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2021年02月11日17:48:11 歷史 1370

這裡祝關注我的網友、讀者牛年大牛!新一年大吉大利!

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閣」所有。媒體類平台需本人同意後方可轉載!編輯不易,君若喜歡打個賞!

1984年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王輝攝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排練時攝下的鏡頭

台灣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黃益騰將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電視聯歡會上和觀眾見面。28歲的黃益騰是1983年9月回大陸定居的。後排左起:姜昆、黃益騰、趙忠祥、馬季;前排左起:盧靜、陳思思、姜黎黎。

1985年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陳佩斯(左)、朱時茂(右)在趕排一出新的喜劇小品《拍電影》 巫加都攝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排練中的呂念祖(右)、李志秀(左)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演出中的香港影視明星斑斑、相聲演員馬季、電影演員張瑜、台灣影視明星朱婉宜 薛鐵軍攝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節目主持人朱婉宜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右)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粵語歌曲《花市》。旁為節目主持人斑斑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美國洛杉磯喜瑞都市市長黃錦波(前左二)和香港歌星羅文,兩個人都演出了節目

1986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這年晚會由王剛、方舒、顧永菲和姜昆(自左至右)主持 巫加都攝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導演黃一鶴(左)為《四世同堂》演員李婉芬(右)、周國治(中)說戲,小品《送禮》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陳佩斯(左)和朱時茂的小品《烤羊肉串》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劉曉慶和姜昆將配搭演出《劉海砍樵》 韓居策攝

1987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老山前線戰鬥英雄徐良與女演員王虹同台獻上一曲《血染的風采》 巫加都攝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董文華在春節聯歡晚會上獻上曲新歌《日月與星辰》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胡曉平演唱《春天的鐘》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游本昌(中坐者)由「濟公」變成了「孫二娘」,戲曲小品《孫二娘開店》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咱們的牛百歲》的王馥荔和陳裕德演出小品《恩愛夫妻》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姜昆(左)、唐傑忠表演相聲《虎口遐想》

1988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豫劇演員牛得草(右二)等表演戲曲小品《清官難斷家務事》 楊飛攝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被稱為「山地歌王」的台灣高山族歌唱演員萬沙浪(左二)在除夕晚會上演唱歌曲《相聚在龍年》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對夫妻搭檔的專業相聲演員王荃(右)、單聯麗(女)1988年2月4日演出相聲《歌的海洋》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陳佩斯和小香玉聯袂表演歌劇小品《狗娃與黑妞》

1989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兩位擔當重任的趙安(左)和張曉海(右)年輕導演 楊飛攝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姜昆(右)和唐傑忠(左)合說《捕風捉影》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錦州市記憶研究會的楊術(中)在晚會上扮演「活字典」角色,她非常熟記《新華字典》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台灣歌星潘安邦將在晚會上演唱《外婆的澎湖灣》、《跟著感覺走》兩支歌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6歲的閻銳(右)演唱《鍘美案》將令人讚嘆不已

八十年代除夕春晚幕前幕後老照片 - 天天要聞

相聲演員笑林(右)等演出小品《招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