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懷義是武則天的面首,為啥武則天又把他弄死了

2020年06月08日00:44:07 歷史 1105

面首一詞,最早出現在《宋書》:南北朝時期,山陰公主驕奢淫逸,對做弟弟劉宋皇帝劉子業說:「我和陛下,雖然男女有別,但我們都是先帝的子女。陛下六宮佳麗數以萬計,而我只有駙馬一個人。這太不公平了,一個哪能行咯! 」於是皇帝帝就為公主安排了面首三十人。由此看來,面首其實就是男寵,只是古人叫法委婉一些而已。

武則天寡居多年後,被討好自己的千金公主送來了個男人叫薛懷義。儘管薛懷義是穿梭於洛陽市井的賣野葯的小貨郎,但因為長的身材魁梧體格健壯儀錶堂堂,被年長色衰的武則天看上了。

薛懷義是武則天的面首,為啥武則天又把他弄死了 - 天天要聞

但皇宮禁地不是什麼人都能隨便出入的,一向信佛的武則天就把薛懷義包裝成一個吃齋念佛的和尚,隔三差五傳喚來以誦經名義來幽會。

雖說帝王無情,心滿意足的女皇當真地寵了薛懷義一把。685年,武則天讓薛懷義監督修建白馬寺。寺成後,讓薛懷義做白馬寺主持。688年,武則天又命薛懷義督工修建高三百餘尺的明堂,隨後又修規模次於明堂的天堂。完工後,薛懷義被拜為左威衛大將軍,封梁國公。689年和693年借討伐突厥為名,有功沒功假以軍功,然後大肆賞賜封分。

薛懷義是武則天的面首,為啥武則天又把他弄死了 - 天天要聞

薛懷義找到一部《大雲經》,然後廣為宣傳,稱太后就是彌勒下生,必定取代唐朝的統治,以此為武則天當皇帝造勢。薛懷義據此官拜正三品的左威衛大將軍。

此後,薛懷義厭倦入宮陪侍武則天,每天也不在寺里念經,跑到街上去,騎著高頭大馬,在洛陽城裡橫衝直撞,誰要是躲得不夠及時,馬上就被他們打得頭破血流。特別是看到道士,一定要把人家抓過來,剃光頭髮,陪他一起當和尚。

薛懷義對官員也挺不客氣的。當時有一個御史看不過他的所作所為,依法彈劾他,被薛懷義堵在路上,打了個半死。

695年正月十五日,薛懷義指揮手下在明堂的地上挖了一個五丈深的大坑,坑裡面預先埋上佛像,裝上機關。將佛像從坑底徐徐拉起,一直拉到綵綢搭建的宮殿之中。從旁邊看起來,活像是地底踴出佛像。

又用牛血畫了二百尺高的一個大佛像張掛在天津橋上,然後對武則天說是割破膝蓋用自己的血畫成的,以此來討武則天的歡心。但武則天只是淡淡一笑,沒有理會。

當疑心重重的薛懷義得知是武則天對自己熟視無睹,因為有了新寵御醫沈南繆後醋意大發。於當日(十七日)起更以後,趕到天堂放火,火勢迅速蔓延到明堂,更兼風勢猛烈,愈燒愈旺。「火照城中如晝,等天明時,巍峨壯麗的天堂、明堂和絕無僅有的夾大佛全被燒光。」

薛懷義是武則天的面首,為啥武則天又把他弄死了 - 天天要聞

為了修建明堂、天堂和大佛像,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明堂、天堂建成後,武則天不僅在這裡舉行國家大典,舉行盛大的佛教活動。可惜,這兩座人間「天堂」建成僅七年,就在一個晚上化為灰燼。武則天非常痛心。但礙於面子,武則天對天堂、明堂火災的縱火犯薛懷義不僅沒加處罰還命他負責重建。

看著武則天沒有責罰自己,薛懷義更加肆無忌憚,和武則天說話也不大恭敬。生氣了的武則天就讓武攸寧帶了一百多人,夾持薛懷義到和自己幽會的瑤光殿前的樹下,用棒將薛懷義打死,然後把屍體送到白馬寺燒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隱居隆中知天下!諸葛亮攜「隆中對」登陸三謀新賽季 - 天天要聞

隱居隆中知天下!諸葛亮攜「隆中對」登陸三謀新賽季

想當年,諸葛亮隱卧隆中,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之勢。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為他獻上計策「隆中對」,勾勒出蜀漢跨荊益、聯吳抗曹的宏偉藍圖,自此成為千古名策。歲月悠悠,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雖已遠去,但在創新策略SLG《三國:謀定天下》的新賽季里,我們將穿越時空,重臨「隆中對」的智慧戰場,與諸葛亮一同謀定天下!《三...
民間傳說:羅成出世 - 天天要聞

民間傳說:羅成出世

羅成,是小說《說唐全傳》中的人物,隋朝鎮守燕山的靖邊侯羅藝之子,書中主要人物秦瓊的表弟。羅成少年英雄,長相俊美,性格驕傲、任性,擅長家傳的羅家槍法,是隋唐第七條好漢。羅成羅藝是羅成的父親,隋煬帝時期,羅藝以軍功官至虎賁郎將,駐守涿郡。這一天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 天天要聞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4年前的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世長辭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的付出和貢獻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深切緬懷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於湖南長沙的袁隆平墓前擺滿了花籃和花束人們以此表達對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