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前俄烏衝突逐漸來到尾聲,烏軍的劣勢已經非常明顯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在此前都陸續透露過已經不對烏克蘭抱有想法了。雖然目前這些國家的援助還在繼續,但都知道的是,相對於最開始而言,這些國家的援助力度已經明顯下滑。這也更能確定烏克蘭必將失敗的事實。近日,據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在回答有關恢復與歐洲國家的航班的問題時稱,「到今年年底,特別行動將結束。歐洲國家會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西方會跪地求饒,並且像往常一樣,歐洲國家將不得不在所有領域與俄羅斯合作。不應該有其他可能性,以後也不會有。」對於卡德羅夫的言論,雖然其中有的地方比較誇張,但整體上來說其實還是比較正確的。
在此期間,卡德羅夫公開喊話波蘭,並且拋出了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問題,如果俄羅斯在成功完成特別軍事行動之後,開始對下一個國家去軍事化呢?畢竟在烏克蘭之後在地圖上的就是波蘭了。而且自己也有必要讓波蘭民眾儘快醒悟過來,對於卡德羅夫這樣赤裸裸的威脅,顯然並不是只針對於波蘭一個國家。至於衝突結束後卡德羅夫是否會對波蘭去軍事化,顯然是不大可能的,卡德羅夫的言論更多的顯然是起到威懾作用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烏克蘭必將失敗已經成為事實。就那前線巴赫穆特的局勢來看,光是跑路的投降的就差不多有數萬人。據俄方的消息稱,駐守在巴赫穆特城區東部的烏軍第68旅與第126旅,合計大約3000多名官兵因為無法忍受烏方當局的所作所為,在打死了督戰隊成員後集體向俄軍投降。
烏軍之所以如此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據此前在蘇勒達爾作戰的烏克蘭陸軍第46空突旅的士兵說到,軍方高層經常會在明知已經無法戰勝的情況下,讓底下士兵去拚死作戰。在這個士兵看來,實在是想不通這些高層為什麼要讓他們去打這場毫無意義的戰鬥。而且就在近日,據前線烏克蘭記者在採訪巴赫穆特士兵時了解到,一名未經訓練的普通士兵在巴赫穆特戰鬥中,僅僅只能存活 4 小時左右,可想而知目前巴赫穆特的烏軍是非常難受的。
而對於歐盟以及北約方面來看,早在前些時候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在公開表示:許多歐洲和美國的公司,希望第一時間返回俄羅斯市場,但這些公司現在不得不繼續等待,俄羅斯將謹慎對待並尊重選擇留在俄羅斯市場的外國公司。據瑞士方面相關統計顯示,在衝突中被迫離開的俄羅斯的瑞士公司,約有20%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重新返回俄羅斯繼續發展。僅僅只拿瑞士的現狀來看,瑞士企業目前的現狀確實堪憂,不僅失去了俄羅斯這一大助力,還受到了來自美國方面的各種制裁打壓,當然有同樣情況的國家還有很多。
而且關於西方經濟持續衰退的問題,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不止一次發出相關警告了。甚至就連美國的經濟也在持續衰退,其他的國家就更不用說了。因為能源的匱乏,導致能源價格的持續上升的國家也是越來越多,對此很多國家都不得不開啟相關補貼以穩定能源價格。但這樣做顯然效果不大,畢竟根源在能源匱乏問題上,如果這個問題不得到及時解決,那隻會來越嚴重最終導致連鎖反應的爆發。
雖然卡德羅夫表示西方會跪地求饒,並且像往常一樣繼續與俄羅斯合作,但仔細想來最應該與俄建立合作的當屬歐洲各國才是。在美國的制裁壓榨之下,歐洲各國就像韭菜一樣被美國割了一茬又一茬,比如前段時間美國為了保護自家產業發布《通脹削減法案》這事。對此,很多歐盟國家的經濟甚至都已經出現崩潰。尤其是能源問題,更是壓得歐盟各國難以喘息。顯然目前急需一個靠得住的合作夥伴來緩解頹勢。思來想去,俄羅斯顯然是不二之選。
不過關於衝突結束以後俄方在對待歐盟以及西方的態度上,想來應該還是會有所鬆口的。畢竟一場戰爭下來,俄方的經濟急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期,畢竟不管是西方各國還是俄羅斯,國家利益才是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