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科技社
編輯 | 科技社
«——【引言】——»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是中國革命的先驅,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從黨的創建到革命先鋒的殉難,李大釗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崇高品格。
1927年4月28日,北京西交民巷一個不屈的靈魂走向了絞刑架。
面對死亡李大釗無所畏懼,他高呼「共產黨萬歲」的口號,用自己的鮮血譜寫了一曲革命的壯歌。
他的犧牲如同一顆巨石投入湖心,激起了層層漣漪,震撼了無數人的心靈。
李大釗的家人成為了這漣漪的中心,他們不僅僅是革命烈士的後代,更是革命火炬的傳承者。
李大釗
革命烈士的後代傳承家風
長子李葆華,似乎從出生起就註定要走上一條不平凡的道路。
父親的犧牲沒有讓他退縮,反而激發了他內心深處的鬥志,他毅然赴日留學,在異國他鄉繼續父親未竟的事業。
東瀛的櫻花,見證了這位青年投身革命的決心,回國後他馬不停蹄地奔赴革命前線,從北平到晉察冀,從延安到華北,他的足跡遍布每一個戰火紛飛的角落。
李大釗的四個子女,也在這場革命的洪流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長女李星華,不甘落後於時代,勇敢地投身地下革命工作。
李星華
在白色恐怖籠罩的北平城,年輕的她用智慧和勇氣,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次女李炎華和幼子李欣華,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他們投身教育事業,用知識的力量點亮更多人的生命。
他們深知教育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次子李光華,14歲便毅然決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從那時起,革命的種子就在他心中紮下了根。
在李大釗家族中,有一種精神一直傳承不息,那就是勤儉節約、克己奉公的優良家風。
李大釗生前就以身作則,從不為自己謀求私利,他的子女們也繼承了這種高尚品德。
李葆華在擔任要職期間,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即使是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年代,他也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
這種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感染了他的子女,他的兒子李宏塔,在擔任廳長期間,多次謝絕組織上分配的房子,寧願住在簡陋的舊房中。
每逢災難來臨,他總會第一時間捐款捐物,這種勤儉節約、克己奉公的家風,像一股清流潺潺流淌在李氏家族的血脈中。
它澆灌著一代又一代李大釗的後人,激勵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在平凡的生活中散發出不平凡的光芒。
李大釗的後人
他們或是身先士卒,投身革命;或是教書育人,用知識改變命運;或是勤政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無論在哪個領域,無論身居何位,他們都始終保持著革命先輩的赤子之心,始終踐行著黨的宗旨。
這個家族不僅誕生了李大釗這樣的革命先驅,更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傑出的後人,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紅色基因」的力量。
李葆華
李氏家族的傑出代表
提起李氏家族,就不得不提到李大釗的長子李葆華,這位新中國水利事業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與新中國水利事業發展史緊密相連的傳奇。
上世紀50年代,年輕的李葆華踏上了水利部的工作崗位,那時的中國百廢待興,眾多江河等待治理。
面對艱巨的任務,李葆華沒有退縮,而是以革命先輩的勇氣和擔當,毅然扛起了這份重擔。
在李葆華的帶領下,一座座水庫拔地而起,一條條河流被馴服。
李葆華
他們在險峻的山崖上鑿出隧道,在洶湧的河水中建起大壩,每一寸土地的改變,都凝結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
正是有了李葆華這樣的開拓者,新中國的水利事業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李葆華也成為了這個事業的領路人,他的名字已經永遠地刻在了中國水利史的豐碑上。
如果說李葆華是新中國水利事業的奠基人,那麼他的兒子李宏塔,就是新時期廉政建設的楷模。
作為李大釗的孫子,李宏塔從小就耳濡目染,深受家風家教的影響,無論是在部隊當兵,還是在工廠當工人,他都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
李宏塔
當李宏塔成為一名領導幹部後,他更是把勤政廉政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在擔任安徽省民政廳廳長期間,他多次謝絕組織上分配的房子,寧願住在簡陋的舊房裡,每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他的辦公室,也從來不會出現高檔的傢具和裝修。
就是這樣一位看似普通的領導,卻以他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後來由於表現突出,他還曾擔任安徽政協副主席(正廳級級幹部)。
每逢災難來臨,他總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救援,在百姓心中,他就是當之無愧的「李青天」,是一位真正為民所想、為民所急的好乾部。
李宏塔
李葆華、李宏塔,他們只是李氏家族中傑出代表的縮影,在這個家族中,優秀的後人還有很多。
李大釗的四個子女,同樣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
長女李星華投身地下革命工作,次女李炎華和幼子李欣華獻身教育事業,次子李光華更是從14歲起就投身革命。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軌跡,詮釋了什麼是「紅色基因」的傳承。
在李氏家族的第三代、第四代中,也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後人,他們或是成為了各行各業的佼佼者,或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延續著李大釗的精神,傳承著革命先輩的家風。
李大釗精神薪火相傳
李大釗這個響亮的名字,已經成為了中國革命的象徵,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每一天都在為理想而燃燒。
這種品格是對理想的堅定信念,是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是為真理而不懈探索的勇氣,是為民族解放而慷慨赴死的壯舉。
它像一束光穿越時空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也照亮了無數後人的心靈。
李大釗的後人,就是這種精神最好的傳承者。
他們的故事如同一面面鏡子,映照出李大釗精神的傳承,在這面鏡子中,我們看到了革命先烈的身影,看到了共產黨人的風骨。
這種精神已經融入了李氏後人的血脈,成為了他們前行的動力,成為了他們不斷奮鬥的源泉。
今天我們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在召喚著我們每一個人。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更需要李大釗的精神,更需要革命先烈的品格。
這種精神和品格,將激勵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將鼓舞我們為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大釗的精神,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它將永遠閃耀在中國革命的星空中。
參考資料:
【1】黑龍江日報——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
【2】新華網——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七一勳章」獲得者丨革命後代李宏塔:「高光」下的「守常」人生
【3】廣州日報——「紅色後代」李宏塔:革命傳統代代傳,堅持宗旨為人民
【4】網信唐山——新中國成立75周年 唐山傑出黨員光榮譜——李葆華
【5】北方網——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李大釗之子李葆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