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國身份證都有一個中國名字?韓國人:沒有這個就亂套了

2025年05月07日11:10:27 歷史 4828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都有一個中國名字?很多人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後面會有一個漢字姓名。這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韓國身份證都有一個中國名字?韓國人:沒有這個就亂套了 - 天天要聞

韓國的身份證在當地叫做「住民登錄證」,一般會有姓名,身份證號碼,居住地址,簽發日期和部門,跟國內的身份證類似。

看過韓國人的身份證,大家就會發現,每個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都擁有著一個漢文名字,其實這個漢文才是韓國人的真正姓名。

在韓國每個人的身份證並沒有強制規定要添加漢字名,但這是韓國的一個傳統,現在年輕人的身份證後面出現漢字的概率更小一些,但是老一輩出現漢字的概率非常高。

為什麼,韓國身份證都有一個中國名字?韓國人:沒有這個就亂套了 - 天天要聞

因為,韓文實際上是一種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什麼是表音文字,簡單的講,就是文字直接使用拼音。

在過去,韓國這個國家長期是東方大國的屬國,接受東方大國文化的影響,韓國的上流社會說漢語寫漢字,學儒家經典,韓國的科舉考試,不僅考試的制度,連考試內容都是從中國照抄而來的。

韓軍十分喜愛使用漢字。他們不僅在戰機和彈藥上塗刷漢字的標語,而且韓軍基地建築上也刷有很多漢字標語。

在韓國,正式的文書要求使用韓語,但很多場合里還在使用漢字來表述。一是漢文是遠古上國文字,漢字比較高大上,信達雅。二是韓文其實是一種很粗鄙低端的拼音文字,有些複雜的含義,使用韓文都不好表達。

為什麼,韓國身份證都有一個中國名字?韓國人:沒有這個就亂套了 - 天天要聞

配圖是韓國空軍基地的牆壁上刻著的「見敵必墜」的漢字。這四個漢字曾經引發過了中國網友和軍迷的熱烈討論。這到底是「見到敵機必然使其墜落」呢?還是「見到敵機以後自己必墜落」呢?

朝鮮半島也有自己的語言,韓國的下層民眾就是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的,但是這種語言始終沒有形成文字,在韓國通行的文字是漢語。於是韓國人創造了由11個母音和14個子音組成的表音文字。這種欽定文字頒布之時,稱為「訓民正音」。

為什麼,韓國身份證都有一個中國名字?韓國人:沒有這個就亂套了 - 天天要聞

不過,上層仍然只限使用漢字。韓國人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認為自己最完美的接受了中國文化而喜不自勝。畢竟在韓國人的認知中,中國就是天朝上國,中國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是韓國人必須要報緊的大腿。

如果只使用表音文字,相當於韓國人只懂「拼音」。韓文同音異義字實在太多,通過標音根本無法進行區分。用拼音來交流,所以會給韓國人帶來極大的弊端。

比如,給出一個拼音「zhang」,我們對應的漢字有很多,可以是:張、章、丈等等。韓文也一樣,有很多同音異意的字,比如我來造幾個名字,李昌浩、李長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腸湖,寫成韓語都是一模一樣的。單用韓文看韓國人的名字,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義,只有同譯成漢字的時候,才能代表真正意義的名字。

韓文里,很多發音相近的辭彙表述起來會很困難,如果以單純的韓文為姓名,很容易出現同音混淆,就像把中國人的姓名都改為漢語拼音一樣。

韓國人進行了去漢字化運動之後,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因為很多漢字都是有多音、多意的,不管是用口頭漢語還是韓國的拼音文字所表達出的會產生極大的歧義。

所以,韓國人身份證經常會使用漢字,韓國人都有一個漢文名字,例如思密達,唔哩娜拉,薩拉嘿呦。不然就亂套了,想像一下中國人身份證上全是拼音字母會有啥後果?

為什麼,韓國身份證都有一個中國名字?韓國人:沒有這個就亂套了 - 天天要聞

儘管韓國在很多年前廢除了漢字,改用韓文作為官方文字,但韓國人根本離不開漢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通訊員李璐 汪龍「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陳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