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2025年01月01日06:14:04 歷史 1416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前言

中國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中朝政不斷更迭,我們所謂的「族譜」也逐漸在歷史中被埋沒。但對於起源卻有著統一的口徑,那就是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不光人類,連天和地都是神賜予我們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而炎黃子孫的誕生就離不開黃帝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人類最早的一場大戰涿鹿之戰,而在這個戰爭中也誕生了一位讓後人望而生畏的神——蚩尤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他究竟是何物?為何會讓所有人對他群起而攻之?

部落的主領

他們的故事事實上隸屬於神話故事,但其實可以說他們並非算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天上神仙」,蚩尤也並非是一個殘暴害人的怪物,他與炎帝黃帝全都是女媧伏羲的孩子,只不過是分別掌管著不同的氏族,也就是當時的部落。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而傳說蚩尤一共有八隻腳,並且他後背有著一對極大的翅膀,頭如牛首,臂更是孔武有力,全身上下刀槍不入,更是被稱為不敗戰神,放到現在我們都會拿他必做兇狠好戰之人,但事實上蚩尤也是一位「生存能手」。

他則是九黎氏的首領,帶領著部落眾人在自己的地盤上耕織農作,當時他還掌握了最厲害的一種技術,就是製鹽要知道在古代製鹽可是皇家才能參與的,並且鹽都能向黃金一樣成為硬通貨,更是人身體中不可獲取的元素。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所以說蚩尤的部落有這項技術,在當時即使別的什麼都不通,完全都可以靠著鹽來跟別的部落做物資交換了。

而在經過我們後世考察出土文物後也發現,這九黎氏不光會製鹽,工藝精湛的一些器皿和武器也都是出自他們之手,所以可以想像得到,後世對於蚩尤性格的分析也是有些偏激了,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後來涿鹿之戰的導火索確實是蚩尤引起的。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雖然蚩尤的部落有這樣的能力了,但別的部落實力也是很強勁的,就比如黃帝的部落。雖然人家那邊做的工藝品和武器沒有你的好,但顯然人家的建築業就比較發達,況且黃帝在「當領導」這方面十分有天賦,把部落治理的井井有條。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黃帝有一項不同其他人的異能,便是可以差遣自然界的猛獸所以他的部落中人和動物一直都是和平相處,這也直接導致黃帝部落的地盤環境優越土地肥沃,成員們過得簡直不要太逍遙快活。

不可避免的大戰

但俗話說「樹大招風」,別人看到這麼優渥的居住條件自然也想爭搶一番,但也不光是黃帝有這麼好的條件,相當於各個部落都在爭搶資源展開「混戰」,但混戰之中就出現一位尤其能打的,便是蚩尤。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蚩尤不光自身的戰鬥條件好,更有部落打造出來的那些先進武器,他作戰時表情兇狠無比,更有三個腦袋六條胳膊,還刀槍不入。並且他還有御用的坐騎——食鐵獸聽著這個名字很是陌生,但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的大熊貓,但在當時他可不是抱著竹子只會賣萌耍呆的,他屬於熊的一種,是一種食肉動物,咬合力驚人,並且四條腿跑起來十分迅速,更是能撼動大地。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所以蚩尤在當時成為了聞風喪膽的存在,更有許多小的部落見到他後立馬就認輸不戰。

況且他的軍事力量也是最強悍的,蚩尤並非是靠著手裡強大的隊伍橫衝直撞,其中有高大威猛的衝鋒部分,有騎著猛獸的主攻軍隊,還有在後方的弓箭手,而真正讓蚩尤制勝的關鍵還有他強大的八十一個兄弟。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就算是黃帝集結了其他部落的軍隊,還用自己的異能召喚了許多森林裡的猛獸,全都抵不過蚩尤的隊伍,只能被打的連連敗退,敗逃的路上兩方還連著打了九次,並且不出意料的黃帝全都敗下陣來。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這期間毫不誇張的就是「神仙打架」,蚩尤不斷地主動出擊,還試過發動大霧遮蔽道路,讓軍隊進入迷魂陣中,而黃帝為此拿出了自己部落製造的指南車來破陣,兩方不斷鬥法,但黃帝還是一直處於下風。

一直退到涿鹿的時候事情才發生了轉機,黃帝的一位部下應龍獻計,可以水淹蚩尤的軍隊,讓他們無力反抗,而蚩尤卻技高一籌找來了掌管風雨的神,專門在黃帝的軍隊那邊下雨,下的更大更急,險些將黃帝的軍隊盡數淹沒。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黃帝被逼無奈,只能請來女魃幫助,她所到之處就會變得乾旱無比寸草不生,所以她一到原本被淹沒的部落土地瞬間乾涸,雨水落到地上直接消失的無影無蹤,趁著蚩尤軍隊還在想應對政策的時候黃帝直接殺過去,才結束了這場大戰。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勝者為王敗者寇,黃帝將蚩尤的頭砍了下來命人安葬,雖然自己敗給蚩尤許多次,但這絲毫不影響兩人同為一家以及黃帝對他的尊重和敬佩。

這場大戰勝利後所有部落都擁護黃帝成為他們的首領,而曾經分裂各地的部落也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統一,這是華夏文明歷史上的第一次統一,炎帝一同參與治理更是後來有了「炎黃子孫」的淵源。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結語

而蚩尤在之後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的好戰和殘暴被當時的人們口口相傳,在後期征戰的時候還將他的畫像畫在旗幟上以起到震懾的作用,這樣的做法也直接導致人們給他打上了「惡」的標籤。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蚩尤戰敗身死後他部落的人也被黃帝所收留,但由於曾經水火不容的關係,黃帝並未重用他們,在新的部落中更像是封建時期的「奴隸」角色,因為部落名稱為「九黎」所以就稱他們為「黎民」但部落的製鹽技術、工藝品技術和武器製作方法也得以流傳了下來。

黃帝為何一定要消滅蚩尤,蚩尤究竟是什麼?真相或許並非傳聞! - 天天要聞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不論如何蚩尤的存在造就了人類早期製造業的發展,而炎帝神農氏確定了農業耕種的歷程,黃帝徹底實現了部落統一走向文明的進程,人類發展的每一步都是必經之路,為此您怎麼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陳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陳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谷嘉先生,於2025年5月14日上午8時逝世,享年91歲。陳谷嘉陳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寧鄉,195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並執教於湖南大學。1959年11月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先生。嗣後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 天天要聞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曹操死後,他大兒子曹丕當了皇帝。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順眼,為啥呢?因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歡他,差點讓他接班。現在曹丕當了皇帝,越想越氣:這小子留著遲早是個禍害!這天上朝,有個大臣打小報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寫詩發牢騷,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 天天要聞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14日公開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8604部隊和8609部隊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召開說明會。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1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工作人員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的留守名簿。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民國人物張宗昌 - 天天要聞

民國人物張宗昌

給了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負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殘暴冷血,鎮壓勞工,,扼殺新聞自由、橫徵暴斂等等。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 天天要聞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奮鬥歷史經驗、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基礎上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與原創性貢獻。其中「第二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築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偉力,更為我們黨以徹底自我...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 天天要聞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在明朝嘉靖年間,歷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與道士」的奇妙戲碼,簡直可以用「道士駕到,皇帝傻眼」來形容!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宮廷中掀起一陣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