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海:國史的撰述

2025年06月05日21:24:02 歷史 1640
朱曉海:國史的撰述 - 天天要聞

記述一個王朝歷史的著作稱為國史。如此稱呼,遠在東漢已然。證據在:

續《史記》者十餘人,班彪以此為基礎,撰《後傳》,班固繼續這項工程,以期完成《漢書》,當時就被人指控 「私改作國史」。孫吳時期,註解《國語》的韋昭擔任的職務就是 「左國史」,所以才會撰寫《吳書》。

唐代官修史書之前,撰成的國史不論已涵蓋某王朝全部或僅到某一階段,由於被後起、同性質但更優良的著作吸收、取代,所以經常沒有流傳下來,當然也就不會列入後世所說的正史行列中。換言之,正史是國史的部分集合。

撰寫國史最重要的基礎是起居注。現在能見到最早的起居注應推《三國志》裴松之注所稱引的《(東漢)獻帝起居注》。《隋志》將起居注追溯到西晉汲冢出土的先秦作品《穆天子傳》,恐待商榷。

王溥唐會要》卷六三〈史館上〉,順宗時,韋執誼上奏改用日曆的方式。所謂改用日曆,其實乃是根據起居注初步整理的成果。宋代延續此制,並於秘書省下設立日曆所,專司此事。

不論起居注或日曆,都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所謂的 「事」 乃廣義的,除了詔命,還包括皇帝隨口說的話。劉知幾史通》卷十一〈外篇・史官建置〉描述:「人主有命,(史官)則逼階延首而聽之,退而編錄以為起居注」,以致唐太宗對左右侍臣表示:「每日坐朝,欲出一言」,都得斟酌再三,「不敢多言」(《貞觀政要》卷六〈慎言語〉),因為就像後來唐文宗所說:「朕恐平常閑話,不關理(這是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名諱,才改用『理』)體,垂諸將來,竊以為恥」(《舊唐書》卷一七三〈鄭覃傳附弟朗傳〉)。起居注或日曆記載當朝某大臣過世時,還會附記其生平事迹。因此,這種史料撰述成果已經將紀傳、記言二體收歸進編年體了。

從既有史料來看,到唐代,才開始在起居注與正式的史書之間加上另一環節:當某一皇帝過世後,即根據起居注或日曆撰成實錄。雖然按照《隋志》的著錄,編撰《千字文》的周興嗣有《梁皇帝(武帝)實錄》三卷、謝昊有《梁皇帝(元帝)實錄》五卷,但與後代所說的實錄恐怕大有不同。

歷代皇帝的實錄因為卷帙浩繁,又都存放在宮中,加以它們日後已經被提煉、改撰成正史,所以實錄甚難流通、被人使用、長期存留至後世。現在能見到最早的實錄乃收於《韓昌黎全集》中、韓愈撰寫的《順宗實錄》。那是因為順宗在位(805)不滿一年,就禪讓給皇太子、日後的憲宗了,內容有限。明、清兩代因為離現代接近,加以近代對原始史料的看重,所以兩朝的實錄都保存下來。明代從太祖至熹宗十三朝實錄都是在明代各時期修撰的。《崇禎實錄》則是入清後民間姓名不詳者修撰的。明實錄共二千九百多卷。

清代從太祖至同治十朝的實錄都是在清代各時期修撰的。《光緒實錄》《宣統政紀》則是民國初年遜清自行修撰的。清實錄共四千四百來卷。

清代史官除了撰寫實錄,又編纂實錄的簡要本。先是乾隆年間的蔣良騏編纂了太祖至世宗雍正的部分;光緒年間王先謙嫌其簡略,重新編纂這部分,並續纂至宣宗道光朝,後又纂穆宗同治一朝的簡要本。所以會略過文宗咸豐一朝,因同治年間潘頤福已編纂了。連同潘氏所纂,合成《十一朝東華錄》。從清太祖至穆宗僅有十個皇帝,卻稱十一朝,那是因為太宗起先自稱汗,國號金,相傳年號天聰(1627-1636);此後方稱帝,國號清,年號崇德(1636-1643),所以算作兩朝。因為清代國史館設於紫禁城東華門內,蔣、王二人都是國史館纂修,所以這清實錄簡要本名為《東華錄》。

《左傳》卷十〈庄公二三年〉說:無間善、惡,「君舉必書」。一般而言,史官多會秉筆直書。例如:據《太平御覽》卷一二二〈前秦符堅〉所錄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苻堅苟太后因為很年輕就喪偶,此後長期有個情夫,前秦史官就寫在起居注中。縱使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撰史官員,有職業道德者也不會曲筆回護。例如:隋末鎮守太原的李淵起事後,任用當時退居鄉里的太原人溫大雅掌文翰,溫氏所撰《大唐創業起居注》對先唐、唐初的歷史記述就遠較兩《唐書》符合事實。

一方面,從謀取帝位的過程直到在位之後,皇帝經常有許多不當之舉,他們本身也很清楚。另一方面,皇帝與常人並無二致,缺乏面對自己幽暗面的勇氣,喜好自欺欺人。兩下結合,導致皇帝經常濫用自己的權力,干預歷史書寫,以期掩飾劣跡。情況輕者如《三國志》卷十三〈王肅傳〉所載,西漢武帝看了司馬遷的〈景帝本紀〉〈今上本紀〉後,「大怒,削而投之」,視為 「謗書」。情況嚴重者如《魏書》卷四八〈高允傳〉所載,當時負責修國書的司徒崔浩,連同有關者、他的僕從 「百二十八人」 均被北魏太武帝 「夷五族」。劉宋孝武帝甚至越俎代庖,親自撰寫他厭惡者臧質魯爽王僧達的傳記(《宋書》卷一百〈自序〉),以期混淆實際真相,掩飾自己的劣跡。

明太祖為君不仁;成祖得天下不正,所以在成祖永樂年間,兩度重修《太祖實錄》,既刪去太祖諸般過失,更扭曲自己篡奪大位的事實。清人祖先本來是明朝的臣屬;開國至入關初期,又有不少不體面的事,所以康、雍、乾三朝不斷重修太祖、太宗、世祖的實錄。是以明、清兩代這部分的 「實錄」 不乏謊言,真正的實錄反而會成為 「謗書」,要引發文字獄的。好比清亡後,在故宮發現的〈太祖武皇帝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努爾哈赤先被謚為武皇帝,後改謚為高皇帝)、在內閣大庫發現的〈太祖實錄〉,都是改訂後被廢置之本,內容與官方的〈太祖實錄〉有許多出入,卻遠近於事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揚之:誰該有核,誰該無核? - 天天要聞

揚之:誰該有核,誰該無核?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揚之】通常情況下,我們在談論「歷史」時,所涉的往往都是些陳年舊事。譬如當年那場發生在阿以之間的「六日戰爭」,屈指一算已過去差不多一個甲子了。而在今天,一場戰事卻能在硝煙尚可見、後果難以辨的情況下即被冠上歷史教科書般的名稱:如剛剛結束的美以對伊朗發動的「十二日戰爭」。雖然時移世易...
王皇義:再說「一生填寫的志願書」 - 天天要聞

王皇義:再說「一生填寫的志願書」

再說「一生填寫的志願書」 □王皇義 入黨要寫申請,填寫「入黨志願書」,經組織批准後才能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然組織入黨一時,思想入黨一生。要做到思想入黨,一生都要填寫「入黨志願書」,一輩子做一名真正的先進分子,真正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一、一生干
王毅:通往和平的道路就在腳下,實力帶不來真正的和平 - 天天要聞

王毅:通往和平的道路就在腳下,實力帶不來真正的和平

新華社巴黎7月4日電 當地時間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巴黎同法國外長巴羅共同會見記者並現場回答提問。針對記者問及中方對伊朗核問題以及當前中東局勢的看法,王毅表示,伊朗核問題本可以成為對話協商解決國際紛爭的範例,但如今卻正在引發中東地區新一輪危機。世界雖然已聽到和平的敲門聲,但最終未能...
早AI大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8日起恢復開放;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 - 天天要聞

早AI大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8日起恢復開放;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7月8日起恢復開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將於2025年7月8日起恢復開放,推出《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詳情>>「周一到周五,歡迎來齊魯!」不止是熱梗,更是誠意滿滿的邀約最近,隨著「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的爆火出圈,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