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2025年05月08日06:12:06 歷史 1590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漢高祖劉邦晚年對呂雉的猜忌和防範是極其明顯和嚴重的,他去世的那一年搞了兩個大動作,無一例外都是針對呂雉和呂家的。一個是想要廢黜劉盈的太子之位;一個是跟王公貴族簽訂「白馬之盟」。

這背後的原因,除了劉邦因欠呂雉和呂家太多而產生一種畸形的擺脫心理之外,更主要的自然是他對歷史政治經驗的一種理解和總結。咱們在講秦並天下的過程中,曾多次講到了秦國兼并六國的過程為什麼那麼緩慢而又曲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外戚的影響。劉邦好不容易成為了秦始皇那樣的男人,自然不希望自己建立的大漢王朝也出現當年秦國的那種外戚干政的情況。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但是,大家還別說,劉邦這一輩子拿捏誰都是信手拈來,但對他老婆呂雉還真沒有太多辦法。在廢立太子失敗之後,無奈地接受了現實,老實地把帝位交給了劉盈,實際上是把身後事交給了老婆呂雉。

那個時候的呂雉還真是一個好女人,也非常配合地給予這個辜負、冷淡自己一輩子的老公最後的尊重和體面,在劉邦臨終前,誠懇地向劉邦詢問了後續的人事安排。

他們夫妻之間這次交接對話,被史書記載如下:

已而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爾所知也。」——《史記·高祖本紀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因為後面的情況跟劉邦的臨終交代高度吻合,所以這件事也成了劉邦在人事安排方面的神作之一了。

子不語怪力亂神,我們承認劉邦在用人方面得心應手、有如神助,但也沒有必要將他神化,這件事其實還是有很多讓人感覺蹊蹺或者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比如王陵,他作為大漢的丞相,明顯就不太合格嘛;比如周勃,他其實在呂后專政的那八年,也根本就沒有什麼忠於劉氏的心思嘛。

所以,這件事其實沒有大家想像那麼簡單,不是精通帝王心術的人,其實是很難真正讀得懂的。

要真正讀懂這件事,一定要先了解當時的形勢和劉邦的心理。劉邦晚年的心病是什麼?是擔心外戚專政、皇權旁落。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咱們就必須要插入劉邦臨終前發生了一件很重要的軍國大事:樊噲帶兵去平定燕國的盧綰叛亂,劉邦等樊噲出發後,又派周勃去接替樊噲,並讓陳平一同前去,要把樊噲給殺了。

劉邦為什麼要這麼干呢?因為樊噲不光是他的老兄弟,同時也是他的連襟,樊噲娶了呂雉的妹妹呂媭,這是殺給呂家人看的嘛。

但是大家再仔細想一想,這件事有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呢?劉邦當時身體已經不行了,樊噲又帶兵在外,真的就這麼容易被他殺了嗎?所以劉邦其實在乎的並不是能否殺掉樊噲,而是想通過這件事釋放一個信號——我對外戚勢力很不滿,兄弟們你們要找准立場。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劉邦會選擇周勃和陳平去干這件事呢?很明顯,這是一件得罪呂后的事情嘛!其實也就是讓周勃和陳平以後沒辦法跟呂后一黨心心相印嘛。周勃是軍方實權派,陳平是張良之後腦瓜子最好使的人,只要這倆個人跟外戚集團走不到一塊,他們老劉家的皇位才更安全。

但是,話說回來,都說劉邦神機妙算,他這次真的算準了嗎?周勃和陳平不就故意磨磨蹭蹭,把劉邦給拖死了,讓「斬殺樊噲」的指令自然失效了嗎?人家周勃和陳平上套了嗎?而且人家周勃和陳平後來也沒有因為你們老劉家的皇權去跟呂氏外戚作對呀,最後誅滅諸呂那是因為呂雉臨終前動了他們的利益蛋糕而已。所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劉邦再神,也有失算的時候。周勃安劉氏,就是個陰差陽錯的巧合。

二人既受詔,馳傳未至軍,行計之曰:「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呂后弟呂嬃之夫,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則恐後悔。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史記·陳丞相世家》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劉邦臨終前跟呂雉之間的對話,就顯得別有一番風味了。

第一,呂雉真的必須要去問劉邦的臨終安排嗎?你劉邦又是要廢立太子、又是搞「白馬之盟」、還明目張胆要殺自己的妹夫樊噲了,這都已經是明牌了,你要打壓外戚勢力。那我呂雉去問你的死後安排還有什麼意義呢?我掌權、我主政,我在規則範圍內重用親己勢力不香嗎?

所以呂雉為劉邦對身後的人事安排,其實是另有深意的。這種深意其實就是高手之間的那種默契,老劉,夫妻一場,不管你怎麼防賊一樣防著我,最終權柄還是落入我手了,我想聽聽你的心聲。該給的體面,我會給你,畢竟夫妻一場。另外也想看看你對我到底設置了什麼預防底牌,會提醒和警告我一些什麼?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第二,劉邦說,蕭何之後,曹參可以接任丞相;曹參之後,王陵可以接任丞相,但又得安排陳平跟他搭班子。但陳平這個人又不能單獨委以重任。這裡面有啥講究呢?

蕭何自然沒得說,人家是元老中的元老,還是劉盈的老師,更是跟呂雉合作殺死過韓信,呂雉自然不會動他,也不敢輕易動他。但既然呂雉問了這話,說明呂雉對於蕭何之後的丞相之位還是有想法的。這是在投石問路,看你劉邦有沒有什麼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人選,沒有人家就自己安排了。所以,劉邦便順勢推出了曹參。

曹參其實是個武將,治理國家那一套他並不在行。但劉邦為什麼要推他呢?因為曹參是他和呂雉都比較認可的豐沛老兄弟嘛!最起碼可以做到兩不幫。事實上,曹參接任丞相之後也就是躺平了,蕭規曹隨,千古流傳。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曹參之後的王陵,其實當初跟雍齒一樣,有點瞧不起劉邦,所以算不得劉邦的嫡系。陳平是半路加入的,也算不得嫡系中的嫡系,再加上他奉命去斬殺樊噲那事,導致他也不可能成為呂雉的心腹。所以,這兩人搭班子,還是主打一個雙方都能接受。

這其實也是後面呂雉追問再後面的安排時劉邦意味深長地說「此後亦非爾所知也」的原因。啥意思呢?沒有這種雙方都比較認可的人了嘛!比如劉邦推薦陳平,呂雉能答應嗎?說這話的意思是你呂雉自己看著辦,有些事情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到那個時候再說吧。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第三,「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是啥意思呢?「重厚少文」到底是優點還是缺點呢?總不能說周勃是因為讀書少才更適合成為大漢的守護神吧?劉邦講這話的真實意圖是,周勃這人是個厚道人,沒有那麼多心眼,他又是軍中大佬,讓他去掌握軍權是最適合不過了。

至於什麼「安劉氏者必勃也」,那是有很多種解讀的。比如你呂雉也不必擔心劉如意劉恆這幫劉盈的兄弟覬覦皇位,周勃安劉氏也可以是安你呂雉的兒子劉盈這一脈。

而且,從實際的歷史情況來看,劉邦對呂雉這麼說的主要意思就是這個。因為周勃和陳平後面確實沒有為了捍衛劉氏皇室的利益跟呂雉翻臉呀。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綜上所述,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背後繞了這麼多彎子,因此有人懷疑「安劉氏者必勃也」這種言論是周勃對漢高祖劉邦遺言的篡改,既神話了劉邦,又為他周勃的誅諸呂提供了法理依據。但其實從史料記載的嚴謹性來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是因為這種事情太過於巧合,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懷疑而已。

最後,我們再就這件事來聊聊劉邦的頂級帝王心術問題!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權力的本質是什麼?是掌控利益(包括風險)的分配,所以它就是一種權衡之道。劉邦其實給我們打了一套環環相扣的組合拳:

通過廢立太子去試水外戚勢力的根基和功臣集團的態度,然後用「白馬之盟」讓劉姓宗室和功臣集團進行利益捆綁,安排周勃和陳平去誅殺樊噲使得他們和外戚集團產生隔閡,擺清實情、陳述利弊讓周勃和陳平最終成為功臣領袖……這兩個人跟外戚集團沒法完全信任和合作,才是保衛劉氏江山的最佳人選,也是最後希望。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所謂的「安劉氏者必勃也」其實並不是什麼先見之明,而是劉邦對帝王心術爐火純青的一次運用。這話就是說給呂雉聽的,我已經約束不住你了,但你也別玩過火了,不要欺負咱們老劉家沒人,能夠服眾的軍功大佬都走了之後,還有周勃和陳平能夠制約你們呂家。這兩個人,你呂雉信不過,也拉攏不了,還動不了,只要你玩過火了,觸碰到了大家的根本利益,他們是有反抗的能力的。

其實劉邦也不是神,他並不能確定劉氏江山在他死後就一定會亂套,既然不能確定劉氏江山一定會老套,那又何來「安劉氏者必勃也」這麼一說呢?所以,大家明白劉邦這是在幹什麼了嗎?其實就是一種頂級的風險預防。

劉邦為何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怕的帝王心術,真會拿捏人心 - 天天要聞

風險預防的常用手段是什麼?是給對方製造戰略風險和威脅。劉邦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把周勃和陳平抬出來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大家要注意的是,劉邦對周勃和陳平這兩個人的定位是不一樣的,陳平只能當副手,而周勃必須是主力,為什麼呢?陳平的腦瓜子比周勃好使得多,難道對抗呂氏外戚,他不更加靠得住一些嗎?人家考慮的一個風險的可控性,陳平這人心思太重,不好把控呀!周勃相對就比較簡單了,能保住自己的利益就行了,關鍵他在軍中的地位還無人替代。

其實,我們作為後世人,看到劉邦「安劉氏者必勃也」時,難道不覺得荒謬嗎?周勃他真的是一心一意安定劉氏嗎?劉襄、劉章兄弟難道就不是劉氏血脈嗎?他為什麼把這兄弟倆用完就丟呢?

劉邦是非常了解人性的自私的,他知道周勃他們並不會真正在乎天下姓劉還是姓呂,但他知道他們和呂家沒法完全融為一體,而周勃本身不具備自立或另立他姓的意識和能力,所以才會說「安劉氏者必勃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 天天要聞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作為中國知名高等學府,培養了許多在政治、經濟、科學、外交、數學、教育、歷史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傑出校友,像周恩來、楊振寧、梁啟超、竺可楨等世紀名人,就出自於該校。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 天天要聞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1949 年 9 月 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沙市解放已兩個月了。一段充滿苦難與黑暗的舊沙市歷史已然終結,一個自由且光明的人民新沙市歷史正式開啟。我們不會忘記,國民黨匪幫在沙市橫徵暴斂,瘋狂搶掠拆遷,致使沙市遭受嚴重破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