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以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奪了兒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2020年07月20日10:10:14 歷史 1452


明英宗以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奪了兒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 天天要聞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這一生最有名的三件事,一是土木堡之變,成為俘虜皇帝,但只是一年時間便是回到大明,並且在八年以後,以太上皇身份發動奪門之變,重新成為皇帝,這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絕無僅有的。


二是為了師出有名,冤殺大功臣于謙


三是廢除了宮妃殉葬制度,做了一件好事。


今天說起明英宗這個皇帝,很多人認為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廢了弟弟明代宗朱祁鈺的帝位,重新當皇帝,是得位不正,甚至是最得位不正的皇帝,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持這個觀點的人,之所以這樣認為,主要是認為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是無形中奪了兒子朱見深也就是明憲宗的帝位,使他推遲了八年時間繼位。


其實這個觀點也是有著一定依據的,因為明宣宗朱瞻基只有明英宗和明代宗兩個兒子,而明代宗在明英宗御駕親征被俘以後,由監國成為皇帝,坐穩帝位之後,是想盡辦法,乃至是賄賂大臣,廢掉了明英宗兒子朱見深的皇太子之位,改立為沂王,將自己的獨子朱見濟立為皇太子,而朱見濟很明顯沒有這個太子命,也就是當了一年太子便是早夭。


明英宗以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奪了兒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 天天要聞

因此到了景泰八年,明代宗病重,在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之前,當時明代宗能選擇的繼承人,也就是原來的太子朱見深了,因為他獨子早夭,也只能從哥哥英宗一脈尋找繼承人,總不能捨近求遠,找其他堂兄弟或者更遠的旁系兄弟的子嗣來繼承帝位的。


所以明英宗復辟,等於是奪了兒子明憲宗朱見深的帝位,使朱見深推遲了八年時間,等到明英宗駕崩以後才繼位的,因此明英宗是得位不正的,甚至可以說最得位不正的,因為他跟兒子爭奪帝位啊。


但是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其實並非如此。


表面來看,按照宗法血統來看,明代宗獨子早夭以後,的確只能從哥哥明英宗一脈選擇繼承人,不能跳過這一脈,找更遠的。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不能,當年明英宗御駕親征,代宗不過是以藩王身份監國,還有皇太子朱見深在,按理說他是不能成為皇帝的,結果還不是成為皇帝了?


按理說明代宗,通俗點來說只是代理皇帝,在明英宗這個正牌皇帝回來以後,他就應該將帝位還給明英宗,但結果來看,他並沒有。


再看看當時情況,其實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


明英宗以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奪了兒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 天天要聞

首先明代宗直至到了奪門之變時,都沒有確定了繼承人,沒有明確要恢復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而且雖說理論上明代宗只能選擇明英宗之子朱見深這個前太子,但其實當時雙方關係很緊張,人家朱見深好好的太子之位,說廢就廢;明英宗回到大明以後,沒有將帝位還給人家也就算了,還如同軟禁一般將其軟禁在南宮,甚至可以說是虐待明英宗,明英宗沒事喜歡在大樹底下乘涼,御史高平說南宮樹多,雖然隱藏奸詐之人,明代宗馬上將樹給砍了,搞得明英宗無樹可倚,連乘涼的權力都被剝奪,由此可見雙方關係的緊張。


而當時也有騎牆派,除卻支持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的大臣外,還有一部分大臣清楚明代宗與明英宗的緊張關係,所以想揣摩聖意,想投明代宗所好,諸如王文和蕭維楨等大臣,意思是迎立襄王世子為太子;襄王是誰呢,是明宣宗的弟弟,明代宗和明英宗的叔叔,比之明代宗和朱見深的親叔侄關係遠多了,但是襄王一脈與明代宗關係並不緊張,這是他們的最大優勢。


也就是說當時大臣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按照血緣親疏,應該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一派認為應該立襄王世子,雙方都紛紛向明代宗表達自己的意思,而明代宗並沒有明確態度,而是打算在正月十七日的朝會上做最終決定。


明英宗以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奪了兒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 天天要聞

但是正月十七日,奪門之變發生,明代宗沒來得及表態,就失去了大權,而明英宗順利復辟,重新成為皇帝。


綜上來看,在明代宗病重之際,並沒有確定立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他還有一個襄王世子的選擇,他有可能在病重之際為了彌補和緩和與明英宗的關係,立侄子朱見深為太子;但是更有可能立襄王世子,畢竟為了最高權力,他對明英宗還有朱見深打壓的不輕,最後他只是將朱見深該得的太子之位還給人家,真的可以保證日後朱見深繼位,可以既往不咎不清算他?


那樣還不如將太子之位交給本該不可能成為太子的襄王世子,使他感激涕零,日後繼位,自己的身後之名肯定有所保證。


當然不論明代宗如何選擇,只要他沒有確定朱見深為太子,那麼明英宗復辟,就不等於奪了兒子朱見深的帝位,自然不存在得位不正的問題。


不能以沒有確定的事情,也就是朱見深沒有被明代宗明確立為太子的歷史,直接認定肯定會將其立為太子,以此進一步認為明英宗復辟就是跟兒子搶,就是得位不正,這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而且再退一萬步說,明英宗本來就是正牌皇帝,他通過政變奪回自己的帝位,有何不可呢,如果以此一些站不住腳的理由認為他是得位不正,甚至是最得位不正,是大錯特錯。


明英宗以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奪了兒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 天天要聞

客觀來說,奪門之內風波之中,明英宗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得位正不正的問題,而是他冤殺了對明朝社稷有著大功勞的于謙,可謂是千古奇冤,是中國司法史上的一大污點。


明英宗雖然廢除了宮妃殉葬制度,並且根據史書上記載,是個有魅力,而且性格還不錯的皇帝,但為了師出有名,即使他不忍心殺于謙,即使于謙並沒有什麼罪過,但也還是以他「意欲」迎立襄王世子罪名,而痛下殺手,由此可見政治其實是很無情的,通過於謙被冤殺之事,其殘酷可見一斑。


而明英宗人生中的這一大污點,其實也是無形中影響了明朝的命運,連一心為國,對社稷有著大功于謙都落得一個不得好死的下場,長此以往,大大加劇了士大夫階層的畏禍心理,所以到了明末,內憂外患之下,朝廷大臣多是敷衍了事,忠心為國的少之又少,甚至李自成大軍進軍北京,崇禎帝要求大臣捐獻錢財,這些大臣也是緊握錢袋子,朝廷無錢穩定軍心,最終是明朝滅亡。


明末不是出不了于謙這樣可以力挽狂瀾的人物,只是有明一代276年,一心為國之人多是不得好死的下場,那樣的環境,又怎麼培養得出於謙式的人物呢?


即便是有這樣的人物,到了明末也沒有發揮的空間,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當然明朝二百多年對於一心為國之人不論如何,也不能以此作為明末那群不知廉恥的變節之臣的遮羞布,固然統治階級的方式過於嚴厲,但是變節之人也有問題的,不能單純以一方面原因來定論的。


明英宗以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奪了兒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 天天要聞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註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布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布

新華社權威快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3日公開發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標識由長城、橄欖枝、光輝、數字「80」、時間「1945—2025」構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 天天要聞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據氣象北京,5月13日16時~20時,北京市昌平、懷柔、順義、延慶、海淀、石景山、門頭溝等局地均已出現8級左右短時大風和冰雹。目前強對流回波位於房山北部、門頭溝東部、朝陽、丰台、海淀一帶,海淀區雷陣雨天氣中伴有冰雹,尺寸較大,可能造成雹災。強回波向東南方向移動,請出行丰台、大興、通州和中心城區...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 天天要聞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民進黨上台後,為推行「去中國化」,各種「迷惑」操作不斷,令人瞠目結舌。近日,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網站被發現將佔總人口逾96%的「漢人」(筆者註:漢族居民)改寫為「其餘人口」,同時將僅佔2.6%的少數民族群體突出:「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2.6%為原住民族群,另外來人口佔1.2%,其餘人口佔96.2%」。民進黨當局這種妄圖...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 天天要聞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極目新聞記者 姚贇 曹雪嬌2025年5月1日起,杭州地區全面停止電報服務。至此,北京已成為全國唯一提供發電報服務的城市,而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也成為全國唯一電報業務點。5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大廳一角就是電報服務區。服務台上擺放著厚厚一沓電報紙和一份填寫模板,有顧客正在填寫電報內容。中國聯通...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12日上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前總統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案舉行第三次庭審。據韓國媒體此前報道,如果發動內亂罪名成立,尹錫悅可能面臨終身監禁,甚至死刑。▲5月12日,尹錫悅抵達首爾中央地方法院 圖據視覺中國在第三次庭審中,特戰司令部參謀長朴正煥(音)和首都防衛司令副官吳尚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