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塵埃——漕運:中國古代統一大市場的嬗遞與興替(二)

2024年03月04日11:45:10 歷史 1134

作者:賀沛



水路漕運方式演變與統一大市場的興替


歷史的塵埃——漕運:中國古代統一大市場的嬗遞與興替(二) - 天天要聞

漕運線路雖一再變動,但始終指向經濟發達區域。學術界曾從多角度探討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問題,其實,漕運的空間變動、漕運線路的指向,應該是考察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一個極好視角。漕運在空間上的不斷變化,直接反映了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區域在空間地域關係上的變動,總體趨勢是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區域分立北南,南糧大量北運。這一變局具有重大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意義。


宋代以後朝廷對於南方經濟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而漕運的政治意義也不斷地得到強化。漕運線路的空間變動是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區域變動的結果。一方面,漕運連接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另一方面,漕運又使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區域具備分離的條件,能夠分處兩地。所以,漕運是中國古代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區域構成空間關係的重要因素,需要明確的是,這種空間關係乃政治中心對於經濟重心的依賴、索取與牽制,因此漕運實則朝廷伸入富裕之區的觸角,是羈絆調控經濟發達之區的重要。


漕運客觀上引發了區域社會經濟格局的變動,促進了運河經濟帶的產生。所謂的運河經濟帶,主要是指運河水道承載漕糧運輸的同時,溝通巨量的南北物資交流,不斷促發更多的經濟活動與聯繫,連接更多的區域、市鎮、物資、行業與人群,形成一個相對成體系的、流動狀態的、具有發散與輻射作用的經濟帶。因為這個經濟帶的形成與發展是以漕運活動作為先決條件,且漕運本身也成為這個經濟帶的要素,所以,這個經濟帶的諸多問題必須要從漕運的角度去審視。例如,在範圍的考察上,至少應該把長江中下游地區納入這個經濟帶,該地區是明清漕糧的主要征運地區,也因漕運而與運河構成一個整體。

歷史的塵埃——漕運:中國古代統一大市場的嬗遞與興替(二) - 天天要聞

這個經濟帶在明清時期的經濟功能及其輻射意義巨大。明清兩代,南糧北運皆通過大運河完成,運河具備的運輸條件、能力和優勢使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能,也正是這種性能促成了運河經濟帶的形成。從隋唐運河的開通,到宋代的廣泛利用,再到元明清時期作為完全意義的漕運線路,運河的社會經濟意義和功能逐漸進入全盛的狀態。運河經濟帶的作用不僅在於溝通南北,更重要的是這個經濟帶成為元明清時期最富活力、最有生機並最具輻射影響力的區域。


清代水路漕運方式的發展演變,有其特定的自然歷史條件和政治經濟背景。它是河運制度長期積弊、屢遭破壞的結果,同時又與運河的衰落以及民間航海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河運漕糧採取屯丁長運的方式,具體做法為官收官兌,令瓜淮兌運軍船到各州縣水次 領運,視道路遠近酌加過江腳耗,江北淮、徐、臨、德四倉仍由民運交倉,然後兌運給軍船,軍隊長途挽運所需路費皆由農民負擔。屯丁長運制度雖使農民免除運糧之勞役, 但仍要交納軍隊運費,其外還要備受漕運官吏、運軍的盤剝勒索。「各省旗丁押運漕糧 赴通,沿途用費甚多,糧道又將旗丁應領各項,不能如數發給,以致旗丁向州縣加增幫費,而州縣遂得任意浮收」。


東南辦漕之民,苦於運弁旗丁加耗,運軍則畏長途挽 運之勞。河運漕糧實行初期,屯丁長運、官收官兌的弊病即開始暴露,侵吞漕糧、肆加幫費的事情不斷發生。由於乾隆以前的歷朝皇帝都比較重視整頓吏治,對辦漕不力的官 吏和貪污案件嚴加懲辦,官辦河運過程中的矛盾尚未激化,河運漕糧制度得以延續下來 。

歷史的塵埃——漕運:中國古代統一大市場的嬗遞與興替(二) - 天天要聞

嘉慶年間,伴隨著封建統治日益腐朽,漕運已成為清王朝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整個河運漕糧過程中無不表現出巨大的浪費。本來運軍各衛有本幫千總領運足矣,而漕臣 卻每年另委押運幫官。「每省有糧道督押足矣,又另委同通為總運。沿途有地方文武催 趲足矣,又有漕委督委撫委河委。自瓜州以抵淀津,不下數百員。各上司明知此等差委無濟公事,然不得不借幫丁之脂膏以酬屬員之奔競」。漕運官職成為保舉私人之地 ,官吏腐敗程度由此可知。


清廷設立如此龐雜的漕運管理機構,並不斷增加行政官員數量,說明國家對漕糧運 輸的重視,同時也為辦漕官吏侵吞耗費民脂民膏大開方便之門。據不完全統計,「一總運所費二三萬金,一重運所費二三千金,一空運、一催趲所費皆浮於千金。又沿途過閘 ,閘夫需索,每一船一閘不下千文」。


載糧軍船行數千里之運河,各級官吏層層盤剝,過淺過閘有費,督運催趲有費,淮安通州驗米又有費。沿途關卡設立的常例陋規, 名目繁雜不下數十種之多。運軍為應付這些額外勒索,勢必轉向州縣加倍索取幫費。嘉慶以前,每船幫費不過二三百兩,其後竟增至七八百兩。

歷史的塵埃——漕運:中國古代統一大市場的嬗遞與興替(二) - 天天要聞

運軍稍有不滿,便拒絕開兌。州縣官吏既需幫費,遂趁機私加浮收,把各種剝削統統轉嫁於糧戶。以致各地農民「眾怨沸騰」,抗糧鬥爭不斷發生。從而成為瓦解屯丁長運制度的重要因素。


河運漕糧制度的破壞,既有政治、經濟方面的原因,同時也受自然條件變動的影響。清代前期,黃河經過康雍乾三代的有效治理,決口次數明顯減少,運河得以暢通。嘉慶以來,吏治日漸敝壞,河工明顯鬆弛。黃河逐處淤墊倒灌,決口十分頻繁。運河遭受黃 河衝擊,以致「運道梗阻」,軍船「行走諸多不便」。


清朝統治者為恢復京師生命線的暢通,不惜投入巨額帑金用於治理工程,河務經費逐年激增。康熙年間河工經費每 年不過數十萬兩,至乾隆末年增加到二百萬兩。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每年河工經費增加到五六百萬兩,而「河工益壞,運道益阻」。


推其原故,河務官吏的私吞中飽以 及錯誤的治河方針乃是運河衰落的主要原因。自靳輔治河以後,河臣對海口滎澤武陟京口等處河堤逐年加高,而忽視河身的疏通治理工作。以致運河淤淺日甚,河工費 用倍於清初。國家歲出數百萬帑金以治河,河務官吏則借治河以營私,運河危機終不可 免。朝野上下,「無一日不言治河,亦無一年不虞誤運」。


治河所耗費的巨大開支 ,加劇了清廷財政的匱乏,運河破壞則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的安危。漕糧運輸方式的 改革已成為統治階級內部各界人士密切關注的現實問題,海運的實行遂提到議事日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五萬孫劉聯軍如何燒穿八十萬曹軍? - 天天要聞

五萬孫劉聯軍如何燒穿八十萬曹軍?

公元 208 年冬,長江赤壁的江面上飄著細雪。周瑜站在樓船甲板上,望著西岸曹軍連綿百里的營寨,手中的令旗被江風吹得獵獵作響。 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已陳兵江北,而孫劉聯軍僅有五萬,且內部主戰主和之聲吵得他太陽穴突突直跳。更讓他心驚的是,曹軍戰船
免費≠公平?原神聖遺物為何評價兩極分化? - 天天要聞

免費≠公平?原神聖遺物為何評價兩極分化?

——為何「歐皇1天畢業」,「非酋300天坐牢」卻0提升?貪生怕死角鬥士,一往無前少女心大家好,我是拾柒。一、聖遺物系統的「雙刃劍」本質1. 表面公平:免費獲取機制「聖遺物可以免費獲取的機制,這能讓平民玩家也有機會獲得極品詞條的聖遺物。從一定程度來說,聖遺物系統相較而言會非常的公平。」零氪玩家可通過日常體力獲...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 天天要聞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掘船搶七大戰一觸即發,快船相比此前做了首發五虎的變陣:哈登+鮑威爾+小卡+小瓊斯+阿祖,即將小瓊斯頂替了鄧恩,提高了鋒線上的深度。掘金則五虎未變:穆雷+布勞恩+小波特+戈登+約老師。開場後快船的變陣就立竿見影,小瓊斯火力全開內外開花——擋拆下順攻框、接球下快攻自投自搶以及底角三分一箭穿心,幫助快船搶佔先機。...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蓋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蓋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