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竟然藏著明朝歷史,怪不得當年會被視為禁書!

2024年01月17日16:45:40 歷史 1480

你相信嗎,歷史的真相可能就藏在神話里,比如西遊記里的除妖烏雞國,看似平平無奇的一難,其實暗藏著明朝的一場權謀大戲,說的就是土木堡奪門之變。相信很多人看這一集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會有烏雞國這樣奇怪的國家名稱呢?

《西遊記》中竟然藏著明朝歷史,怪不得當年會被視為禁書! - 天天要聞

難道這是一個盛產烏雞的國家嗎?可仔細讀了原著後,發現這一難的前後三章,根本沒有關於烏雞的任何描寫,但當你把這個故事和土木堡、以及奪門之變聯繫起來,就瞬間豁然開朗。

烏雞國的烏字其實是擬聲字,通嗚,指的就是雞叫的聲音,所以烏雞國的國王,代表的就是叫門天子朱祁鎮

他是明朝16帝中,公認的最垃圾的一個,他爺爺朱高熾和他的父親朱瞻基,為他留下仁宣之治的大好局面,卻被他用實力一手終結,因為聽信大太監王振的話,把大明朝五十萬精銳葬送在了土木堡,自己被瓦剌活捉也就算了,還把大明朝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西遊記》中竟然藏著明朝歷史,怪不得當年會被視為禁書! - 天天要聞

幸虧于謙于少保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打贏了北京保衛戰,這才為明朝續命兩百年。但是北京保衛戰之所以能勝,除了于謙之外,還有一個功勞最大的人,那就是在朱祁鎮留學瓦剌之後,被于謙匆忙推上高位的朱祁鈺

熟悉明朝歷史的都知道,朱祁鈺算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皇帝,他危難之際臨危受命,和一眾賢臣將領扶大廈於將傾,內政修明,外戰卻敵,土木之後的大明可謂千瘡百孔,于謙打完瓦剌打叛軍,朝廷窮的連宴會都辦不起,四處揭竿起義,各地貪腐嚴重,朱祁鎮一邊派人鎮壓起義,又一邊派人到各地查貪反腐,整頓吏治。

因為當時軍隊吃空餉嚴重,還伴有嚴重的土地兼并問題,所以于謙想要改革軍制,朱祁鈺也放手讓他去干,此外他還廣開言路,不許錦衣衛胡亂抓人,不許太監興風作浪,以前受過冤屈不敢告狀的,現在都可以去縣衙申冤了。

朱祁鈺在位的8年,可謂勵精圖治,把大明破爛不堪的局勢重新搬回正軌,上對得起宗廟,下對得起百姓,說他是中興之主也不為過。

《西遊記》中竟然藏著明朝歷史,怪不得當年會被視為禁書! - 天天要聞

朱祁鈺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過仁慈,當他的哥哥朱祁鎮在瓦剌留學歸來之後,朱祁鈺先是上演了一場兄友弟恭,然後就把朱祁鎮囚禁南宮整整七年,大門上鎖灌鉛,僅在門上開個小洞傳遞必要的飲食衣物。

但在朱祁鎮被囚禁時,又經常衣食短缺,最困難的時候,還要靠著錢皇后做手工換米糧度日。這是朱祁鈺犯的最嚴重的錯誤。要麼就徹底的當個好人,善待朱祁鎮,讓天下人都知道他的仁善之名,獲得輿論支持,鞏固自己的統治;

《西遊記》中竟然藏著明朝歷史,怪不得當年會被視為禁書! - 天天要聞

要麼就徹底的做個壞人,暗地裡嘎了朱祁鎮父子,永絕後患。把朱祁鎮關起來之後,又故意百般刁難,這不僅增加了朱祁鎮對他恨意,還等於是製造一個仇敵。

終於在七年之後,朱祁鈺病重之時,在徐有貞石亨等人的策劃之下,上演了一場奪門之變,被囚禁了七年的朱祁鎮,再次復辟登基。朱祁鈺最終也被幹掉。

說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感到一絲熟悉,在西遊記烏雞國這一難中,獅子精和國王最開始也是八拜之交的兄弟,後來獅子精把烏雞國國王推入井中,這個時候的獅子精,也代表著王振這樣的國之妖孽。而變成了皇帝的獅子精,代表的就是朱祁鈺了,他在位期間,烏雞國風調雨順,直到唐僧師徒四人路過,才讓之前的國王重新復辟,在這一難當中,除了悟空等人,烏雞國的太子起到了關鍵作用。

《西遊記》中竟然藏著明朝歷史,怪不得當年會被視為禁書! - 天天要聞

獅子精雖然治國有方,但太子卻不是他的兒子,作為一隻被扇了的獅子,他的命運不能說和朱祁鈺一模一樣,也算如出一轍。

而奪門之變之所以會爆發,最重要的原因,是朱祁鈺所立的太子夭折之後,就一直沒能生齣兒子,于謙等人就打算讓他重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但石亨、徐有貞為了自己的利益,趁夜發動政變。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西遊記在明朝的時候,會被列為禁書了吧,他裡面不僅包含了王陽明心學思想,還暗藏了許多作者本人對於明朝政治暗諷。當然了,除妖烏雞國這一難中,還有涉及了多方勢力,除了文殊菩薩,還有太上老君,以及那個藏在水井中的野生龍王,如果有看到此處的朋友,還有新的發現,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 天天要聞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俄羅斯將在5月9日迎來「衛國戰爭勝利日」這一全俄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因這場勝利的背後是軍民的巨大犧牲,所以這個節日在俄羅斯地位特殊、意義重大。為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無論俄羅斯官方還是民間都全面動員起來,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這一重大節慶活動中。七座城市勝利日當天將恢復舊稱近期,俄羅斯多地的地方議會作出...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 天天要聞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史記 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剛剛統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綰等人建議說:各國諸候剛被消滅,燕、齊、荊地遼遠,不在那裡立王,就沒有人來安定燕、齊、荊。請把皇帝的幾...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飄著細雨。軍機大臣瞿鴻禨捧著一疊奏摺疾步穿過宮門,卻在養心殿前聽見瓷器碎裂的脆響。殿內,慈禧太后正凝視著刑部呈報的"杖斃逆犯沈藎事畢"奏本,指尖深深掐進黃綾錦墊。 這個令帝國最高統治者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