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國之初那個將星雲集的時代,我軍能征善戰之人不少,但具有能力且有機會統帥過百萬之眾的卻僅有四人,鄧華是其中之一,也是開國上將里的唯一一個。
他在抗美援朝的1953年春季反登陸戰中,指揮了135萬指戰員作戰,這是志願軍在朝人數的最高峰。
然而,這樣一位軍事能力傑出的將軍卻在1959年時遭遇重大波折,自此離開軍隊一線,顯得有些默默無聞。甚至在1967年鄧華還「失蹤」了,這讓家人急得不行,只能四處託人幫忙,最後找到了新任成都軍區司令員梁興初身上。
作為老戰友,梁興初也迫切想要保障鄧華的安全,但人並非他抓的,確實不知道被關在哪裡。且時局混亂,他的命令「造反派」不一定會聽。
思來想去,梁興初找到那些人的頭頭說了一番話,暫時改善了鄧華的處境。獲悉這個結果後,梁興初鬆了一口氣,腦里又回想起抗美援朝時鄧華「救」自己的畫面。
一、相識已久的戰友配合密切
鄧華和梁興初都是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出來的幹部,解放戰爭時期又都在東北征戰、出任過縱隊司令員,歷史交集密切。不過真要說長期的直接接觸,那還要到抗美援朝了。
兩人都是首批入朝的幹部,鄧華時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梁興初時任38軍軍長。
第一次戰役中,38軍接到命令全力進攻熙川、殲滅南朝鮮第8師。但38軍112師迂迴到預定地點附近後發回急電,說從朝鮮人民軍口中得知熙川有一個美國黑人團。
這個錯誤的情報讓梁興初大驚,因尚未跟美軍交手,他就採取謹慎進攻的策略,穿插速度減緩。
可就是這麼一耽擱,南朝鮮第8師大部分都溜走,112師只殲滅了百餘人。
我軍在陣地上沒發現美國人,通過審訊俘虜也發現是誤傳,這讓梁興初懊悔不已,連忙命令各部加緊去追。
可惜戰機稍縱即逝,儘管38軍有飛虎山的頑強阻敵,但南朝鮮第8師主力還是逃脫了。對於這個戰果,彭總非常生氣,在作戰會議上狠狠批評了梁興初和38軍。
當時彭總語氣尖銳,罵得梁興初一時抬不起頭,鄧華連忙出來打圓場:38軍還是主力嘛,這一仗沒打好,來日方長,下一仗一定要打好,一定會打好,重振軍威!
會議結束後,彭總有想過撤換梁興初,詢問鄧華的意見。鄧華很清楚梁的能力,便細數了梁興初過往的出色戰績,彭總聽後沒有表態,但心裡也選擇了相信。
在彭總暴怒的情況下,鄧華還能幫忙說話,這份情,梁興初還是很感激的。
對於先前的失利,梁興初也是很愧疚,因此在第二次戰役中他和38軍都知恥而後勇,長途奔襲三所里、龍源里,給美軍沉痛打擊。
志願軍司令部看到戰報後頗為幸福,彭總高興地在嘉獎令上寫下「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38軍萬歲!」自此,38軍就成了「萬歲軍」,梁興初也被譽為萬歲軍軍長。
後來梁興初一直打得不錯,52年後陸續調任為志願軍20兵團代司令員、西海岸指揮部副司令員。這個階段,彭總已經回國治療、主持軍委工作,鄧華就是梁興初的實際領導,兩人的配合十分默契。
1954年,鄧華和梁興初都奉命回國,一開始梁興初只是大軍區副職,不如鄧華,但1959年,情況發生了變化。
二、不同的經歷帶來不同遭遇
1959年,志願軍首任司令員彭總因為一封信引發巨大風波,很多與之關係密切的人都受到牽連。
梁興初因級別不算高,還被彭總批評過,就沒什麼人在意。鄧華不一樣,他曾在志願軍司令部跟彭總朝夕相處,又時任瀋陽軍區大軍區司令員,因此被逼著表態。
鄧華不願做那落井下石之人,就含糊說了幾句「彭老總脾氣不好」之類的場面話,結果迎來批評,被定性為「彭的人」,還是「俱樂部」的一員。之後他就離開了為之奮鬥大半輩子的軍隊,在北京賦閑好幾個月。
直到1960年夏,鄧華才接到新任命,前往四川出任主管農機的副省長。唯一慶幸的是,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成都軍區司令員賀炳炎等人對他都不錯,生活上給予了一定的幫助,這讓鄧華稍許感到一些溫暖。
他先前一直在軍隊,對農機一竅不通,但組織的安排是如此,他也沒有怨言,很快就買了一堆相關書籍。
等把理論知識搞得差不多後,鄧華又深入一線結合實踐,往後的5年時間裡,他走遍全省170多個縣市、數百個廠礦。
一些縣長都沒去過的偏遠村寨,鄧華也親身去調研。他並非走馬觀花,而是真真切切做實事。他多次下田跟農民一起打穀,當發現打穀機很費力氣後,親自帶隊改良機器;
在一些山區發現通電困難,就要求農機所儘快研製不用電的輕便機具;他為恢復四川農業生產做出了很大貢獻。
省委書記李井泉在大會上就公開稱讚:鄧華同志來川不是最久,跑的地方卻最多,了解情況非常深細,他很有發言權,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看起來一切都穩中向好,可惜大運動的到來又增加風浪。
三、關鍵時刻伸出援手
1967年,鄧華突然「失蹤」了,家人心中萬分焦急,接連去找了很多故舊,可這些人不是自身處境微妙就是擔心惹火上身,沒有誰願意盡心儘力幫忙。
鄧家人當時真是欲哭無淚,據鄧華之子鄧穗後來回憶:「我們家也是沒辦法了,我媽說,這事只有去找梁興初了。」
梁興初1967年3月才調任為成都軍區司令員,初來乍到,如果是一般人肯定還要先觀察形勢,但梁興初很正直,他清楚鄧華的為人,不願在這種時候還什麼都不做,便去找到了造反派的頭頭說:
「鄧華同志是老紅軍,也是我的老首長,他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都為祖國和人民立下赫赫戰功,你們必須把他交出來!要保證他的安全和生活。」
造反派也是看人下菜的角色,知道梁興初深受中央信任,只好放鄧華回家。不過梁興初也只能保障到這一步,想要讓鄧華免受衝擊,還要看更高層的態度。幸好,這一天沒等太久。
1968年,中央要「解放」一批幹部,毛主席點名讓鄧華入京參加八屆十二中全會。開會當天,毛主席竟當著眾人的面詢問:鄧華同志來了沒有?
鄧華隨即起身敬禮答「到」,主席笑笑又說:好久沒見了,在四川這幾年,沒有人說你不好。簡單的一句話,讓鄧華差點落淚。而這一句話,也讓鄧華回去後安全了,沒人再敢對他動歪心思。
在四川,鄧華一直工作到了1977年。遺憾的是,下放到經歷對他身心傷害都很大,即便再復出也難以負責重要工作了。
而他的老戰友梁興初後來也挺坎坷,因〔1972〕14號文件被免職審查,到1981年10月才等到回京通知。兩位抗美援朝的名將很令人唏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