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之前說南朝宋的義嘉之亂時留了個尾巴,雖然晉安王劉子勛的義嘉政權已經敗亡,但其支持者青州刺史沈文秀仍然在對抗宋明帝。
沈文秀是太尉沈慶之的弟弟沈劭之的兒子,最初任吳興郡主簿,後轉功曹史;因沈慶之發達,沈文秀得以改任文帝第八子東海王劉禕的撫軍行參軍,又歷任文帝第九子義陽王劉昶的東中郎府下、東遷令、錢唐令,孝武帝次子西陽王劉子尚的撫軍參軍,武康令、尚書庫部郎、本邑中正、建康令等職。前廢帝劉子業即位後,他改任皇叔建安王劉休仁的安南錄事參軍、射聲校尉。
景和元年(465年),沈文秀改督青州徐州之東莞東安二郡諸軍事、建威將軍、青州刺史。
當時前廢帝行為狂悖,朝野內外都相當憂心,沈文秀赴任時讓部曲屯駐於白下(今江蘇南京市秦淮區),並勸說沈慶之起兵以求自保,但即使他多次請求乃至聲淚俱下:
皇帝如此殘暴,肯定不久就要出問題;我們家族深受寵信,外人看來我們和皇帝就是一夥的。皇帝喜怒無常,也可能禍及我們。為什麼不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
但是沈慶之就是不肯,沈文秀也只能作罷。
不久,前廢帝賜死沈慶之,又派直閣江方興領兵去殺沈文秀。結果江方興走到一半,政變者殺了前廢帝,改立皇叔湘東王劉彧為明帝;明帝派人追還江方興,但江方興已被沈文秀擒獲。
小編之前說過,沈文秀最初是支持明帝的,於是把江方興放回去也合理;劉子勛稱帝後,沈文秀還派劉彌之、張靈慶、崔僧琁三將帶兵支持明帝。但是因為聽了徐州刺史薛安都的話,沈文秀轉為支持劉子勛,並且命令三將改變任務,轉而會合薛安都。然而身為青州大姓的劉彌之這次不想聽了,到下邳(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北)時仍然起兵支持明帝,雖然很快就被薛安都的從子薛索兒消滅,但其宗族逃到北海郡據城抵抗;琅邪郡的平原、樂安二郡太守王玄默、盤陽城(今山東臨朐縣東南)的清河、廣川郡二郡太守王玄邈、臨濟城(今河南陳留縣西北)的高陽、勃海二郡太守劉乘民都支持明帝;司馬房元慶因為圖謀響應,被沈文秀殺了。
沈文秀派軍主解彥士攻陷北海,但被劉乘民堂弟劉伯宗收復,劉家眾人反而攻打沈文秀的治所東陽城(今山東青州市);沈文秀在抵抗中殺了劉伯宗及其弟劉天愛。
明帝以散騎侍郎明僧暠為青州刺史,讓他與東莞、東安二郡太守李靈謙討伐文秀,他們與王玄默等三支軍隊合力進攻東陽,但都被沈文秀擊破,打了十多次還是沒打下來。
至於劉子勛敗亡後沈文秀為什麼繼續抵抗,也很好理解,不想被秋後算賬。在和明僧暠等交戰的過程中,沈文秀又敗殺尚書度支郎崔元孫。
薛安都本來已經投降明帝,但因為明帝派兵接收而自危,投靠北魏。大概因此,明帝也不想把沈文秀逼急了,於是派其弟沈文炳帶詔命勸降,承諾不加罪,並派輔國將軍劉懷珍同行。同時明帝也在詔書里威脅沈文秀,如果不聽話,他的親人無論是在世的還是已故的都有可能被連累。
事實上當時沈文秀和冀州刺史崔道固確實已經在求援於北魏了。即使收到弟弟帶來的詔命,沈文秀也沒有就範。但是他治下的百姓卻歡迎劉懷珍,高密、平昌二郡太守棄城逃跑;劉懷珍派南譙太守王廣之攻破長廣郡治所不其城,驅逐太守劉桃根,又與明慶符攻取東萊郡(治曲城,在今山東招遠西),逼降守將鞠延僧。
泰始三年(467年),沈文秀、崔道固宣布歸降,明帝許他們留任。
這時候,北魏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接單來了,卻不知崔道固、沈文秀已經歸順明帝。崔道固當場拒絕魏軍,沈文秀則仍然遣寧朔將軍張元孫奉上箋表,表示歸順,希望魏軍派偏師支援。
慕容白曜此行有一重要智囊左司馬酈范,即名人酈道元的父親。他很早就看穿了沈文秀是詐降:
沈文秀的家室和家族墳墓都在江南,本人擁兵數萬,有兵有城,可戰可逃,眼下並未遭到強軍逼迫,並無憂患,卻請求援軍,使者多話又面有愧色,眼睛也往下看,表現得膽怯,又說好話又送厚禮,是在誘惑我軍,還不如依次平定歷城、盤陽、梁鄒、樂陵,徐圖進取,百姓也會相迎。
之前酈范多次獻計,導致慕容白曜進軍順利,但這次慕容白曜卻想得簡單,覺得自己早晚能拿下崔道固,沈文秀覺得自己輸定了請求投降有什麼稀奇的?
酈范又說:
崔道固的治所歷城兵精糧足不易攻克,佔據東陽的沈文秀是各城池的根本所在,如果派太多的援軍,就沒有足夠的軍隊攻打歷城;如果派太少的援軍,就不能對沈文秀取得話語權;萬一沈文秀變卦了,閉門拒守,到時候我軍偏師在前線兵敗,梁鄒等諸城的軍隊在後追擊,沈文秀再親率大軍相逼,我軍偏師將腹背受敵,進退無路,即使韓信、白起也不能保全。
慕容白曜總算沒有派偏師接應,然而沈文秀還是打了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魏軍大損,但隨即報復,進軍圍攻。沈文秀善於撫御將士,連戰連勝。這恐怕也是當初明帝的軍隊不能攻克他的地盤的原因。明帝也看在眼裡,不久,進封他為輔國將軍。
北魏又派平東將軍蜀郡公長孫陵等率馬步軍數萬人殺入西郭,直至城下。沈文秀派使者請求投降。但是因為魏軍劫掠,沈文秀又後悔了,繼續堅守,派輔國將軍垣諶擊破魏軍;魏軍又逼城東,進攻南郭,沈文秀派員外散騎侍郎黃彌之等迎戰,又斬獲數千。
泰始四年(468年),明帝進沈文秀號右將軍,封新城縣侯,食邑五百戶。
這時候,慕容白曜已經迫使崔道固投降,也加入了圍攻青州。
因為各路救兵不力,明帝任沈文秀的弟弟征北中兵參軍沈文靜為輔國將軍,統高密、北海、平昌、長廣、東萊五郡軍事,從海路救援。沈文靜在不其城就被魏軍攔住,只能原地據城自守。他也和兄長一樣,屢次對魏軍作戰都能獲勝,被加東青州刺史。
但是可能因為寡不敵眾,不其城還是淪陷了,沈文靜也遇害了。
沈文秀困守東陽,將士日夜戰鬥,盔甲上都生出了虱子,但是卻沒有一人叛離。
泰始五年(469年),魏軍終於打破東陽。
這一天,沈文秀解了甲,穿好官服,拿著符節坐好了,準備迎接自己最終的命運。
魏軍持刀入內,問青州刺史沈文秀何在,沈文秀大聲道:「我就是。」於是魏軍把他抓到官署大廳前,脫光衣服綁送到慕容白曜所在的西南角樓,命令他下拜。
沈文秀說:「我們分別是不同兩國的大臣,哪有彼此下拜的道理?」堅持不肯,氣得慕容白曜揮鞭就打。氣消了以後,命人送還他衣服,給他酒食。
作為戰俘,沈文秀與長史房天樂、司馬沈嵩最終還是被戴上枷鎖解送回都城平城;他又被綁送年輕的獻文帝處置。
獻文帝當面指責他的罪過,表示寬恕了他,但也僅僅待為下客,只給粗衣蔬食。
過了一陣,獻文帝也沒那麼生氣了,反而覺得沈文秀有氣節,對他有些禮待,並拜為外都下大夫。
沈文秀被俘後何嘗向北魏表示歸順呢,但從此他成為了北魏的官員。太和三年(479年),他又被用為外都大官,獻文帝還賜他絹彩二百匹,嘉獎他忠於故國。後來,他又持節為平南將軍、懷州刺史,假吳郡公。
當時河南富饒,官員都喜歡贈送禮物,沈文秀卻不參與,甘於清貧。他為政過寬,無法壓制當地的盜賊;同時他又大興水田,令公私都獲益。
在北魏,沈文秀也許還會遇到老上級劉昶,這時候已經是北魏的大將軍,封宋王;他的兒子沈保沖還做了劉昶的外兵參軍。其他做過他的頂頭上司的王爺們,因為各種原因,無一善終,甚至南朝宋都已經不復存在。
太和十年(486年),沈文秀卒於刺史任上,時年六十一歲。
後來,沈保沖因作戰失利被判處死刑,孝文帝下詔說看在父親份上可以免死,最終輕輕放下;宣武帝年間,他官終下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