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在明清為直隸大名府的治所。在我國古代的府、州、郡一級,其治所內還另設一縣,被稱為「附郭縣」,是府、州、郡所轄縣的「首縣」,在品級與待遇上要高於其他縣。
1594年明代《天下輿地圖》中的大名府與附郭元城縣
大名府城內當然也有附郭縣,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其附郭縣是元城縣,但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三年之後大名府的附郭縣又多了一個大名縣,成為我國特別是北方不多見的「雙附郭縣」之一。另外,在這一年之後,大名縣還取代元城縣成為了「首縣」。到了民國初年,元城縣甚至消失在了政府公文里,徹底併入了大名縣。
1647年《遐覽指掌》中的大名府與附郭的元城縣
其實說起來,元城置縣的歷史比大名縣要久遠得多,為漢初置縣,而大名縣則是於五代十國的後漢乾祐元年(948年)時由廣晉縣改名而來,兩者相差1000年左右的時間。大名縣又是如何逐步取代了元城縣的呢?
明清以前歷史上的元城縣與大名縣廢置與治所遷移情況
元城縣一名的來歷,據《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引應劭的說法:「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因而遂氏焉」。元城縣置縣之後,在北齊、唐貞觀、後唐同光、蒙古至元時經歷過四次廢置或者撤併。其中,在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併入貴鄉縣後,於武周聖歷二年(699年)復置,並且縣治遷到魏州治所內,與貴鄉縣同為魏州附郭縣,從此開始了它的附郭縣生涯。在宋、金分別附郭大名府、大名府路治,明、清附郭大名府治。
1743年《乾隆天下輿地圖》中大名府附郭縣仍是元城縣
(註:歷史記載中曾有元城縣為陽平郡治,《大運河時空》曾專門撰文《冀南一縣曾為郡治360年,但卻另有230年一說,誰「偷」走了130年》,在歷史記載等方面對這個結論進行了駁斥,認為陽平郡一直治館陶縣,並未有治元城縣的歷史。
此外,分析元城縣有上述多次復置、撤併的歷史,也可以看出陽平郡治元城縣的不可能性:
陽平郡設置於曹魏時期,當時河北剛剛結束東漢末的戰亂,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迅速,為強化行政管理,才有了分魏郡置陽平、廣平兩郡之舉,新郡治所必然要選擇一個人口繁多、經濟強盛、政區穩定的大縣,而元城縣在曹魏後不久的北齊即被廢,後來又多次被廢或省並。一個縣說廢就廢、說撤就撤,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份量更不能承擔起一郡之治所的「重任」。
直到魏州興起,元城復置,與貴鄉同為附郭縣,才具備了成為府、州、郡治的資格。
而館陶縣在隋朝以前體量巨大,一縣曾分出三縣,分別是:漢初將「館陶之別鄉」析出平恩縣、東魏將館陶西界析置貴鄉縣、隋朝將館陶東界析置冠縣,並且清代以前從未有過撤併與復置,並且還在成為陽平郡治之後,又做過多年毛州治所,可見其穩定性與影響力,這樣的地方,才適合作為郡、州治所。
從這一側面也可推斷出,陽平郡治一直在館陶縣無疑,而「初在元城縣,後趙遷至館陶縣」結論是錯誤的。)
元城縣的被廢、省並與重置的經歷已經夠「精彩」了,但是與歷史遠不及它的大名縣相比,卻遠遠不及。
1785年《大清廣輿圖》中大名府附郭還是元城縣
首先,大名縣是由別的縣改名而來。東魏的天平二年(535年)析館陶縣西界置貴鄉縣,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改貴鄉縣置廣晉縣,後漢乾祐元年(948年)改廣晉縣為大名縣。
民國老地圖中的大名縣舊治
其次,大名縣治多次遷移。在改名為大名縣之前,貴鄉縣治今河北大名縣西北的趙城,北周建德七年(578年),遷到位於今大名縣東北的孔思集寺。而改名為大名縣之後,則是在府城(包括舊、新兩座府城)與南樂鎮之間完成了「4出4進」的搬遷縣治之舉:1、政和六年(1116年)由舊府城徙治南樂鎮(今縣南舊治鄉);2、金代大名縣治遷回舊府城;3、蒙古太宗六年(1234年)大名縣復徙治南樂鎮;4、元憲宗二年(1252年)徙治舊府城;5、元至元二年(1265年)重治南樂鎮;6、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徙治至新府城(舊府毀於水災);7、明永樂九年(1411年)又徙治南樂鎮;8、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徙治府城,與元城縣同為附郭,並成為「首縣」。
清朝乾隆年間以後,為何大名縣反而成為了「首縣」
1859年《直隸輿地全圖》中大名縣、元城縣已成為附郭縣,魏縣被撤銷
元城縣被大名縣取代「首縣」地位的原因,可以說是「躺槍」而來。
「躺槍」是網路流行語,是躺著也中槍之意,意思是「自己什麼也沒做、沒招惹別人,卻被別人給攻擊、給擊中、給打擊了。」
元城縣「首縣」地位的消失也是這樣。乾隆三年左右的時候,魏縣縣城因漳河泛濫再次被沖毀,需要選擇在距離漳河較遠的地方重建縣治,但縣城居民不願意遠離,再加上花費資金巨大,直隸總督方觀承上書皇帝,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裁撤掉魏縣,將魏縣所轄村莊分別劃入大名縣、魏縣:
魏邑系繁難中治所,轄三百三十七村,與大名元城二縣土地人民犬牙相錯,……不如將魏縣裁汰歸併大名、元城管轄……漳河以南二百八十八村、河以北十八村共計三百六村,均與大名縣地界切近,應劃歸大名管轄。又東北三十一村與元城縣地界毗連,應撥歸元城管轄。
1884年《畿輔通志》中的大名縣(含魏縣舊治在此圖中)
除了把魏縣的村莊劃分給元城、大名縣之外,方觀承又考慮到位於府治南側不遠的大名縣城也飽受衛河水害影響,「土城本屬殘缺,更須修築」,建議「將大名縣治改移府城,與元城同為附郭之縣」。
吏部在調查之後,同意了這個方案。乾隆二十三年在裁撤掉魏縣的同時,大名縣治遷入大名府城內,與元城縣成為附郭縣,「府城內之街道關廂劃半分管」。
雖然,元城縣作為附郭縣的歷史比大名縣久遠,但因大名縣與府同名關係,所以確定大名縣為「首縣」,元城縣為次。自此,元城縣1000多年的附郭縣地位被大名縣所取代。
1884年《畿輔通志》中的元城縣
元城縣為何又最終消失,最終僅剩大名縣
元城縣的消失,源自於清末民初的兩個命令。
一是清宣統三年(1911年)6月,清廷頒布的「統一裁撤各府的首縣」上諭,將首縣轄地改為各府的直轄地。大名縣被裁撤,其轄區由大名府親轄。
二是民國二年(1913年)1月由北洋政府推行的《劃一現行各縣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其實這個「令」也是清宣統三年上諭未曾實行的部分,民國之後繼續推行,第一條要求「現設有直轄地方之府及直隸廳、州地方,該府、該直隸廳州,名稱均改為縣。」大名府又改為了大名縣。
1933年《河北分縣詳圖》中,大、元、魏並在了一起
雖然在這兩個命令之下,大名縣僅僅是經歷了縣、府、縣的階段變化,換了個名字而已,按說對元城縣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元城縣經歷了乾隆二十三年的首縣地位被取代、大名縣接收魏縣的村莊又遠較元城縣多之後,大名縣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以及影響力方面迅速把元城縣「甩」在了後面。
再加上清末民初的兩個「令」,大名縣經歷了短時間的「府」的階段,元城縣的縣政已經由大名縣兼理,所以在民國《大名縣誌》中記載道:
迨民國元年裁各府首縣,大名縣乃併入府,次年廢府,大名又降為縣,大名縣屬原在府署西天雄書院故址,由府改縣以後,遂將府署為縣署焉。而元城縣自入民國後漸至名存實亡,縣政由大名兼理,已漸成合併趨勢,民國三年中央發表各省縣名中無元城縣,於是元城廢。
大名縣城中的大名府署、大名縣署、元城縣署,民國二年以後,大名縣治遷到府署
民國三年已無元城縣,其消失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起源於乾隆二十三年的那次「躺槍」。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