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6名礦工暴動,拉起千餘人的抗聯隊伍,卻犧牲得令人扼腕痛惜

2024年07月09日02:22:03 歷史 1912


他率6名礦工暴動,拉起千餘人的抗聯隊伍,卻犧牲得令人扼腕痛惜 - 天天要聞

祁致中,原名祁寶堂,別號明山,1913出生,曹縣曹家莊人,貧苦農民家庭出身。

1931年春,祁致中由於生活所迫,下關東吉林省樺川縣駝腰子金礦當了一名採礦工人。監視礦工的日偽軍經常野蠻打罵凌辱工人,大家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

1933年3月,祁致中和工友們在礦坑中勞作時,礦坑發生塌方,兩名礦工被砸死,祁致中等3人受重傷。事故發生後,守礦的日軍不僅不給礦工治療,反而對他們百般侮辱,引起了礦工的憤怒。

祁致中傷好之後,秘密串聯了6名工人,結拜為異姓兄弟。他們湊了一些金子,託人買來兩支短槍和12發子彈,暗中帶進工棚,準備暴動。

6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勞累了半天的礦工們都去吃飯了,護礦的日軍像往常一樣把槍架起來閉目養神。祁致中和盟兄弟們按照事先的計划行動,潛入日軍駐地。趁其不備,祁致中抽出手槍擊斃了日軍機槍射手,其他人一擁而上,搶走敵人的槍支,殲滅了其餘日軍。

暴動一舉成功,共打死日軍7名,奪取機槍1挺,步、手槍8支,子彈700餘發。接著,祁致中動員礦工參加,很快組織起了一支30多人參加的抗日武裝。這時,祁致中只有20歲,在盟兄弟中排行也最小,但由於他勇猛過人,足智多謀,被兄弟們推為首領。

隊伍組織起來之後,祁致中模仿東北綠林好漢,在山林中自報山頭「明山」,因此,群眾都叫他們是「明山隊」。明山隊以「趕走日寇,推翻大同年(偽滿洲國年號),為國為民,寧死不投降」為口號,約法三章,規定:老百姓的東西寸草不動;沒有首領的命令,不準私入民宅;要幫助貧苦農民,不準打罵人。

明山隊活躍在依蘭、樺川一帶的山林地區。

1933年7月間,祁致中率領明山隊在楊馬家店公路伏擊了日軍運輸車隊,殲敵12名,繳獲大批軍用物資,首戰告捷,軍威大振。

8月間,祁致中帶隊回到駝腰子金礦附近活動。從工人中得知,近幾天礦里要往佳木斯送金子,由駐礦偽軍護送,祁致中決定截擊。

他們選擇范家店北邊七八里路的地方作為伏擊地點。此處地勢險要,路東側是大山,西側是群眾稱為「紅眼哈塘」的沼澤地,祁致中把隊伍布置在半山腰。三天後,七八十名偽軍騎馬押送五輛大車由此經過,祁致中立即命令十幾名隊員去山南面埋伏,以備堵擊潰逃的敵人。

偽軍騎兵進入伏擊圈後,祁致中用機槍猛烈射擊。前邊的十幾個偽軍掉下馬來,後邊的一看不好,撥馬就往西邊跑,誰知一下子都掉進了「紅眼哈塘」。這時後面的大車調頭準備往回跑,山南邊的隊員立即開槍堵擊,又打死了五六個敵人,截住了三輛大車。其餘的敵人和拉金子的兩輛大車,順著來路拚命地逃走了。

這次戰鬥共擊斃偽軍20多人,繳獲步槍20多支、戰馬20多匹和3大車給養,大獲全勝。有些青年主動找來要求參加隊伍,明山隊很快就擴大到50多人。

此後,他們多次襲擊敵人,影響不斷擴大,依蘭、勃利和樺川之間的日偽軍,一聽「祁老虎」「明山隊」幾個字,個個心驚膽戰,而當地群眾則備受鼓舞。

1934年3月,位於依蘭縣東南土龍山的農民,發生大暴動,在白家溝擊斃了日本關東軍第六十三聯隊長飯冢朝吾大佐和依蘭縣偽警察大隊長蓋文義等20餘人,震動了整個東北。

暴動農民組織成立了以謝文東為司令的民眾救國軍,四處招募抗日武裝。祁致中被邀下山,參加了民眾救國軍,所部編為民眾救國軍暫編混成第一旅,由祁致中任旅長。

祁致中率部同民眾救國軍聯合參加了攻打駝腰子鎮、湖南營等戰鬥。但民眾救國軍司令謝文東,本是土龍山大地主兼自衛團團長,被迫參加暴動隊伍,事後一直動搖不定。在謝文東的隊伍向寶清一帶撤退時,祁致中便帶隊脫離了民眾救國軍,留在樺川地區單獨活動。

東北抗日武裝名目繁多,祁致中率領的明山隊以紀律嚴明著稱。部隊為了抗擊日寇,常以森林為家,打野獸、挖人蔘、燒木炭,勤儉自給,從不擾亂百姓。祁致中以身作則,吃穿同大家一樣,從不特殊。正是由於部隊紀律嚴明,才使他們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9月初,祁致中帶隊襲擊樺木崗龍王廟的日軍,遇到日軍的頑抗,關鍵時刻,祁致中登上房頂,端著機槍向日軍掃射。戰士們備受鼓舞,一個個奮勇當先。僅此一戰,殲滅日軍50餘人。

不久,明山隊又在老街基、孟家崗等地殲滅一批日軍。特別是1935年1月,祁致中帶領所部在柳樹河子截擊了開往佳木斯的國際運輸公司的長途汽車,轟動一時。

明山隊的活動引起了日軍的嚴重不安,加緊了武裝「討伐」。明山隊的處境一天比一天困難。祁致中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出路何在?在危難的時刻,他想到了中國共產黨,於是,他對部下說:我想,咱們不能總這樣混下去,還是向共產黨那邊靠吧!從此,祁致中決心尋找共產黨。

1935 年2 月上旬,祁致中到達方正縣,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相遇。他得知這就是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後,十分高興,親自前去拜訪。第三軍軍長趙尚志、政治部主任馮仲雲熱情接見了他,向他講述了中共的抗日主張和統一戰線政策,祁致中深受教育。

一天,馮仲雲對祁致中說:「你有志抗日,致力中華民族解放事業,我勸你把名字改做『致中』吧!」祁致中聽了非常贊同,立即向全體隊員宣布,自己不再叫祁寶堂、「明山」了,改名叫「祁致中」。

為了粉碎日軍的「討伐」,趙尚志與祁致中、李華堂等經過協商,決定以第三軍為核心,聯合各部成立「東北反日聯軍總指揮部」,以趙尚志為總指揮,共同抗日。

3 月9 日,祁致中率部參加了聯軍攻打方正縣的戰鬥,活捉偽縣長,火燒日本參事官住宅。隨後,又同聯軍一起進攻興隆鎮,襲擊大羅勒密,東征半截街、新開道、老五團所等地,打得日偽焦頭爛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祁致中在同三軍的共同戰鬥中,受到了中國共產黨隊伍的影響。他向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學習,按照人民軍隊的模式來改造自己的隊伍,大大提高了戰士們的政治覺悟,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所部成為當時各義勇軍中的佼佼者,受到中共珠河縣委的好評。

1935 年冬,祁致中到達湯原縣,找到中共湯原中心縣委,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 改編所部並派軍政幹部。縣委對祁致中的要求極為重視,介紹他會見湯原反日游擊總隊政委夏雲傑。夏雲傑吸收他參加黨訓班,接受黨的知識教育。不久,由夏雲傑介紹,湯原縣委研究決定,批准祁致中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12 月底,祁致中指示所部20 多人,化裝成日本警務指揮官和翻譯,乘坐一輛繳獲的長途汽車,直奔依蘭縣大砬子屯偽自衛團團部,以偽三江省公署特別工作班的名義,命令自衛團繳槍檢查,不費一槍一彈,解除了15 名自衛團丁的武裝,繳獲長短槍15 支,子彈700 發,勝利歸來。

1936年5月,祁致中回到松花江南,所部同其他幾支抗日武裝正式改編為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東北民眾抗日聯合軍獨立師」,祁致中任師長,政治部主任富振聲,總兵力400餘人。

獨立師成立後,祁致中加強了黨的領導和軍隊的政治思想工作,清除了一些不良分子,使它成為一支堅強的抗日武裝。

在艱苦的鬥爭中,祁致中十分重視加強後方基地建設,先後在樺川縣筆架山南、雙鴨山西建立了被服廠和軍政學校,在七星砬子群山裡創辦了修械廠,修理武器、造子彈,該修械廠後來擴大為兵工廠。

為解決原材料,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搶運鋼軌;工人們發揮主動創造性,試製成功迫擊炮彈、直把輕機槍和殺傷力很強的新式瓜形手榴彈等武器彈藥,大大增強了戰鬥力。七星砬子因此成為抗日聯軍的重要後方基地。

1936年9月23日,聯軍總司令部總部特給獨立師以嘉獎,獎勵詞中說:「獨立師各部將士,得該師長正確領導,艱苦血戰,勝利多方。」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東北各抗日部隊為了配合全國抗戰,牽制日軍入關,加緊對敵作戰。

8月,祁致中率獨立師在樺川縣長砬子伏擊護送黃金的偽軍一個連,擊斃10餘人,其餘全部繳械投降,計繳槍100餘支,黃金數百兩,大獲全勝。東北各界愛國同胞紛紛參加獨立師,獨立師人數發展到1500多人,成為威震三江地區、松花江下游的一支抗日勁旅。

10月,祁致中按照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的指示,將獨立師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並任軍長,金正國任政治部主任。第十一軍編成後,祁致中率領軍部和二旅戰鬥在富錦一帶,打擊日偽軍的的經濟封鎖和特務內奸的破壞活動。

11月下旬,祁致中到達同江縣十一甲。當地偽自衛團團長孔憲鋒,為人殘暴,曾將兩名抗聯戰士殘酷殺害。祁致中率領戰士一舉拔掉了這顆釘子,將其80多人全部繳械,活捉孔憲鋒。接著,祁致中強迫孔憲鋒帶路,直撲陽川,消滅了陽川偽自衛團,繳槍50多支。祁致中智取敵巢,兩戰兩勝,使敵人聞風喪膽,群眾則拍手稱快。

全面抗戰開始後,日軍為把東北變成對華侵略的後方基地,加緊了對東北抗日武裝的鎮壓,在軍事上不斷進行大「討伐」的同時,在佔領區強化漢奸武裝,普遍進行編鄉、清鄉,隔絕抗日軍民的聯繫,使抗聯活動範圍日益縮小,被迫轉入深山密林之中,部隊武器裝備極度匱乏。

為打破困境,祁致中決定親赴蘇聯求援。他率第十一軍逐漸向東部中蘇邊境方向轉進,沿途激戰不斷。12 月底,部隊轉戰到撫遠縣邊界。安排好部隊,祁致中即單身渡過烏蘇里江,進入蘇聯境內。

進入蘇聯後,祁致中被蘇聯邊防軍扣押。蘇軍把他同當時到蘇聯求援的三軍軍長趙尚志、六軍軍長戴鴻賓等人關押一處,長期審查。十一軍求援的計劃破產,而且嚴重影響了部隊士氣,戰士情緒不穩,叛逃事件時有發生。後來,在抗日聯軍總政治部主任李兆麟等人的幫助下,部隊才得以鞏固。

1939 年5 月,蘇聯遠東軍終於以「誤會」為由,把趙尚志、戴鴻賓、祁致中三位東北抗日聯軍的軍長從拘留所里釋放,同意他們回中國東北,並同意幫助他們組織一支由邊界到蘇聯的100 人左右的全副武裝的隊伍,其中有十一軍的陳森等少數人員。

6 月下旬,這支隊伍由蘇聯伯力郊區一個火車站乘「悶罐車」出發向西行,開赴國境線。列車到比羅比詹停下,隊伍步行數日,來到黑龍江邊。

一位送行的蘇聯中校軍官向隊員們宣布,趙尚志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趙尚志又任命了其他幹部,戴鴻賓為總司令部參謀長兼教導隊總隊長,祁致中為副官長。

6 月27 日夜,隊伍乘船渡過黑龍江,抵達中國國境佛山縣觀音山附近。6 月28 日夜,趙尚志指揮隊伍攻打了佛山縣南部的烏拉嘎金礦,祁致中參加了作戰,戰鬥獲得了勝利。

1939 年7 月2 日,趙尚志以「拒絕執行命令」為由錯誤地處死了祁致中。這時,祁致中才26 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 天天要聞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廢棄教堂里留聲機流淌出《藍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隨樂起舞。舞池中央,一位塗著口紅、燙捲髮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輕挽領袖的手臂旋轉,裙擺划過塵土飛揚的地面,彷彿硝煙中綻放的玫瑰。這一幕,讓窯洞外幾名裹綁腿的女紅軍攥緊了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 天天要聞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應該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物質生活滿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簡單說,這句話闡述了最基本的一個人生道理,所謂的修養、禮儀都是吃飽了飯以後的事。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出自哪裡?如果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