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距今已有20年,然而關於那次恐怖襲擊事件的討論仍備受關注。作為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受到的最大一次恐怖襲擊,這次事件確實造成了不少人員傷亡。
9·11事件雙子樓為何倒塌?
原本兩座110層的世貿大樓,是紐約曼哈頓地區標誌性建築物,在遭遇了兩次客機撞擊後,兩座大廈轟然倒塌。人們對於這兩棟大樓的倒塌原因眾說紛紜,因為客機的撞擊只是導致大廈上層一部分折斷,並未對大廈的整體結構造成衝擊。
所以大廈倒塌並非主要因為客機撞擊造成的,其他說法還包括高溫熔化了鋼材,還有人稱這次事件是定向爆破導致的。因為大廈倒塌揚起了大量灰塵,場景跟定向爆破很相似。要想獲知大廈真正倒塌的原因,還得從大廈的結構說起。
1961年,紐約和新澤西港務局決定建造世界貿易中心,負責大樓修建的是山崎美郎和羅斯父子。出於建造成本的考慮,山崎給出了一套設計方案,大樓內部是一個巨大的電梯內筒,用鋼柱和鋼筋混凝土修建。外部用236根鋼柱做成外牆的框架,兩者之間用輕質鋼桁架作為固定部分。樓層鋪設10厘米厚的水泥板。
雙子樓設計方案是大樓倒塌的主要原因
這樣的設計方案不僅建造起來更加快速,而且在足夠輕盈的同時,還能保證基本的大樓強度,應對強風的條件也不會出現晃動。
不過雙子樓設計前就沒考慮到會有飛機撞擊的事件,保證基本強度的設計,反而導致大樓倒塌。9·11事件的客機撞擊雙子樓大廈,撞擊後只是斷了外牆幾根鋼柱。由於還有其他鋼柱支撐,所以撞擊後大樓並沒有立即倒塌。
兩架客機都攜帶了90000升的燃油,撞擊後這些燃油在大樓內猛烈燃燒。有人就猜測雙子樓倒塌是因為這些燃油燃燒產生高溫,導致鋼材被烤化。實際上,鋼材在高溫環境中強度確實受到很大影響,但烤化還不至於。燃油燃燒溫度很高,但還沒到融化鋼鐵的程度。撞擊後撞擊處濃煙滾滾,可見燃油並未得到充分燃燒。
最可能導致雙子樓倒塌的,可能是承重能力有限的樓板設計。連接樓板的鋼製樓板桁架在高溫環境下膨脹變得不再牢固,外牆鋼柱的膨脹程度跟鋼製樓板桁架膨脹程度有所不同,結果導致桁架脫落。砸在下一層的樓板上,撞擊處的樓層都有這樣的問題。
這些樓板下落後砸在一層樓板上。設計時一層樓板最多承載1300噸,於是因為無法承受這麼大的重量,樓板就不斷下落。整棟大樓內部沒有針對火災的救火設施,外牆的鋼柱也無法支撐倒塌的樓房,就出現了整棟大廈在短時間內迅速倒塌的場景。
9·11事件雙子樓倒塌給設計師更多啟示
世貿大廈的倒塌問題也給後來其他摩天大樓的修建有所啟示,在設計這樣的高樓之前,設計師會更多考慮大樓遭遇空中襲擊後的場景。通過調整大樓的鋼結構,使大樓更加結實,不至於遭受到一次衝撞,就導致整棟大樓完全倒塌。
如果世貿大廈沒有完全倒塌,也不會造成那麼多的人員傷亡。這個事例看起來是一次普通恐怖襲擊,實際上可能是恐怖分子精密策劃的。他們如果不了解大樓的結構,可能就不會撞擊大樓的上層,而是撞擊大廈的下層。
在那之後,美國就展開了對基地組織的打擊行動,消滅了基地組織後,再次出現這樣的恐怖襲擊可能性已經很小了。9·11事件也成為了美國人不堪回首的的一次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