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2024年05月18日23:31:53 歷史 9750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毫無疑問,秦代的成都與秦都咸陽縣具有相似之處,因而古人才有成都與咸陽同制之說法。不過按照我個人的看法,成都與咸陽同制,與其說是成都效法了咸陽還不如說成都影響了咸陽,因為咸陽這個模式是秦統一天下以後來進行營建的,還沒營建完,秦朝就滅亡了,而成都早就有了……」

5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時,四川省內的博物館都熱鬧非凡,引來無數觀眾打卡。此時,來到成都博物館的學術報告廳中,卻只能看到觀眾安靜而認真的面龐,聽到從音響中傳出的有力而清晰的講課聲音。當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三星堆研究院學術院長孫華以「中國古代的都城——中國古代的都城規劃及四川的貢獻」為題帶來了講座,讓現場觀眾穿越時空去追尋文明的足跡。

而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前後,為讓公眾更深刻地感知博物館教育功能,讓學術研究成果走入大眾視野,成都博物館邀請五位學術大咖,以「學術講座周」的形式,為公眾接連獻上五場主題多元、內容夯實、精彩紛呈的學術公開課。

如今,走進博物館,親近文物,感受燦爛的歷史文化與美好生活,已經成為不少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公共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就在今年2月,國際博協發布了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重點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

與傳統學校式教育模式迥異,博物館始終作為「第二課堂」整合社會教育資源,以獨特的、多元的、直觀的教育形式融入公眾社會生活,是伴隨公眾終身的「大學校」。正因如此,成都博物館從5月14日開啟「學術講座周」,連續5天,每天一場學術講座。從文物研究到文明闡釋、從考古發現到展廳美學,講座將帶來考古大咖和文博青年學者的前沿研究成果。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講席教授齊東方帶來講座

其中,在5月14日,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講席教授齊東方帶來一場題為《花草動物說唐朝》的精彩講座,從文物研究微觀視角探析文化意象深層含義。齊東方以精微的視角切入文物研究,選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花、草、動物」主題,引申出這些紋飾在唐宋時期的文化象徵意義,揭示文物價值,弘揚花草、動物形象背後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

在5月15日,長期耕耘于田野考古第一現場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秦漢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左志強,為觀眾帶來關於秦漢時期「蜀郡西工」「廣漢郡工官」的最新考古成果,帶領觀眾撥開歷史迷霧,還原戰國至秦漢時期以漆器為代表的蜀郡手工業變遷歷程,再次認識城市歷史文化,見證秦漢時期的輝煌成都。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成都博物館藝術總監、研究館員范犁帶來講座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江章華帶來講座

隨後,成都博物館藝術總監、研究館員范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江章華等都前後登上成都博物館「學術講座周」的講台,從展陳設計、考古發掘等不同領域出發,為觀眾帶來精彩講座。在5月17日的講座中,江章華以專業的考古學視野和數十年深入研究為基礎,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公眾語言,全面梳理關於古蜀文明的孕育、發展、衰落的全過程,並仔細解讀古蜀文明發展各階段的文化特點,包括人群變遷、社會面貌等。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江章華帶來講座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當下,人們走入博物館之中,不光能邂逅文物之美,感受展陳之精,更能從中對歷史、藝術、考古、科學等領域的無盡知識,得到更豐富、更持久的文化滋養。

本文圖據成都博物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