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讚美卡爾·薩根
說句實話,作為一位老蛋人,當我知道《星戰前夜:無燼星河》(以下簡稱EVE手游)國服已經上線的時候,我還是挺忐忑的——你明白的,就算放到了移動端,這也還是EVE。要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詳盡地跟大家介紹這個新「新伊甸」,是件不簡單的事情。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EVE手游與我們常規意義上的EVE端游,差距並不明顯。你在端游里需要花許多天,才能夠在浩瀚宇宙的每一處,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那麼放到手游里,這個宇宙的壯闊也不會有多少削減;你在端游里有著不勝枚數的艦船可以收集——那麼放到手游里,能夠觸碰到的艦船同樣繁多;你在端游里,需要面對勢力、艦隊與軍團,你明白,一場超級會戰總是會在前方等著你,而現在的每一場戰鬥,都是為了給未來奠基——那麼放到手游里,無論是小規模衝突還是超級會戰,都會如影隨形。
當然,你在端游里也可以做個和平主義者,掃描、貿易與物流,你肩負著探索這個宇宙的使命,這充滿了榮耀——那麼放到手游里,這份榮耀也不會消散,你可以繼續當個掮客,為了金錢和名譽。
所以,你要我如何評價EVE手游?這很難——你知道的,EVE本身是個足夠出彩的遊戲,它拿下過不知道多少個「史上最佳」,它獲得過的榮譽一整個書櫃都放不下,而它的手游……和它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如果說無數個「史上最佳」,讓EVE端游變得有些不那麼平易近人的話,那麼EVE手游就走上了另一條路——它要溫和得多。
與EVE端游的高門檻所不同的是,EVE手游配備了極其詳細的新手教程——我並不是在說EVE端游的新手教程不夠詳細,只是EVE手游的教程要更加直觀,無論是在信息傳遞的方式,還是獲取教程的模式上。
當你進入EVE手游後,你就會獲得一位專屬的教學指導——你甚至可以自定義它的聲線,它也會表示自己「不喜歡和笨人聊天」——而這位教學指導,不僅有著近乎於手把手教你玩遊戲的8個章節的基礎教程,更是有著13個章節的進階教程,同時還支持在遊戲的各個界面隨叫隨到,幾乎可以覆蓋掉一名新伊甸新蛋人的所有疑問。
階段化、圖形化與成體系化的新手教程,讓上手EVE手游的過程,變得更加順暢——而這種順暢,幾乎可以延續到EVE手游之後的全部流程中。
首先,就是更加直觀的UI界面與適配了觸摸屏的操作模式,這一改之前端游中的「哪裡不會,右鍵哪裡」邏輯,讓整體的遊戲體驗變得更加舒適——你再也不用發出為什麼這裡「右鍵」沒用的疑問了;
而整體的任務流程,也得到了恰到好處的修改,以往需要花費上半個小時的任務環節,在EVE手游中被縮短至了十餘分鐘,遊戲的節奏變得更加輕快——因為移動端本身碎片化的特性,這讓EVE手游變得極其適合在碎片化的時間裡,進行簡單的基礎操作;
同時,EVE手游也減少了技能的種類與數量,並且不需要技能書,直接購買即可學習,雖然相較於端游,損失了一些技能規劃的玩法,但這對新手來說,切實是一個優秀的改動——要知道,當你第一次嘗試給端游進行技能規劃的時候,其茫然感,可不亞於你用初中知識去翻高數課本;
他們優化的還有艦船裝配系統,EVE手游中,中低槽位做了特定裝備的劃分,這讓新手可以更加快速地上手整個艦船裝配系統——但問題在於,原本EVE端游十分獨特且多樣化的艦船裝配系統被削弱了,這一部分的修改,有些見仁見智;
但戰鬥系統上的還原,確實是令人感到驚喜的。鎖定、接近、環繞、集中火力、觀察等操作都得到了還原,而彈藥的取消與更多輔助功能的加入,則讓戰鬥環節變得更加輕度化——大多數時間裡,戰鬥都會更加「智能」,減少了手忙腳亂出錯的可能性。
但EVE手游整體開始適應移動端與輕度化的方向,並不意味著它丟掉了那些引以為傲的東西——你明白的,就算阿特柔斯平日里再溫和,他也曾經一刀砍掉過一個巨魔的腦袋,畢竟,他也流淌著斯巴達人沸騰的熾血。
EVE手游也是如此。雖然在教學、UI、操作模式與各個系統的層面上都做了不小的改動,但骨子裡的宇宙歌劇與太空史詩,並沒有絲毫的改變——我是說,你自然可以試試去帶著滿船的資源去低安區,看看你究竟能被多少波路過的宇宙海盜給洗劫一空,然後再順手爆掉你的船。
雖然有著新伊甸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保險公司,但被人轟掉腦袋,永遠不是什麼優秀的體驗——雖然可能你有著EVE端游的豐富經驗,但對於走著「平行世界」路線的EVE手游來說,這個充滿著危險與機遇的新伊甸,對任何一位克隆人都是公平的。
所以,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EVE手游正在展開一個全新的新伊甸,無論你是老蛋人還是新克隆人,這都將是一個機會——一個名揚千古的機會,你可以建立自己勢力,你也可以橫掃商界,或者當個「銀河遊俠」,而無論是哪一種,你都緊握著這個名揚千古的機會……要知道,這種機會可不多見。
好了。這就是我對EVE手游的評價,我明白,你認為我說得還不夠全面——但朋友們,請理解一下我,我知道我只述說了冰山一隅,但誰又能解釋清楚這個宇宙呢?
也許卡爾·薩根可以。
但我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