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臣張昭之墓找到了!兩枚「金印」鎖定墓主身份

2024年11月04日08:40:11 歷史 8233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三國重臣張昭之墓找到了!兩枚「金印」鎖定墓主身份 - 天天要聞

三國時期東吳朝廷「首席文臣」張昭的墓找到了,位於南京南部新城油庫公園地塊。11月3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張昭墓已經考古發掘完畢,有望進行原址保護。

兩枚金印鎖定「張昭墓」

南部新城油庫公園地塊在民國時期是大校場機場的油庫所在地。如今,附近還留有碉堡和民國機場的停機庫。

過去,這裡的舊地名為婁湖。為何取名婁湖?有學者認為,應該源於「婁侯」張昭葬在這裡的緣故。

三國重臣張昭之墓找到了!兩枚「金印」鎖定墓主身份 - 天天要聞

因為基建需要,考古先行。2022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在勘探中發現了576座墓葬及6處灰坑。其中,m171為豎穴土坑磚室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坑、磚室、排水溝等組成。考古學者們發現,古墓早年被盜,出土遺物不多。

鎖定墓主身份的是兩枚金印。據了解,古墓中出土了金印、金鐲、銅弩機等遺物。兩枚金印上的銘文分別為:「輔吳將軍章」「婁侯之印」。

三國重臣張昭之墓找到了!兩枚「金印」鎖定墓主身份 - 天天要聞

金印上的銘文完全和《三國志·吳·張昭傳》吻合。史料記載:「權立,拜輔吳將軍,封婁侯,敬禮彌重。」也就是孫權當上東吳大帝後,拜張昭為「輔吳將軍」,封為「婁侯」。

內事不決,可問張昭

張昭,何許人也?《三國志》中記載,張昭,字子布,三國吳彭城人(現徐州)人,少好學,善隸書,通《左氏春秋》。漢末大亂,張昭渡江投奔了孫策,被任命為長史、撫軍中郎將,輔佐孫策平定江東。孫策臨終前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希望他能全力輔佐。孫權每次出征,張昭都會鎮守後方。

張昭性格剛直,對孫權直言勸誡,孫權對他又敬又畏。孫權即位後,準備設立丞相,大臣們推薦張昭,但孫權內心對張昭有所不滿,先後用孫邵、顧雍二人為相,而封張昭為「婁侯」。嘉禾五年(236年),張昭辭世,享年81歲,謚號「文」。

《三國演義》中也有張昭。第二十九回寫道,孫策臨終前囑咐弟弟孫權「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也就是「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典故。赤壁大戰前,曹操南侵,東吳朝廷中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張昭被描寫成主降派的首領,在「舌戰群儒」一場戲中,被諸葛亮狠狠教訓了一番。

有望原址保護

在南京,除了吳大帝孫權葬在梅花山,還曾發現了傳奇將軍丁奉的家族墓。這次張昭墓的發現,並非偶然。

六朝初期的南京被稱為「建業」,是東吳王朝的首都。三國時期,東吳政權佔據長江中下游地區,皇室成員、重要軍政人物死後大都葬於南京以及周邊區域。據各地的方誌記載,孫堅、孫策、孫權、周瑜、魯肅等人葬於南京、廬江、鎮江等地,有的至今還有墓冢。

不過,和丁奉家族墓相比,張昭墓規模似乎有點小。考古學者們認為,這和張昭遺令有關。張昭辭世前,曾告誡家人要「簡葬」。

記者了解到,在張昭墓附近,考古學者們還發現其他7座同時期的磚室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瓷器。這些墓葬以張昭墓為中心,自西向東分布,並設有複雜的排水系統,共同構成了張昭家族墓地。

鑒於這些墓葬的重要性,接下來將對張昭家族墓及其附屬排水系統進行原址保護,以確保墓地的完整性和歷史價值。

未來,南部新城油庫公園建成的時候,不僅能看到民國時期的飛機場油庫,還有三國重臣張昭墓。

來源:現代快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著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著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