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號稱幾十萬大軍的一方,失敗率總是很高?

2024年12月05日12:24:06 歷史 1605

作者:郭歆

為什麼古代號稱幾十萬大軍的一方,失敗率總是很高? - 天天要聞

翻閱史書我們常常會發現,兵力越多的一方,往往最後敗得越慘,甚至一敗塗地,再難振作。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西漢之後,號稱幾十萬大軍的一方,反而失敗率非常高呢?

為什麼古代號稱幾十萬大軍的一方,失敗率總是很高? - 天天要聞

楊家灣兵馬俑是由步兵和騎兵組合而成,是漢代軍隊的縮影。來源/咸陽博物館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明確「號稱兵力」與「實際兵力」之間的區別。畢竟這兩個數字應該不是一回事。為了彰顯自己「以少勝多」的戰績,常常選擇將自己的實際兵力與對方的號稱兵力進行對比。但如果對比下雙方的實際兵力就會發現,歷史上許多被傳為神話的「以少勝多」戰例,其實雙方實際投入的兵力差距並不大,有時甚至「少」的那一方投入的兵力還更多。

為什麼古代號稱幾十萬大軍的一方,失敗率總是很高?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以少勝多」的戰例。來源/紀錄片《大漢帝國》

除了「號稱兵力」的問題,學者蘇小華在《北鎮勢力與北朝政治文化》一書中整理了西晉隋朝期間發生的戰役,發現交戰單方實際投入軍隊超過10萬人的戰役有近70次,但奇怪的是,動用兵力越多的一方,往往取勝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為什麼古代號稱幾十萬大軍的一方,失敗率總是很高? - 天天要聞

北魏孝文帝禮佛圖。來源/洛陽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東壁浮雕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看似反常的現象呢?學術界普遍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中首要的就是後勤壓力。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說:「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這意味著,為了維持10萬大軍的作戰能力,需要額外動用30多萬人來負責後勤補給。這代表古代很多數十萬大軍甚至百萬大軍中,實際上能打仗的只有幾萬人左右。更為糟糕的是,維持如此龐大軍隊所需的物資消耗是驚人的。

除了後勤因素,社會的進步與生產力的發展同樣對戰爭形態產生深遠影響。比如在較早的春秋戰國時期,戰爭模式通常是:農閑時節,各國動員全國適齡人口參與,而且經常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這種戰爭模式的基礎,就是古典模式下的國戰動員體制。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及莊園經濟的興起,這種模式逐漸無法適應時代變遷,最終走向衰落。西漢之後,莊園經濟與世家大族的崛起導致動員成本大幅攀升,使得國家難以像之前那樣輕易地組織起「帶甲百萬」「兵車萬乘」的大規模軍隊。取而代之的是職業軍人的出現,他們雖數量不多,但戰鬥力強悍。

這一點在淝水之戰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東晉的數萬精銳北府兵,將前秦號稱的百萬大軍殺得落花流水。田餘慶先生在《東晉門閥政治》中的觀點是:「(前秦的百萬大軍 )也不過是一批被驅迫的新發之卒,散處道途,並沒有形成戰鬥能力。」

為什麼古代號稱幾十萬大軍的一方,失敗率總是很高? - 天天要聞

淮淝奏捷圖。圖繪謝安於山中運籌帷幄,遙授機宜,指揮東晉將士在擊敗前秦苻堅入侵的故事。來源/故宮博物院

如果仔細觀察史書,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對於戰爭中出動兵力的記載,往往是越到近代越為精確,而越往古代越為模糊。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軍事分工的日益明確。過去,不論男女老少,一旦被徵發,統統算作「士卒」;而後來,戰鬥員、後勤人員、民夫等分工明確,使得軍隊數量統計更為精準。其二,軍事理論與戰術能力的進步,使得軍隊指揮更加科學合理。

所以後來到了明清時期,戰爭用兵時,便不再執著於將大軍集結在一起,而是以3-5萬人為一個集群,分散行軍。這樣一來,既方便指揮,也能降低補給壓力。

為什麼古代號稱幾十萬大軍的一方,失敗率總是很高?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古代戰爭畫面。來源/紀錄片《帝國的背影》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出動大軍的一方就一定會失敗。比如晉滅吳、隋滅陳等戰役,就都是依靠優勢兵力才取得勝利。這些戰爭勝利的關鍵在於速度,即迅速發揮己方的兵力優勢,在副作用顯現之前迅速削弱對方的戰鬥力,從而一舉定勝局。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大軍被自身龐大的規模所拖累。事實上,《孫子兵法》早有闡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只有因勢利導,相機而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隋書·食貨志》 魏徵(中華書局)

2、《東晉門閥政治》田餘慶(北京大學出版社)

3、《北鎮勢力與北朝政治文化》蘇小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夢溪筆談》沈括(中華書局)

國家人文歷史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島嶼趣談:美國吞併格陵蘭,會對世界產生哪些影響? - 天天要聞

島嶼趣談:美國吞併格陵蘭,會對世界產生哪些影響?

當地時間1月7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表示,他不會排除使用軍事力量奪取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控制權的可能性。儘管此前特朗普的購島言論一再遭到丹麥和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的回絕,但如果美國真的吞併格陵蘭,會對世界產生哪些影響?(一)地緣政治影響  格陵蘭是北極地區的重要部分,吞併後,美國將控制北極更多的資源和航線...
山西臨汾地震 親歷者稱「感覺身邊劇烈震了一下」 - 天天要聞

山西臨汾地震 親歷者稱「感覺身邊劇烈震了一下」

大皖新聞訊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1月10日20時31分在山西臨汾市堯都區(北緯36.16度,東經111.23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安徽省蚌埠的劉慶(化名),遠嫁山西臨汾,剛剛在堯都區親歷了地震。剛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和幾個姐妹當時正為一個同事過生日,「感覺突然震了一下」,等發現不對勁後,大...
為什麼在宋朝之後,歷史上很少再出現權臣篡國的事情?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在宋朝之後,歷史上很少再出現權臣篡國的事情?

如果我們對中國古代歷史比較熟悉,我們就會發現:在宋朝之前,歷史上經常會出現權臣篡國的現象。但是在宋朝之後,就算大臣們掌握了權力,也很難直接篡位!對於這個特殊現象,教科書上給出的答案,就是科舉制的推廣。在科舉制推廣之後,官員集團對皇帝的效忠程
古時候流行表哥娶表妹,為啥卻很少生出畸形兒?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古時候流行表哥娶表妹,為啥卻很少生出畸形兒?原因很簡單

文|編輯:楠楠現代法律明文規定禁止近親結婚。近親結婚可導致不孕,流產,早夭,嬰兒畸形以及各種隱形疾病。那麼問題來了!古代社會為何不禁止「近親結婚」,反倒流行「表哥娶表妹」呢?他們就不會生畸形兒嗎?或者說,他們生出來的畸形兒又到了哪裡去呢?
作死的跋扈將軍梁冀,太不拿皇帝當幹部 - 天天要聞

作死的跋扈將軍梁冀,太不拿皇帝當幹部

文/峯言峯語編輯/峯言峯語〖~~~《·引言·》~~~〗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把豆包不當乾糧,把村長不當幹部,結果在生活中吃了不少虧,碰了不少壁。在歷史上,也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更是過分,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想怎麼著就怎麼著。輕的把皇帝當擺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