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2024年04月18日12:55:12 歷史 1147

一句話,一首歌,一本書,一場電影,一部電視劇等等,每一次的聽到看到都會或多或少觸動你的靈魂。

這麼多的或多或少,總會有讓你感到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瞬間。

單純的一個瞬間,並不能決定你的未來,而無數個瞬間卻匯聚成你人生的一部分。

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醍醐灌頂,讓我們一起感受今天的茅塞頓開。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 天天要聞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 天天要聞

人之處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 天天要聞

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於人謂之暴,才多於人謂之妖。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 天天要聞

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粟,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就是地上神仙。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 天天要聞

法待人而後行,事因時為變通,若徒墨守舊章,拘牽浮議,則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 天天要聞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舉天下人而惡之,斯可謂非常之奸雄矣乎。舉天下人而譽之,斯可謂非常之豪傑矣乎。雖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 天天要聞

欲國之長治久安,必使人人皆有生計,而欲達此目的,則必趨重於農工商。余聞文明國頭等人物往往欲為實業家。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 天天要聞

有恆心,然後有恆業。人而無恆,則有事時犯一亂字,無事時犯一偷字。


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的那些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的認知 - 天天要聞

古今立國之道,惟在整飭紀綱,修明法度,使內外相系,強弱相安,乃可鞏固國基,爭存宇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