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不震主的郭子儀

2025年05月26日14:03:08 歷史 1498

郭子儀(697年-781年),字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華州區)人,唐代中興名將、政治家,以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兩京、抵禦吐蕃等功績著稱,被譽為「再造唐室」的功臣。

他一生歷經七朝(武則天至唐德宗),功高震主卻能善終,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完名高節」的軍事統帥。

一、出身將門,早年沉浮

郭子儀出身官宦世家,祖輩多任中下級武職。他自幼習武,身材魁梧,武舉高第入仕,初任左衛長史,後累遷至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

早年仕途平淡,安史之亂前已年近六旬,卻未受重用。然而,這場巨變徹底改變了他與唐朝的命運。

功高不震主的郭子儀 - 天天要聞

二、安史之亂:力挽狂瀾的「唐室砥柱」

1. 初露鋒芒

755年安祿山叛亂,河北迅速淪陷。郭子儀被緊急擢升為朔方節度使,率軍東進,與李光弼合兵擊敗叛將史思明,收復河北十餘郡,切斷叛軍後路,為唐軍反攻奠定基礎。

2. 收復兩京

757年,郭子儀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太子李豫為元帥),率蕃漢聯軍15萬,聯合回紇騎兵,歷經血戰收復長安、洛陽。他嚴令軍隊「不擾民、不劫掠」,長安百姓夾道泣拜:「不圖今日復見官軍!」

3. 功高遭忌

儘管功勛卓著,但宦官魚朝恩程元振屢進讒言,唐肅宗一度罷其兵權。762年,河東兵變,代宗李豫被迫再度啟用郭子儀。他單騎入軍營,以威望平息嘩變,穩定局勢。

功高不震主的郭子儀 - 天天要聞

三、單騎退敵:智勇雙全的傳奇

1. 智退回紇

765年,吐蕃與回紇聯兵30萬入侵關中,長安震動。郭子儀僅率數十騎赴回紇大營,卸甲示誠,以昔日並肩作戰之情說服回紇首領葯葛羅倒戈,聯軍不戰而潰。此役被譽為「單騎盟回紇」,成千古佳話。

2. 威懾吐蕃

晚年多次擊退吐蕃侵擾,以「疑兵計」虛張旌旗、擂鼓震天,令吐蕃以為唐軍主力至,不戰而退。其用兵「以柔克剛,不戰屈人」的智慧備受推崇。

功高不震主的郭子儀 - 天天要聞

四、權謀處世:功高不震主

1. 謙抑避禍

郭子儀深諳君臣之道,每受封賞必力辭,稱「臣以行伍起家,豈敢貪天之功?」唐代宗欲授其尚書令(唐太宗曾任此職,後虛置),他堅辭不受,稱「此職非人臣所宜居」。

2. 豁達示弱

宦官魚朝恩曾掘其父墓,朝廷憂其報復。郭子儀含淚對代宗言:「臣久掌兵權,未能禁暴,天降災於臣門,非人患也。」其忍辱負重的胸襟令魚朝恩羞愧。

3. 開府納眾

晚年府邸大開,賓客、部將出入無禁。有人勸其戒備,他笑答:「若高牆閉戶,恐生流言。坦蕩無隱,方顯臣心。」

功高不震主的郭子儀 - 天天要聞

五、富貴壽考:功成身退的終章

郭子儀晚年備受尊崇,唐德宗即位後尊其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他子孫滿堂,八子七婿皆顯貴,家族與皇室聯姻(第六子郭曖尚昇平公主,「醉打金枝」典故原型)。

781年6月14日,郭子儀以85歲高齡病逝於長安私邸,德宗廢朝五日,追贈太師,謚號「忠武」,陪葬肅宗建陵。出殯時,德宗親至安福門送葬,百官百姓無不慟哭。

功高不震主的郭子儀 - 天天要聞

六、歷史評價與文化影響

1. 軍事與政治智慧

司馬光評:「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他既具「挽狂瀾於既倒」的軍事才能,又有「和光同塵」的處世哲學,成為古代將帥的典範。

2. 民間形象

戲曲中常以「福將」形象出現,如《打金枝》《滿床笏》等,象徵忠孝兩全、富貴壽考。其「七子八婿」的家族盛況,被民間視為「圓滿人生」的象徵。

3. 後世啟示

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分析:「子儀之慎,非畏禍也,所以安唐室也。」他證明在皇權至上的時代,功高者唯有以謙退、忠誠與透明方能保全社稷與自身。

功高不震主的郭子儀 - 天天要聞

結語:郭子儀的一生堪稱「亂世完人」:於國家危亡時挺身而出,於功成名就時激流勇退,以非凡的軍事才能挽救唐室,以超然的處世智慧化解危機。

他的故事不僅書寫了「出將入相」的傳奇,更詮釋了中國傳統政治中「忠」「智」「和」的深層智慧。正如《舊唐書》所嘆:「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罪。富貴壽考,繁衍安泰,哀榮終始,人道之盛,此無缺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宋銅錢~太平通寶版別詳解 - 天天要聞

北宋銅錢~太平通寶版別詳解

太平通寶為北宋鑄幣,鑄行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至公元984年),是北宋年號錢的開端。自此以後宋朝每當更改年號時幾乎都會鑄造新的年號錢,這是當時文化風貌、經濟快速發展的綜合體現。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 天天要聞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家好,我是你們距離2025年高考只有45天了高三的學子們,現在處在水深火熱、晝夜不分、懸樑刺股、手不釋卷、程門立雪、囊螢夜讀的努力中。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準備!今年以來強度最強暴雨、大暴雨範圍最大的新一輪降水於昨日(5月27日)夜間開始登場部分地區日雨量或破5月極值!接下來兩天將橫掃南方大部地區此次降水單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極端性且強降雨落區與上一輪高度重疊致災風險高,需高度警惕!此輪強降雨究竟有何特點?強度強!暴雨或大暴雨成過程「標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 天天要聞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吳儂軟語的評彈、鏗鏘有力的解說,一同講述著革命先烈壯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波從這裡發出」專場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伊始,虹口區黃渡居民區黨總支與虹口區評彈協會黨支部簽署了共建協議,在文化傳承、紅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邁出堅實...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 天天要聞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環球網報道】賴清德當局在島內大搞「去蔣化」,全台的「中正路」醞釀改名。據台灣《聯合報》5月27日報道,台「內政部」負責人劉世芳稱,希望島內各縣市地方政府推動改名,被台中市長盧秀燕反嗆「吃飽太閑」。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27日)也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當地民政局長陳永德也說,...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 天天要聞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就在今天,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區舉行歷史見證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紀念活動,歡迎一座見證上海解放烽火歲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歷史紀念浮雕,在歷經三年多的保護性遷移後正式回遷原址。「彭浦新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奇經歷、光榮夢想的地方,見證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