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2024年度考古成果彙報會在南京舉辦。會上,國內知名考古學者聽取探源工程,2024年15個重點項目的彙報。
最終推介出10個2024年度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重要發現。
其中,涉及睢寧的
「下邳故城遺址」
叩問大地 探源「何以江蘇」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共設置淮河下游史前文化發展進程研究、太湖北部史前文明化進程研究、太湖西部史前文化發展進程研究、吳文化吳國形成與發展研究、漢代郡國城址和陵墓研究、六朝城市與文明研究、唐宋元明港口與對外交流研究、江蘇鹽業考古研究重點課題。「2024年探源工程課題組整合全省考古機構力量,發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頭雁作用,圍繞這些重點課題,推動江蘇地域文明探源研究不斷深入。」省文旅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拾峰說。
下面跟著睢小融一起來了解
睢寧這處入選
2024年度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
重要發現的珍貴遺址吧
▼
下邳故城遺迹
下邳,即為今天的睢寧縣古邳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水陸通衢,商貿繁榮之地。
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邳地活動。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位直言進諫的鄒忌,因為中學課本名篇《鄒忌諷齊王納諫》而被大家所熟悉。他的封地就在下邳。
「一部三國史,半部在下邳。」下邳,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漫長的歲月沉澱中留下眾多的人文筆墨和歷史遺迹。
三國時劉備、曹操和呂布在此明爭暗鬥,呂布就在下邳被曹操縊死,關羽在此地投降了曹操;南朝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在此擔任邳州太守躋身實力派……奚仲開國、宋襄築城、圯橋進履、季札掛劍、鄒忌封邑、劉備屯軍、曹操擒布等歷史典故均發生於此。
下邳故城遺址由一大一小兩座城址組成。大城為東漢時期下邳國之治所,是體現古代城市演變的絕佳樣本。下邳故城冶鐵遺存是中國近年來發掘面積最大、時代最早的冶鐵遺存之一。根據考古發掘及文獻資料,確認其為漢代鐵官所屬作坊遺存,為研究漢代冶鐵工藝、技術水平和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2014年7月,睢寧縣古邳鎮農民在開挖魚塘淤泥中發現大量古時軍用的韓瓶,開啟了揭開下邳故城神秘面紗的序幕。睢寧縣和江蘇省考古研究所組建了一支聯合考古隊,尋找失落多年的下邳故城。
2014年9月到2017年8月,聯合考古隊對下邳故城遺址進行勘探。發現下邳故城遺址南北長約930米、東西寬約630米。由於東城牆所處位置河塘密布,只發現有北門、西門和南門,與嘉靖《重修邳州府志》中記載的明代邳州城形制相近。
△考古發掘現場
在以下邳故城為中心的聚落遺址考古中,於明清時期下邳故城東側1000多米處,發現一南北向夯土城牆,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北城牆向北略弧,城址西南部疊壓於下邳故城城址下,西城牆部分疊壓於西城牆下。
△下邳古城城牆剖面
在下邳故城考古發掘發現至少具有東漢、西晉、宋、明清時期的城址堆積四疊層現象,說明下邳故城「城上有城、城下有城」,為研究不同時期下邳故城提供了重要信息。
△宋代庭院遺迹發掘現場
是什麼原因讓下邳古城一夜被毀?考古專家林留根分析,在1668年,也就是清康熙年間發生了郯廬大地震,這是歷史上很著名的一場特大地震,按照現在震級測定,至少在8級。下邳古城正好處在這個地震帶上。那場地震造成了黃河決堤,黃河卷攜著大量泥沙將下邳古城徹底掩埋。
△2015年5月考古發掘現場
下邳古城遺址周邊的考古範圍,發現文化堆積層豐富。一批批文物的出土,為睢寧歷史進程發展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參考,更是我們和古人交流的信息渠道。2019年,下邳故城遺址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