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廈門「講古仙」去世

2025年03月10日19:20:34 歷史 4505

3月7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講古」代表性傳承人范壽春

與世長辭

享年97歲


送別!廈門「講古仙」去世 - 天天要聞

范壽春有「講古仙」的雅稱,1988年退休後,一直致力於閩南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工作,先是在廈門人民廣播電台擔任「講古角」主講人,之後又創辦「金榜講古場」、觀音山「老榕樹講古場」,長期義務講古。與此同時,他悉心栽培新一代的傳承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學習「講古」,成為閩南話的守護者。


他的努力,讓閩南話這一古老的語言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講古偏愛短篇故事

讓聽眾聽得盡興


范老出生於泉州惠安,自幼隨父母遷居鼓浪嶼。10多歲時,他在鼓浪嶼第一次聽到講古就深深迷上了。坐下來聽一回講古,需要付兩個銅板。口袋裡沒錢,他就躲在牆角偷聽。《水滸傳》《三國演義》《羅通掃北》《七俠五義》《包公案》等聽得滾瓜爛熟 。早年間講古人的故事和表達藝術,不知不覺就在他心裡扎了根。


上世紀70年代,范老在廈門人民廣播電台擔任編輯部主任、副台長時,大力支持開辦「方言說書」節目,頗受歡迎。1991年,已退休三年的他接下任務,在電台「講古角」每周講古一次,每次10分鐘,一講就是八年。他講古有自己的特色,講「陳嘉庚吃鹹粥」「魯迅剃頭」的小故事,也講蘇頌、羅丹、黃奕住等閩南名人,民間故事、閩南話諺語、歌謠以及廈門許多有趣的地名故事都能信手拈來。


他曾說,有些講古一講好幾十回,差一回沒聽就接不上,不利於這種藝術的傳播。因此他偏愛短篇故事,每個小時講1至3段「古」,聽眾聽得盡興,也能記得住。他把自己的風格形容為「一碗小點心,吃巧不吃飽,吃好再來討」。


2001年,《廈門晚報》上刊登了讀者的建議,希望能恢復有廈門特色的講古場。時年73歲的范老激動萬分,寫信自薦。在思明區梧村街道金榜山社區的大力支持下,他開辦了「金榜講古場」,每周一場義務講古,不收分文,在此過程中和聽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送別!廈門「講古仙」去世 - 天天要聞

范壽春長期義務講古。

廈門晚報記者劉東華 攝


范老還將「廈門講古」帶出了國門——2006年,78歲高齡的他應邀前往新加坡講古,半個月內,連講8場,場場爆滿,成為當時華人華僑界的一大盛事。


帶病堅持講古

多年風雨無阻


范老每次講古前都要翻閱大量的材料,將書本知識與自身經驗結合,用群眾熟悉的口頭語言來闡述。他腰椎間盤突出,坐久了疼痛難忍。老伴很心疼,勸他多休息,可他歇了一會兒又開始寫,之後還要先在家中背熟了才上台。在他談笑風生的背後,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和努力。


2010年,范老患上腸癌,心裡卻牽掛著「金榜講古場」是否有人傳承,自己回不來了怎麼辦?安排妥當後,他才放心上了手術台。手術後一個多月,身體虛弱無法站立的他坐著輪椅出現在金榜講古場,讓聽眾們感動不已。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每周在老伴的陪同下,拄著拐杖到車站搭車前往講古場,一連五年風雨無阻。有一次「講古」結束搭不到車,他和老伴一路走走停停,整整走了兩小時才到家。在他看來,講古就是傳承閩南文化的責任,「一息尚存,當為講古儘力」。


2011年,范老編寫完成《廈門老街趣談》一書,包含30篇關於廈門路名街巷的鮮為人知的趣味文章。該書凝聚了他數十年心血,講述廈門島部分古街老巷的掌故傳說趣聞,是歷史、地理、語言、習俗留下的痕迹,印證廈門島市政發展過程。


廈門人文學者、知名鄉土作家范世高與范老是近三十年的忘年之交,「我無數次與范老秉燭夜談,他的個人史,他的家族事,他所處的時代風雲,充斥了我的記憶。」1998年初,剛參加工作不久的范世高,與范老共同獲得廈門市政府頒發的「建言獻策獎」,同台領獎。不久,他就收到范老的來信,信中充滿對范氏晚輩宗親的鼓勵與厚愛,「因為他,我走進了閩南文化的殿堂,學會了閩南話,走遍了閩南大地。我常拜訪范老,向他請教講古的技巧和閩南文化的精髓。范老總是耐心為我解答疑惑,分享自己的講古經驗和心得。在范老的指導下,我對閩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幾年前,范老慷慨贈書數百冊給范世高,《廈門晚報》作了專題報道。


送別!廈門「講古仙」去世 - 天天要聞



重傳承收徒傳藝

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范老深知,「講古」不僅是講述故事,更是傳遞文化的火種。為了講古的傳承,他走進中小學、青少年宮,為孩子們講古,激發他們對講古的興趣。此外還收徒傳藝,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給年輕一代。


國家級非遺講古項目廈門市代表性傳承人,廈門市民俗學會秘書長李志勇是90後,他是范老的首位入門弟子。李志勇回憶,2006年在一場活動中聽到范老的講古,之後到他家中請教,並即興表演了一段,「沒想到表演得到他的認可,說我應該跟著他學講古。他回房間換了件中式長衫,出來後讓我敬他一杯茶,拜師禮就算完成了,從此我也成了一名講古人。」


多年來,范老寫劇本,並指導李志勇登台表演,師徒兩人配合默契,且培養出更多的徒孫。2021年5月,當年正值建黨百年,李志勇提出,如果五代閩南話講古人同台獻禮,應該很有意義,范老對此十分認同。由於當時范老年事已高,腿腳不便,李志勇不敢邀請他到演出現場,但范老自己坐著輪椅現身,還登台表演,「表演場地在金榜公園,5月天氣已經很熱,老人家很辛苦,看起來很疲憊,但當話筒傳到他手中時,他瞬間神采飛揚,講古也富有激情。」


送別!廈門「講古仙」去世 - 天天要聞

入門弟子李志勇向范壽春獻花。(受訪者提供)


2023年9月24日,「鄉音不改·曲唱薪傳」——李志勇師生曲藝專場在思明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心舉行。當時95歲的范老坐著輪椅出席,將象徵廈門講古仙傳承的摺扇與有著百年歷史的醒木道具正式傳給李志勇。那也是范老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李志勇說,這兩年范老因為身體原因不方便出門,但他還會幫忙編導一些講古節目。弟子們上門求教,范老總是耐心指導,並鼓勵他們要通過講古,更好地弘揚愛國愛鄉的精神。「范老師堅守舞台為群眾講古的精神鼓舞著我們一直講下去,用他的實際行動教會我們,活到老,講到老,講古這門藝術值得用一生傳承。」李志勇說。


記者:龔小莞 圖片:受訪者提供(除署名外)

編輯:陳瓊 校對:康水盛 值班主任:謝雨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