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考古新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2025年04月09日21:00:24 歷史 1715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9日舉行2024年度西藏考古工作彙報會,公布尚嘎崗遺址、秀瑪洞穴、噶尼遺址等「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情況。

據介紹,舊石器時代遺址群項目尚嘎崗遺址、秀瑪洞穴、噶尼遺址的考古發現,為解析早期人類探索和適應青藏高原的過程和適應生存策略,以及高原人群與周邊地區交往交流等提供了重要考古學證據。其中,對尚嘎崗遺址出土的石製品進行光釋光測年顯示,其文化層年代不晚於距今10萬年。秀瑪洞穴晚期石室墓為阿里革吉縣首次發現並發掘的前吐蕃時期墓葬,年代為公元4至5世紀。噶尼遺址細石葉生產技術顯示,該遺址與我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葉技術遺址特徵類似。

西藏考古新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 天天要聞

瑪不錯遺址第一期出土遺存典型骨器、石器、蚌器、滑石珠等。(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新石器時代遺址群項目瑪不錯遺址、拉頗遺址的考古發現,展現了青藏高原腹地高海拔區域史前人群與周邊地區的文化傳承與交流,為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提供有力證據。其中,瑪不錯遺址年代跨度距今4800年至2000年,這是目前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序列最清晰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湖濱遺址。

西藏考古新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 天天要聞

桑達隆果墓地出土的木俑。(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早期金屬時代遺址群項目桑達隆果墓地、廓雄遺址的考古發現,為青藏高原早期金屬時代考古學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其中,桑達隆果墓地沿用長達千年,墓地先民在當時已出現貧富差距、產生了階層分化、特權階層逐步形成,為探討當時社會組織方式提供了重要線索。廓雄遺址出土的橫貫耳陶罐、蛇紋銅鏡,與川西高原新龍縣穀日石棺墓出土的蛇紋銅鏡有明顯相似之處,顯示西藏中部這一時期與周邊區域間可能存在文化交流。

西藏考古新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 天天要聞

溫江多遺址西南塔景象。(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吐蕃時期溫江多遺址出土了大量帶釉的磚瓦建築材料,及陶器、石器、骨器、泥塑、石柱礎、鐵器等遺物。該遺址沿用千年,考古發掘成果表明這一時期青藏高原腹地與中原唐王朝及周邊區域物質文化交流密切,為研究公元7世紀以來「絲綢之路」南亞廊道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資料。(記者春拉、劉洲鵬)

來源:新華社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