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她意外挖出價值10億的鑽石,上交國家後,提出一個要求

2024年12月13日22:43:10 歷史 1861

01

1977 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山東臨沭縣常林村的田野上,凍土堅硬如鐵,但村民們仍在堅持翻整土地,為來年做準備。

二十一歲的魏振芳和十來個村民一起勞作。她的棉衣單薄,手凍得通紅,但依然賣力的揮動著鋤頭。她沒上過學,打小就幫家裡幹活,早已習慣了辛苦的生活。

天寒地凍鋤頭很難插不進凍土,她只能把鋤頭高高的舉過頭頂,雙手緊緊握住鋤柄,借著要不得力量甩著鋤頭。一下,又一下 ...

太陽西斜,大家陸續收工,魏振芳看著地頭邊上還有一片未完工的茅草地,她又舉起了鋤頭。

就在這時,「當」的一聲,鋤頭撞上了什麼堅硬的東西。,彎腰查看,一個閃著奇異光芒的物體從土層中滾了出來。

1977年,她意外挖出價值10億的鑽石,上交國家後,提出一個要求 - 天天要聞

02

魏振芳不識字,但她聽村裡老人講過,這一帶的地下常能找到金剛石。她心跳加快,握著這塊發光的石頭,急匆匆往家裡趕。

「爹!爹!」她推開家門,父親正在灶前燒火。看到女兒慌張的樣子,老人皺起眉頭:「大姑娘家的,整天大呼小叫像什麼樣子!」

魏振芳顧不得這麼多,趕緊將石頭遞到父親面前。老人的表情瞬間凝固了。他顫抖著手接過那塊石頭,臉色變得異常嚴肅。一把拉過女兒,壓低聲音問:「這是從哪兒找的?」

得知是從地里挖出來的,老人的神色更加凝重。他讓魏振芳趕緊把在地里幹活的哥哥們都叫回來。天黑後,一家人圍坐在昏暗的油燈下,父親的聲音低沉而沙啞。

「四十年前的事,我記得清清楚楚 ...」老人開始講述那個不願回想的往事。

1937 年的秋天,離常林村不遠的金雞嶺,羅佃邦在地里幹活時也撿到了一顆比雞蛋還大的鑽石。那顆鑽石重達 281.25 克拉,被人稱作「金雞鑽石」。

1977年,她意外挖出價值10億的鑽石,上交國家後,提出一個要求 - 天天要聞

消息很快傳開,有個在上海做皮貨生意的王善新,想用四十畝地、兩頭牛和一輛馬車換這顆鑽石。羅老漢沒有答應,把鑽石藏了起來。

但好景不長,兩個投靠日本人的漢奸得知此事,以莫須有的罪名把羅老漢抓到據點,逼他交出鑽石。羅家人為保性命,不得不交出了鑽石。

結果,那兩個漢奸竟將羅家七口人全部殺害。

「後來呢?」魏振芳輕聲問。

「後來啊 ...」父親嘆了口氣,「李庄警察局長李學儉知道後,把兩個漢奸抓來殺了,鑽石也到了他手裡。可沒過多久,日本顧問川本帶人來了,李學儉被帶到臨沂城,從此再沒回來。那顆鑽石,最後被日本人搶走了。」

屋裡一片寂靜,只有油燈發出輕微的噼啪聲。魏振芳看著手中的鑽石,突然明白了父親為什麼會如此緊張。

「這東西不能留。」父親斬釘截鐵地說。

可幾個哥哥卻有不同想法。「這麼大的鑽石,得值多少錢啊!」大哥忍不住說。二哥也附和:「是啊,咱家這麼困難,要是能賣了 ...」

「住口!」父親猛地拍了下桌子,「你們忘了羅家的教訓了?這東西留在家裡就是個禍根!」

就在家裡爭論不休時,幾個哥哥趁亂把鑽石藏了起來。魏振芳急得直掉眼淚,她覺得父親說得對。

1977年,她意外挖出價值10億的鑽石,上交國家後,提出一個要求 - 天天要聞

但事情已經瞞不住了 ... 不知道怎麼回事,第二天一早,村裡就傳開了魏家撿到大鑽石的消息。鄰居們紛紛前來想要圍觀,議論紛紛。有人說這是祖墳冒青煙了,有人說魏家要發大財了,還有人說得趕緊藏好別讓人知道 ...

魏振芳心急如焚,她知道,越是拖延,對家裡越不利。趁著夜深人靜,她偷偷找到藏鑽石的地方,把它重新拿了出來。

天剛蒙蒙亮,她就跑到村支書家,把事情原原本本說了。村支書立即向上級報告,消息很快傳到了附近八 O 三礦。

礦黨的委童書記得知後,連夜趕到臨沂,向地委書記朱奇民彙報。

朱書記高度重視,立即作出三點指示:一是抓緊找到鑽石並妥善保管;二是確保魏振芳一家的人身安全;三是做好思想工作。

當天深夜,地委派來的幹部和公社書記李加廷一起來到魏家,想要帶走這塊鑽石;

父親的聲音有些哽咽:「這塊鑽石是誰買也不賣,你們誰要我也不給。我要和閨女到北京,把它交給國家!」

1977年,她意外挖出價值10億的鑽石,上交國家後,提出一個要求 - 天天要聞

03

沒辦法,誰都拗不過魏振芳的父親,最後地委立即派出持槍民兵,從常林村到臨沂;然後從臨沂到濟南,再從濟南到北京,一路都安排了非常嚴密保護。

到了北京,專家們對這顆鑽石進行了詳細鑒定,確實是一顆貨真價實的金剛鑽;重 158.786 克拉,長 17.3 毫米,晶體質地純凈,透明如水。這是繼「金雞鑽石」之後,中國發現的第二顆超過百克拉的天然大鑽石!價值超 10 億!

為了紀念發現地,專家們將其命名為「常林鑽石」。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全國,一時間,這個偏僻的山東小村莊成了新聞焦點。

1977年,她意外挖出價值10億的鑽石,上交國家後,提出一個要求 - 天天要聞

魏振芳沒想到事情會鬧得這麼大,她只是個普通的農村姑娘,突然間成了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反倒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記者們紛紛來採訪,問她發現鑽石時的感受,問她為什麼要主動上交,問她有什麼想法。魏振芳總是憨厚地笑笑:「我就是個普通農民,這麼貴重的東西,當然得交給國家。」

國家高度讚揚了魏振芳,領導找到她,說要給予獎勵,讓她提出願望。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魏振芳卻猶豫了。

她想起村裡的父老鄉親,想起那些常年在田間勞作的身影。最後,魏振芳提了一個要求,為生產隊要了一台拖拉機!

在場的領導們都愣住了,他們原以為她會要求改善家庭條件,或者要求進城工作。誰能想到,在這樣的機會面前,她想到的卻是整個村子的人。

1978 年 1 月 7 日,在臨沭縣曹庄召開了盛大的表彰大會,領導們給魏振芳披上大紅花,頒發了 3000 元獎金。

這在當時可是筆不小的數目,但魏振芳卻把錢全部交給了父母,用來還家裡的債務。最後在父親的堅持下,才用 120 元給自己買了一輛「大金鹿」自行車。

1977年,她意外挖出價值10億的鑽石,上交國家後,提出一個要求 - 天天要聞

而國家不僅滿足了她要拖拉機的願望,還給了更多:臨沭縣獲得 100 萬元專項資金,建起了常林針織廠;岌山公社獲得 20 萬元,修建了嶺南頭電灌站,徹底改善了當地的灌溉條件。

魏振芳被特批農轉非,成了八O三礦的工人。從此,她的生活軌跡發生了改變。但她依然保持著質樸的本色,任勞任怨,從普通工人做起,後來在礦產站當了工會主席。

這便是我們中國那一個時代最最可愛的人中,最典型的代表;

他們任勞任怨、他們艱苦奮鬥、他們不求回報、他們無私奉獻、他們拾金不昧、他們樂於助人、他們淳樸善良,在最艱苦的年代、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他們依然能夠放下個人利益,一心為國,國也不辜負他們的付出,如才是家國天下的情懷;

我想現在的大家,應該也還是有非常多的人是如此。

註:本文源百科,為提升可讀性,對部分細節進行了文學性處理。圖片源自互聯網,僅用來呈現故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嘉慶年間寶豐縣高齡老人優待恩詔考據 - 天天要聞

清嘉慶年間寶豐縣高齡老人優待恩詔考據

據《寶豐縣誌》記載,清嘉慶四年(1799年),寶豐縣接到了皇上關於高齡老人優待的恩詔。恩詔內容具體為:其一、七十歲以上老人:此年齡段之老人於古時已屬高壽,恩詔許其一子女於身旁侍奉照料,此舉不單彰顯對老年人生活之關懷,亦為其減輕生活之負累。
邊疆考古成果「上新」 喚醒歷史塵封記憶 - 天天要聞

邊疆考古成果「上新」 喚醒歷史塵封記憶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北庭故城2號遺址 北庭故城考古隊供圖河泊所遺址上蒜第一小學地點近年的考古發掘,出土了「益州」銘文瓦當、「滇國相印」、「滇王相印」、「益州太守章」、「益州刺史」等與滇國、益州郡及其下轄縣、益州郡周邊多個郡治有關的官印封泥和
六秩《白毛女》 經典永流傳(僑界關注) - 天天要聞

六秩《白毛女》 經典永流傳(僑界關注)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二〇二四年四月,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林泱泱(右一)在觀看青春版《白毛女》後與青年演員交流。上海芭蕾舞團供圖1949年,旅越華僑林泱泱跟隨父母回到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啟了一段青衿之志白首方堅的芭蕾生涯。
逄先知:毛主席是如何讀馬列原著的? - 天天要聞

逄先知:毛主席是如何讀馬列原著的?

毛澤東讀馬列著作逄先知毛澤東是在經過對各種思想流派和革命學說進行探討、比較之後,才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他一旦認定馬克思主義是唯一能夠救中國的革命真理,便終生堅定不移地信仰馬克思主義。
地道戰是如何解決「藏得住、走得了、打得好」難題的? - 天天要聞

地道戰是如何解決「藏得住、走得了、打得好」難題的?

1939年冬,程子華(左三)與朱良才(左一)、呂正操(左二)、孫志遠在晉察冀合影地道戰、地雷戰是抗戰時期冀中平原區打擊日軍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毛澤東敵後游擊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冀中地道戰的產生和發展吳立人是毛澤東在平原地區開展游擊戰、建立敵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