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龍口粉絲,盡人皆知。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龍口的名字,原來叫黃縣。
黃縣的名字,據說是因為軒轅黃帝在此長期活動而得名,秦朝的時候,置黃縣,歷史上,長期叫黃縣,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有黃縣,絕對是千年古縣。(一說黃之為縣始於戰國)
可是,現如今對年輕人來說,黃縣這個名字,就比較陌生了,其實,1986年的時候,才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縣級市),由煙台市代管。
滿打滿算,還不到40年,但是,也有一代人的時光了,漸漸地,人們忘記了這一千年古縣。
地名文化,具有特殊的意義,一般來說,不會輕易改變。
先秦時期,這裡有萊國,後來,萊國由侯爵國降為子爵國,稱萊子國, 國都就在今龍口市蘭高鎮歸城姜家一帶,齊國兼并萊子國,設了黃縣,治所在今石良鎮黃城集村。
戰國時期的縣,不同於秦朝的郡縣制的縣,戰國時期的齊國、楚國、晉國等大國,所設的縣,直屬國君。
到了秦始皇的時候,黃縣的治所,還是在今天的黃城集村。
龍口的前身是黃縣,但是,並不等同,秦時的黃縣,面積很大, 包括了今天的龍口、招遠、棲霞、蓬萊等諸多地方,今天的黃城集在古時候應該叫東黃城,有山有水,水應該是東黃水。
1986年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龍口本來是一個鎮,當時的撤縣設市,打算將駐地從老縣城黃城搬遷至龍口鎮,但實際上沒有遷過去,可能是發展的考慮吧,如今,原來的龍口鎮變成了現在的龍港街道。
從地理上看,龍港街道,直面大海,而石良鎮的黃城集村,就屬於內陸了,距離海邊有十幾公里,古今變遷,時代發展,臨海的優勢,日益突顯,從黃縣到龍口,見證了這一變遷。
不過,黃縣這個名字,也不應該忘記,畢竟,黃縣地名文化,很有意義,軒轅黃帝的活動地,嫘祖的故里,王莽新朝的時候,就因黃縣是黃帝之子昌意的母親元妃嫘祖的故里,將黃縣更名為意母縣,雖然短暫,但也是歷史的證明。
山東消失的千年古縣,還有很多,歷史的演變,就像是滄海桑田,不知道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