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
1932年3月27日
日方強令駐哈爾濱之熙洽部進攻吉林自衛軍。
駐吉林扶余縣之偽軍李海青部4000餘人反正,樹抗日救國旗幟,日機轟炸李部。
上海停戰會議暫停。英使蘭普森提出將日方提出的7條草案修改為5條,附加件增加為4件,提交中日雙方。
1933年3月27日
經日本天皇批准,首相齋藤實正式發表日本《退出國聯聲明書》,並由外相內田通知國聯秘書長德留蒙。
松岡洋右作關於退出國聯的演講
武藤信義下達作戰命令:第6師團主力進軍冷口,確保長城線;獨立守備隊、第8師團、靖安軍各一部,儘快趕走石門寨附近之華軍,掩護九門口至義院口大道補給線;第8師團在義院口協助前項作戰;飛行隊協助作戰。
日增兵榆關。
日軍主力集中河北臨榆縣石河東岸,目標轉向灤東。
漢口日商泰安紗廠宣布停工,並強迫工人離廠,不發工資。工人憤慨,籌議對付辦法。國民黨漢口警備司令部竟飭軍警機關嚴加防範,不準工人與廠方直接交涉或留廠內,違即拿辦。
1934年3月27日
日內閣制定《日滿經濟統制方策要綱》,進一步對偽滿經濟統制完整化、擴大化。
秦皇島發現由日、朝鮮浪人所組的偽中日滿大同盟。
鄭孝胥向日皇遞交溥儀手書,表示效忠天皇,甘為傀儡。
川軍佔万源城。劉湘宣布第二期總攻紅四方面軍結束,第3期總攻開始。
下旬
蔣介石在南昌召開第5次「圍剿」第2期總攻軍事會議,研究總攻計劃。
1935年3月27日
日使有吉明由上海到南京。
國民政府任命馬超俊為南京市長,原任石瑛辭職。
羅炳輝、何長工指揮的紅九軍團,於下旬在黔西北打鼓新場(今金沙縣)馬鬂嶺接中共中央軍委會令:「著於烏江北岸地區以運動戰多方佯攻,迷惑和牽制敵人,掩護紅軍主力安全轉移。」本日,紅九軍團向長干山、楓香壩一帶,佯裝中央紅軍主力,北渡長江,掩護紅軍主力從鴨溪、白臘壩地域突破國民黨軍三個師兵力的封鎖線,到達大廟場,分兩路前進,至翁黃水會合,直指烏江北岸。28日紅軍先頭部隊在手扒岩突破烏江天險。29日紅軍大部渡過烏江,進抵息烽附近。
我駐國聯代表胡世澤,抗議愛文諾對日本退出國聯發表越權言論,與《國聯盟約》第1條第3項相矛盾。
1936年3月27日
日關東軍花谷等到天津晤永見,會商冀察晉「防共」事。下午飛太原一帶偵察紅軍情況。
20日開始的晉西會議,於本日結束。毛澤東作關於外交(統一戰線)問題的報告,指出:國民黨破裂為民族反革命派與民族革命派。民族反革命派,以蔣介石為代表,堅持其自大革命失敗以來的反動路線。他們可能在民眾逼迫下假裝抗日,其作用在瓦解抗日陣線。民族革命派中的右翼不相信有力量抗日,不同意蘇維埃與土地革命,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政策,贊成聯俄聯共。民族革命派中的左翼,包括宋慶齡等和中下層軍人、中小工商業者、中小資產階級,他們堅決聯俄聯共,有堅決進行民族戰爭的勇氣,贊成土地革命,在我們的領導下可以堅決走上抗日。
冀東偽政權新設沿海稅卡,對私貨只收華北關稅的1/4,北戴河、灤州、昌黎、海口等地每日到私貨八、九船,均在偽稅卡交稅,每日由這些地方運津私貨,僅砂糖一頂即達1萬至1.5萬包,海關損失稅款萬元,津關總稅務司許禮亞本日訪陳覺生共商對策。
據《申報》訊:冀東遷安西北興城大平寨一帶,發現抗日救國會組織,鄉民參加者甚眾,其口號是「反對冀東傀儡,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上海日商裕豐紗廠工人組織救國會,主要成員吳梅英等20餘人被租界捕房逮捕。本日,上海高級法院第二分院開庭審訊。
復旦大學「3.25」事件後,沈鈞儒、章乃器、沙千里、史良、吳耀宗等上海各界救國會代表前往上海市政府要求市長吳鐵城立即釋放被捕學生,並保證以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沈鈞儒還主動為學生擔任辯護律師。
上海大夏大學又有學生20多人被捕。
下旬
國民黨駐察特派員羅家衡和張自忠在張家口與日駐張家口特務機關長大本四郎少佐會談察北問題。大本表示日方正注意華北「防共」,對察北問題須待「防共」問題解決後再談。
1937年3月27日
兒玉謙次離滬回國,行前發表書面聲明,稱:一、今後力謀中日兩國金融業之緊密聯繫;二、著手改良中國棉花,研究增產,同時以增進中日貿易為共同利益之目的。以上兩點,中日雙方已推舉代表,共同考慮辦法。
抗日將領王鳳閣在通化縣大羅圈溝附近東南岔被俘。4月遇害。
1938年3月27日
日軍坂本支隊攻山東臨沂又受挫。中國軍隊在臨沂的勝利,造成瀨谷支隊孤軍深入。
日軍攻台兒庄部隊得到援兵後,再度猛攻,突破東北角,北面城牆也為敵重炮轟毀,我軍守城4個團死傷近3000人。
日機40架襲武昌南湖、漢口機場,投彈40餘枚,死傷軍民200餘人。日機54架分襲廣州和粵漢路的軍田、英德等地。
蔣介石派陳調元到蘇北徐州勞軍,龐炳勛、張自忠各記大功一次。
孫桐萱、曹福麟部在地方游擊隊配合下,猛攻山東大汶口,日軍退守飛機場。晚,曹組織敢死隊數百人,夜襲機場,毀日機5架和彈藥庫、油庫,大汶口至兗州間路軌全為我毀,日軍被阻於泰安。孫、曹部另一部攻入濟寧。
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高宗武和該司第一科科長董道寧在香港和日本西義顯、松本會談後返漢口,向蔣介石報告日本對華政策之真意。蔣表示:「我們決不是絕對反對和平,但不能在反共以後再進行和平。只要能夠停戰,必然進行反共。」並再次派高等赴香港與日方磋商。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成立。老舍任總務部主任負責一切。周恩來、郭沫若、馮玉祥、張道藩等到會致詞祝賀。大會還通過《宣言》、《告世界文藝作家書》、《告日本文藝作家書》。
1939年3月27日
經巷戰後,日軍侵佔南昌。南昌會戰自日軍總攻開始,歷時10天,日軍傷亡1.3萬餘人,中國傷亡106523人。另據日方公布中國軍隊死2.4萬人,被俘約8000人;日軍死亡500人,傷1700人。
日軍第21軍開始「掃蕩」珠江三角地帶。
汪精衛在香港《南華日報》發表《舉一個例》一文,披露了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第54次常務委員會議關於陶德曼會見蔣介石進行調停議和的記錄,說明:降日求和,是國民黨「最高機關,經過討論,即共同決定的主張」。文章中說:「中央心裡想和,而口裡不敢言和,余則心口如一,乃為了國家民族著想。」為其降日賣國行為辯解。另,直言他之所以離開重慶,就是為對日議「和」,並攻擊國民黨內主戰派和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1940年3月27日
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增設社會事業專門委員會。
新四軍挺進縱隊增援半塔集,韓德勤部倉皇后撤。3月21日開始的半塔保衛戰防禦階段結束,3月29日至4月8日為全線反擊階段。
1941年3月27日
中共中央通過兩項決定:一、中原局由劉少奇、饒漱石、曾山、陳毅4人組成;二、新四軍軍分會由劉少奇、陳毅、鄧子恢、賴傳珠、饒漱石5人組成。
周恩來、董必武向民主政團同盟黃炎培等轉達延安來電,並商談有關參政會成立的委員會為各黨派委員會,它不隸屬於政府等7點事宜。
1942年3月27日
日參謀本部作戰指導班起草了「對重慶作戰指導綱要(草案)」。4月以後,在參謀本部內外進行了審議。
駐上海日本陸海軍司令部宣布,自4月1日起,所有庫存重要物資,非經日本興亞院華中聯絡部發給許可證,一律禁止移動和使用。
1941年秋,國民黨地方游擊隊鄭維屏部,與文登城日軍秘密勾結,在距文登城僅10里的營南村公開駐軍。同年11月,鄭部偷襲了日軍在威海劉公島的倉庫,取走一批槍支彈藥。日軍偵知是鄭部所為後,以此為借口,於26日突然包圍了營南村,姦淫婦女,搶劫放火。27日,又再次包圍,大肆屠殺。兩日全村被殺群眾共一百三十餘名,即「營南慘案」。
孔祥熙自重慶電宋子文,請轉達美國摩根索財政部長說明,我國計劃發行1億美元公債及1億美元儲蓄券,請其先撥2億美元作為擔保基金。
1943年3月27日
褚民誼代表汪偽政府與重光葵簽訂《關於交還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實施條款》及《諒解事項》。
漢奸陳公博會見《朝日新聞》記者說:上海應以東亞共榮圈之中心地及聯絡線之資格,成為中日提攜的軸心。
周恩來、林彪收到毛澤東、朱德電,來電稱:蔣鼎文、龐炳勛部準備向北、向西侵犯,已囑彭德懷在自衛原則下給來犯者以打擊。
張聞天發表《出發歸來記》一文,精闢地論述了共產黨人對調查研究應當採取的態度和進行調查的基本方法。張於1942年1月26日至1943年3月3日率領一些同志,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寫出調查研究報告多篇,堅持了馬列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下旬
蘇中軍區和第4分區領導機關部署好反「清鄉」工作以後,率主力部隊轉到「清鄉」區外圍,並以主力一部乘敵調動之機,向敵進攻。先後克如皋、南通境內據點10餘處。蘇中其他軍分區也充分作好支援第4軍分區的準備。
1944年3月27日
日軍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真田穣一郎少將關於湖南會戰說:「中國戰場猶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巴爾幹半島,關係到大東亞戰爭的前途問題,我衷心地祝願湘桂作戰的完成。」
晉察冀八路軍3個月反「掃蕩」作戰達4000餘次,並一度襲入定襄縣城、滿城縣城。
進攻吳化文之山東八路軍將吳第6、7兩個軍的殘部壓縮到以魯庄、饒村為中心的狹小地區。
晉察冀邊區抗聯開擴大幹部會,確定1944年邊區群眾運動的方針是進一步開展對敵鬥爭,開展大生產運動。
中國新編第38師攻佔拉班。次日佔高魯陽。
蔣介石電復羅斯福,明確拒絕了開展滇西反攻的請求。
1945年3月27日
日軍騎兵第4旅團侵佔湖北老河口機場。此後妄圖順勢攻佔第五戰區司令部駐地老河口,至3月31日,攻擊被挫敗。但4月8日,老河口最終被杉浦英吉115師團等部攻陷。
國民黨的第3戰區令「蘇皖挺進軍」由天目山、孝豐地區進攻新四軍蘇浙根據地。新四軍被迫自衛,經兩次反頑作戰,到是日止共殲頑軍3400餘人,攻佔了天目山,解放了浙江孝豐和臨安。
周恩來代中共中央起草致王若飛電:出席舊金山代表名單既已宣布,為委曲求全,我們同意董老參加,但須轉告王世傑、邵力子,對只給中共1名代表名額表示不滿。
美軍實施內線布雷戰役(飢餓戰役)。第一階段至5月3日,從提尼安島出動b29重型轟炸機246架次,在日本下關海峽和佐世保等處布下水雷2030枚。
赫爾利和魏德邁參加參謀長聯席會議,會議一致認為:「只要向蔣介石的中央政府提供比較小的援助,中國的叛亂就能被鎮壓下去。」
下旬
晉綏軍區八路軍在晉西北離嵐線上的勝利,使五(寨)三(岔堡)沿線之敵恐慌。敵強征大車1000輛擬將三岔堡存糧運往五寨,並由寧武、神池派兵護送。晉綏軍區指示第2分區加緊攻擊五三線,並派第25團加強2分區。
太行軍區以第13團主力為骨幹組成第6支隊挺進河南,加強豫西的力量。這樣,豫西抗日根據地已有3個專區、20個縣、300餘萬人口,部隊發展到1萬餘人,完成了開闢豫西的戰略任務。
(綜合、修訂自《中華民族抗日編年》《中國抗日戰爭大事記》《八路軍大事記》《新四軍大事記》《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大事記》「抗戰直播」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