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姚:中國元首為何動情講述這個匈牙利少女故事?

2024年05月10日23:50:54 歷史 1684

管姚:中國元首為何動情講述這個匈牙利少女故事? - 天天要聞

直新聞:匈牙利當地時間9日下午,中國元首習近平與匈總理歐爾班共同見記者,宣布建立中匈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今天相關聯合聲明及對匈國事訪問成果清單發布,管先生,你對此有何特別觀察?

特約評論員 管姚: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英文譯為all-weather strategic partnership,這是今天國際主流媒體提及率最高的英文關鍵詞。今天路透社發自布達佩斯的相關電稿,發布三版實時更新,每版電稿的標題,都在突出這一關鍵詞。

今年是中匈邦交75周年,中國元首在與歐爾班共同見記者時強調,中匈關係沿著正確方向航行,進入歷史最好時期,這無疑是中國元首對中匈75年友誼之路及雙邊關係現狀的高度評價,中國元首盛讚中匈關係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典範,兩國始終是互信互助的好朋友、合作共贏的好夥伴。

我注意到,在與匈總統會談時,中國元首特別講到一個讓他非常感動、很溫暖也很人性化的外交故事:據匈方介紹,在機場向他獻花的姑娘,就是15年前那個在機場給他獻花的6歲小女孩。當年的小姑娘如今出落成美麗的少女,中國元首說,她所象徵的,正是中匈友誼友好的成長故事。

在我看來,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升級定位,將進一步打開中匈關係的高質量發展空間,全面拓寬合作領域,這樣的精彩成長故事,未來將會更加頻密地被講述、被傳播。中國元首強調,將以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作為新起點,來推動兩國關係和務實合作朝著更高水平邁進。所以在我看來,其重要內涵與影響,絕不僅止於中匈雙邊層面,特別是在中東歐範圍,中匈發展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尤其具有地區示範意義。

管姚:中國元首為何動情講述這個匈牙利少女故事? - 天天要聞

直新聞:那麼在你看來,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對中匈關係意味著什麼,將帶來哪些地區示範意義?

特約評論員 管姚:今天正式公布的中匈聯合聲明與成果清單,清晰展示了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宏大願景與實踐路線圖。舉個細節為證,周一匈外長西雅爾多發布聲明,稱兩國至少會在這次國事訪問期間達成16項協議,我昨天也在節目中評論,西雅爾多強調「至少」,其實留有餘地,因為他發布聲明時,還有兩項協議處於最後協調階段,中匈也在評估核能合作的可能性。從最新公布的18項成果看,最後加緊商談的那兩項協議都落地了,而中匈核能合作也進入了成果清單。

必須強調,中匈發展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一帶一路」倡議始終是最強平台推手,匈牙利作為「一帶一路」倡儀在歐洲橋頭堡的地位,將進一步強化。我注意到,中國元首在與歐爾班會談時,強調要按期完成匈塞高鐵建設,在記者會上也再次明確,要推進匈塞鐵路等重點建設。《紐約時報》今天的報道稱,匈塞高鐵是中國在東歐推動建設的旗艦基建項目。這項投資額與影響力都堪稱空前的旗艦工程建設已歷時5年,這次中國元首同時訪問項目聯結的匈塞兩國,令到項目建設再獲實質性助推。

中匈構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當前中東歐地緣政治背景下,其示範影響與現實意義尤其突出,極具針對性。事實上,針對中國元首此訪,美西方媒體一直在炒作所謂「楔子論」,鼓噪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東歐地區整體對中國所謂「愈發不滿」云云,《紐約時報》昨天甚至抹黑布達佩斯是歐洲唯一一個可靠的對華友好首都,這完全是顛倒黑白,無視中國元首此次歐洲行在巴黎、在貝爾格萊德等歐洲都會引發的巨大反響。

中國元首強調,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具有強大內生動力,中匈將共同引領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向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更好造福各國人民。這必將穩定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也將強力回擊美西方政客刻意炮製鼓動的」楔子論」。在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與地區衝突下,會否重啟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對話機制,是值得重點觀察的一個指標。

管姚:中國元首為何動情講述這個匈牙利少女故事? - 天天要聞

直新聞:匈牙利下半年將成為歐盟輪值主席國,中國元首特別指出,希望匈方為推動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發揮積極作用,這又意味著什麼?

特約評論員 管姚:中國元首這次歐洲行,訪問法、塞、匈三國,對雙邊關係當然意義重大,對穩定中歐關係同樣影響深遠。事實上,中國元首在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出席中法歐三方會晤時,就已高屋建瓴地講得很透徹:法國是我出訪首站,今天的三方會晤增強了這次訪問面向歐洲的意義。他強調,中歐應堅持夥伴定位,堅持對話合作,推動中歐關係穩定發展,中歐應深化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凝聚戰略共識,開展戰略協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元首在三方會晤中明確回應美西方政客近來對華密集炒作施壓的所謂「產能過剩」議題,這也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就此明確表態。他令人信服地論證指出,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進產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應該說,中國元首一錘定音,強力駁斥「產能過剩」是偽問題偽議程,在世界範圍內取得巨大迴響。我注意到,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昨天就當面向中國元首表示,匈方不認同所謂「產能過剩」或「去風險」等說法。

今天《紐約時報》又玩陰的,稱歐爾班一直是歐盟中的「異類」,給他強行貼上「odd man」的污名化標籤,指責匈總理毫不掩飾地表達要與中國和俄羅斯建立友好關係。所以當匈牙利即將成為歐盟主席國,歐爾班的獨立自主決策,多大程度上會影響並塑造歐盟的集體決策,值得密切關注。中方對此傳遞明確期待,中國元首指出,歐洲是多極世界的重要一極,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夥伴。希望匈方作為今年下半年歐盟輪值主席國,為推動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我個人認為,歐盟能否扛住第三方干擾,真正推進法國總統馬克龍一直在大聲疾呼的歐洲「戰略自主」,一個即時觀察窗口,將在下周出現: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已公開放話,不排除基於「國安考量」,對中國輸美新能源車採取extreme action 即所謂「極限行動」。已經對中方發起所謂反補貼調查的歐盟,會否在外部壓力下跟風行動,將是檢驗歐盟自身戰略自主與抗壓外部干擾的即時測試。

作者丨管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工大訃告:王魁業不幸逝世 - 天天要聞

哈工大訃告:王魁業不幸逝世

哈爾濱工業大學近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副校長王魁業同志於2025年5月8日4時8分在哈爾濱不幸逝世,享年92歲。
淮陽這祖孫倆人都曾在唐朝做過吏部尚書的高官 - 天天要聞

淮陽這祖孫倆人都曾在唐朝做過吏部尚書的高官

淮陽,又稱陳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代諸多名人賢達、王侯將相或曾來淮陽為官,或曾來淮陽遊歷,或永遠駐留在淮陽,而淮陽本地亦不乏出類拔萃之人,比如陳姓始祖陳胡公,官至太師的符彥卿,清朝武榜眼崔聯奎等,而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講述的是唐朝時期祖孫兩
母親節的來歷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 節的傳統起源於古希臘。在一月八日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英文:Rhea、Cybele,希臘文:Ρέα,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 耳、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
為發期刊,高校學者偷販涉密敏感數據!國安部披露間諜案細節 - 天天要聞

為發期刊,高校學者偷販涉密敏感數據!國安部披露間諜案細節

近年來,部分境外機構和個人為攫取利益,對我經濟、民生、科技等重要領域實施情報竊密活動,嚴重危害我國家安全。與此同時,部分境內人員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為達到個人目的,違規將相關數據傳輸至境外,相關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境內某高校學者李某主動聯絡境外某非政府組織,以內部數據為籌碼,意圖換取在國外知名...
西施謎蹤:浣紗女的血色傳奇與千年猜想 - 天天要聞

西施謎蹤:浣紗女的血色傳奇與千年猜想

公元前473年的太湖水面上,暮色如血浸染雲靄。一艘烏篷船劈開粼粼波光,船頭立著個白衣女子,三千青絲在風中翻湧如浪。她回望漸漸模糊的姑蘇城輪廓,耳畔似又響起吳王夫差臨終前的怒吼。這位被後世稱為「沉魚」的美人,此刻正走向一個被歷史迷霧籠罩的終章
秦 能夠統一六國,得益於四位君王 - 天天要聞

秦 能夠統一六國,得益於四位君王

秦朝統一六國,很多人記得的只有秦始皇、秦二世,實際上秦還有秦三世,秦始皇叫嬴政,秦二世叫嬴胡亥,秦三世叫嬴子嬰。嬴子嬰其實還是一個相當有能力的人,秦二世胡亥登基後,欲殺蒙恬兄弟,子嬰加以勸阻,認為誅殺忠良會使大臣不信任,戰士渙散鬥志,但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