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史漫筆】2024年初東京的這場大雪

2024年02月21日14:11:55 歷史 2200

◆《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2024年2月5日中午過後,以東京為核心的日本關東地區,一場鵝毛大雪紛紛洒洒,飄然而至。至少在東京,大雪的季節通常是在2月底3月初。1936年,日本陸軍發動「2·26政變期間」,導致「未遂」的原因,一半是因為那罕見的漫天而降4天的大雪。因此,2月初的大雪,對於東京來說,只能是「年度大雪」的一個引子。

【日本文史漫筆】2024年初東京的這場大雪 - 天天要聞

對雪,日本人似乎情有獨鍾。日本作家太宰治在返回青森的「尋根之旅」小說《津輕》開篇中,一下子竟然寫出了七種雪——粉雪、粒雪、棉雪、濕雪、硬雪、砂糖雪、冰雪。這裡,我不得不感嘆太宰治對大自然中「雪」的觀察,如此細膩,如此精準。太宰治最為著名的小說,應該是《生而為人,我很慚愧》。但是,在我看來,他至少在雪的分類上,可以做到毫不慚愧的。當然,我也看到過太宰治對雪抱怨的敘事,認為「下雪天,冰凍住了河面,跳河根本無法實施。」看來,屢屢自殺的太宰治,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冬季,也是心存此念的。

【日本文史漫筆】2024年初東京的這場大雪 - 天天要聞

我們中國讀者對日本作家描寫雪的作品的熟悉程度,當首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的《雪國》。特別是開頭那句——「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其實,我更喜歡川端康成《雪國》中的這段描寫:「冰冷的雪峰矗立在天際,彷彿是世界的屋脊。萬里雪域,純凈無暇,銀裝素裹,美得令人窒息。冬季的雪國里,白雪皚皚的景象宛如一卷卷宏大的水墨畫,寂靜而壯麗。」每讀及此,我都會想起導師那「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豪邁詩句。

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春雪》中那段被我稱為「雪媒」的描述——主人公清顯與聰子接吻前「一片雪花飄了進來,落在清顯的眉毛上」,接吻後,「仰望天空,天空好像雪花狂飛亂舞的深淵。雪直接飄在他們兩人的臉上,倘使把嘴張開,雪花會飛進空腔里,如果兩個人就這樣埋沒在雪裡,那該有多好啊!」這不就是唯美的「雪媒」嘛!

【日本文史漫筆】2024年初東京的這場大雪 - 天天要聞

當然,日本人也不是誰都喜歡雪的。至少,作家芥川龍之介就不喜歡雪。他曾經回憶說,在很多年前,他還在貧民窟的時候,雪代表著寒冷,更代表著死亡。這又讓人不得不想起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對雪的感受與認知肯定是不同的。

寫到這裡,在22樓居家的陽台上往下望去,參差不齊的大樓小宅,屋頂都覆蓋著皚皚白雪。本來,今天(2月6日),應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先生的邀請,我應該去大阪參加他們的迎春會的。但是,因為我上次曾經在北海道札幌的雪地摔過一跤,家裡的領導就無論如何都不允許我在積雪路滑的時候前往大阪。心中不免有些掃興。

【日本文史漫筆】2024年初東京的這場大雪 - 天天要聞

看著電視,不斷傳來有關「雪的訊息」。作為「自然災害王國」的日本,特別是東京大都會,遇到雪的時候,其「脆弱性」立即呈現出來。我們報社的同事已經紛紛在「社內圈」里傳遞個人的行蹤——「中央線晚點,上班可能會遲到一些」「埼京線晚點,上班可能會遲到一些」。對於因雪遲到,我並不感到意外,感到意外的是他們作為「老編」和「小編」,怎麼會在用語上如此貧乏呢。也許是清晨擠在「罐頭電車」裡面的緣故吧。當然,也要慶幸,他們沒有遇到《朝日新聞》報道里所說的,被屋頂、商店招牌、樹木上的積雪雪塊落下來砸到頭的事情。

此刻,如果前往位於日本水戶梅花盛開的「偕樂園」,或許可以感受到「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意境……(2024年2月6日寫於東京「樂豐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隨著氣溫攀升,嶺南大地處處荔枝飄香。這幾天,廣州一棵千年古荔為廣州最古老的荔枝樹,時隔數年後再結碩果,這一罕見的景象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拍照觀賞。千年古荔位於廣州黃埔玉岩書院,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這個年齡對於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承載著市民對嶺南佳果的記...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原標題: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文物有話說)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張蔭麟復原《宋史》記載的記里鼓車齒輪裝置圖。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計程車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過記錄行車裡程計算費用,因此也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 天天要聞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在三國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總帶著一絲微妙的光芒。當五子良將馳騁沙場、威震敵膽時,這位曹魏元勛的軍事履歷上卻難覓耀眼的勝績。史書冷峻的筆墨下,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浮出水面:一位鮮有戰功的將領,為何能登上曹魏權力之巔,成為曹操時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 天天要聞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作者:青燈雖然說皇帝後宮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務事,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辯。特別是在明朝,皇帝娶什麼樣的嬪妃,立後還是廢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勢必要鬧上一場。可偏偏有這麼一位皇后,她被廢黜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說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地名故事:楊六郎與肅寧 不少人聽說過「劉秀夜走三陽」的傳說。三陽指的是饒陽、宰陽、高陽三座縣城。饒陽、高陽人們都知道,宰陽在現在的地圖上找不到了。其實宰陽就是現在的肅寧。 相傳楊六郎與遼國交戰在宰陽東紮下營寨,每日親自監督訓練牤牛,準備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