略判斷,並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設計和措施。
這使得中國能夠更好地把握機會,推動自己的國際地位和利益。台灣問題也可能在這個大變局的背景下得到解決,因為中國的影響力和談判籌碼可能會增加。
結論與觀點
中東事件的發生再次提醒我們,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充滿不確定性和複雜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