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故事。
一人祈願,希望成為當地的鄉紳富豪。很快,魔鬼找到了這個人,就跟他說:只要你付出自己的靈魂,那你就能得償所願。
對於這一場「付出靈魂」的交易,他很不情願,如果自己付出了靈魂,一輩子被魔鬼掌控,那就算成為了鄉紳富豪,又有什麼意義呢?
隨後,他小心翼翼詢問:我不想付出靈魂。可以付出其他的東西嗎?
魔鬼笑了笑,回應:不付出靈魂,那就付出你的壽命,折壽三十年,換來暫時的富貴和地位,你換不換?
他想了想,有了錢,卻沒有壽命享受,根本不值得,就拒絕了。魔鬼諷刺地說:既不想付出代價,又想滿足慾望,哪有如此便宜的事兒?
現實也是如此。人要想往上爬,成為人上人,就需要付出這幾種代價。
一、付出「尊嚴」的代價。
在名利場,有一個潛規則:要想爬上去,就不能有尊嚴。有尊嚴,你就爬不上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娛樂圈。在娛樂圈,要想獲取一點資源,基本都需要付出肉體的代價,進行潛規則。
這付出肉體的代價,就是拋棄尊嚴,以此來討好別人,希望別人在指縫之間漏一丁點資源出來。如果你是急著發展的當事人,那你是否會付出呢?
這個時候,有人會說,按照正常的渠道,難道就不能獲取資源嗎?很遺憾地說,正常的渠道無法獲取資源。你跟別人沒有關係,別人為什麼要幫你呢?
潛規則上位的過程,終究是骯髒且黑暗的。表面上看,是所謂的陪酒陪飯,實際上,是賠上自己的尊嚴,以此來換取別人的滿意。
對於有資源的精英來說,他們不缺下屬,不缺美妙的肉體,也不缺舔狗,只缺情緒的滿足。而滿足精英的情緒,需要普通人付出尊嚴的代價。
二、付出「身不由己」的代價。
眾所周知,在人情社會,要想去到不錯的位置,都只能靠「關係」。這關係,也就是關係戶背後的靠山。
靠關係,有風險嗎?依舊存在風險。因為關係戶跟背後的靠山,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存在一個矛盾:不靠關係,就無法爬上不錯的位置。靠了關係,哪怕爬上了不錯的位置,都需要跟靠山綁在一起,要麼一起興盛,要麼一起倒霉。
這,看似矛盾,實際上並非矛盾,而是代價。只要你想爬上去,那你就需要付出代價——將自身的安危,跟別人的處境,完全綁在一起。
年輕人不理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因為他們看不透這一層關係。而這一層關係,只要在江湖中混久了,也就心領神會了。
所有的收穫,都是存在風險的。收益越高,風險越大;風險越低,收益越小。這是市場的鐵律。
三、付出「涉及小命」的代價。
漢初三傑,有兩人是底層出身,蕭何和韓信。有一人是貴族出身,張良。這三人裡邊,結局最好的,是張良,次之是蕭何,最慘是韓信。
韓信上位的過程,既勵志,也偶然。底層出身的他,很有打仗的天賦,還偶然碰到了蕭何,被蕭何慧眼識英才看上,從而推薦給了劉邦。
劉邦雖然提拔了韓信,但對於韓信,依舊有一定的掣肘,讓自己的心腹去監督韓信。只要韓信有任何的異動,就會殺死韓信。
平定天下後,劉邦對於漢初三杰特別忌憚,尤其是韓信,成為了他的心頭大患。
出身貴族的張良,深知上層鬥爭的殘酷,就辭退歸隱山林,劉邦放了他一馬;跟隨劉邦多年的蕭何,為了保命,既裝成庸碌的模樣,還自污,劉邦看他懂事也放他一馬。
唯獨韓信,底層出身,不知道上層鬥爭的殘酷,缺乏「功遂身退」的智慧,也就被「飛鳥盡,良弓藏」了。被呂后殺死的時候,韓信才35歲。
四、付出「自我價值」的代價。
在《水滸傳》裡邊,有一個概念,投名狀。指的是,需要干點符合潛規則的事兒,表達自己的心意,或者證明價值,以此依附於別人。
豹子頭林沖走投無路,想要投奔梁山。那時候的梁山寨主,名為王倫。王倫對於前來投奔的林沖並不信任,還要求他下山殺一個人。
對於王倫的要求,林沖不理解,也很憤怒,為什麼我投奔梁山,還要下山殺一個人呢?
後來,林沖才心領神會。原來,王倫這些人都是殺人無數的大盜,而自己太乾淨了,他們不放心。所以,骯髒的王倫,才要求乾淨的林衝去殺人。
名利場裡邊,也是如此。能賺到大錢的富人,基本都是「人前光鮮,人後骯髒」。你想上位,就需要思考,自己是否能夠承受這樣的骯髒。
當你了解這個世界的潛規則,就會發現,成功的背後,都是骯髒且黑暗的博弈。你無法承受,無法證明自己的代價,無法自污,就無法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