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臣張昭之墓找到了!兩枚「金印」鎖定墓主身份

2024年11月04日08:40:11 歷史 8233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三國重臣張昭之墓找到了!兩枚「金印」鎖定墓主身份 - 天天要聞

三國時期東吳朝廷「首席文臣」張昭的墓找到了,位於南京南部新城油庫公園地塊。11月3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張昭墓已經考古發掘完畢,有望進行原址保護。

兩枚金印鎖定「張昭墓」

南部新城油庫公園地塊在民國時期是大校場機場的油庫所在地。如今,附近還留有碉堡和民國機場的停機庫。

過去,這裡的舊地名為婁湖。為何取名婁湖?有學者認為,應該源於「婁侯」張昭葬在這裡的緣故。

三國重臣張昭之墓找到了!兩枚「金印」鎖定墓主身份 - 天天要聞

因為基建需要,考古先行。2022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在勘探中發現了576座墓葬及6處灰坑。其中,m171為豎穴土坑磚室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坑、磚室、排水溝等組成。考古學者們發現,古墓早年被盜,出土遺物不多。

鎖定墓主身份的是兩枚金印。據了解,古墓中出土了金印、金鐲、銅弩機等遺物。兩枚金印上的銘文分別為:「輔吳將軍章」「婁侯之印」。

三國重臣張昭之墓找到了!兩枚「金印」鎖定墓主身份 - 天天要聞

金印上的銘文完全和《三國志·吳·張昭傳》吻合。史料記載:「權立,拜輔吳將軍,封婁侯,敬禮彌重。」也就是孫權當上東吳大帝後,拜張昭為「輔吳將軍」,封為「婁侯」。

內事不決,可問張昭

張昭,何許人也?《三國志》中記載,張昭,字子布,三國吳彭城人(現徐州)人,少好學,善隸書,通《左氏春秋》。漢末大亂,張昭渡江投奔了孫策,被任命為長史、撫軍中郎將,輔佐孫策平定江東。孫策臨終前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希望他能全力輔佐。孫權每次出征,張昭都會鎮守後方。

張昭性格剛直,對孫權直言勸誡,孫權對他又敬又畏。孫權即位後,準備設立丞相,大臣們推薦張昭,但孫權內心對張昭有所不滿,先後用孫邵、顧雍二人為相,而封張昭為「婁侯」。嘉禾五年(236年),張昭辭世,享年81歲,謚號「文」。

《三國演義》中也有張昭。第二十九回寫道,孫策臨終前囑咐弟弟孫權「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也就是「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典故。赤壁大戰前,曹操南侵,東吳朝廷中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張昭被描寫成主降派的首領,在「舌戰群儒」一場戲中,被諸葛亮狠狠教訓了一番。

有望原址保護

在南京,除了吳大帝孫權葬在梅花山,還曾發現了傳奇將軍丁奉的家族墓。這次張昭墓的發現,並非偶然。

六朝初期的南京被稱為「建業」,是東吳王朝的首都。三國時期,東吳政權佔據長江中下游地區,皇室成員、重要軍政人物死後大都葬於南京以及周邊區域。據各地的方誌記載,孫堅、孫策、孫權、周瑜、魯肅等人葬於南京、廬江、鎮江等地,有的至今還有墓冢。

不過,和丁奉家族墓相比,張昭墓規模似乎有點小。考古學者們認為,這和張昭遺令有關。張昭辭世前,曾告誡家人要「簡葬」。

記者了解到,在張昭墓附近,考古學者們還發現其他7座同時期的磚室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瓷器。這些墓葬以張昭墓為中心,自西向東分布,並設有複雜的排水系統,共同構成了張昭家族墓地。

鑒於這些墓葬的重要性,接下來將對張昭家族墓及其附屬排水系統進行原址保護,以確保墓地的完整性和歷史價值。

未來,南部新城油庫公園建成的時候,不僅能看到民國時期的飛機場油庫,還有三國重臣張昭墓。

來源:現代快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隨著氣溫攀升,嶺南大地處處荔枝飄香。這幾天,廣州一棵千年古荔為廣州最古老的荔枝樹,時隔數年後再結碩果,這一罕見的景象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拍照觀賞。千年古荔位於廣州黃埔玉岩書院,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這個年齡對於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承載著市民對嶺南佳果的記...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原標題: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文物有話說)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張蔭麟復原《宋史》記載的記里鼓車齒輪裝置圖。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計程車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過記錄行車裡程計算費用,因此也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 天天要聞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在三國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總帶著一絲微妙的光芒。當五子良將馳騁沙場、威震敵膽時,這位曹魏元勛的軍事履歷上卻難覓耀眼的勝績。史書冷峻的筆墨下,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浮出水面:一位鮮有戰功的將領,為何能登上曹魏權力之巔,成為曹操時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 天天要聞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作者:青燈雖然說皇帝後宮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務事,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辯。特別是在明朝,皇帝娶什麼樣的嬪妃,立後還是廢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勢必要鬧上一場。可偏偏有這麼一位皇后,她被廢黜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說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地名故事:楊六郎與肅寧 不少人聽說過「劉秀夜走三陽」的傳說。三陽指的是饒陽、宰陽、高陽三座縣城。饒陽、高陽人們都知道,宰陽在現在的地圖上找不到了。其實宰陽就是現在的肅寧。 相傳楊六郎與遼國交戰在宰陽東紮下營寨,每日親自監督訓練牤牛,準備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