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2025年07月01日16:12:09 歷史 1711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文|避寒

編輯|避寒

《——【·前言·】——》

他剛踏上珠海的國土,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帶進了海關的「接待室」,他以為自己要出事了,沒想到,聽到一句話,眼眶瞬間濕了。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從對峙到融冰的歷史轉折

1949年5月,台灣省政府宣布戒嚴,理由是防範「匪諜滲透」,但實質是管控全島政治生活。從這一天起,普通百姓的親情通信、自由遷徙,都被一道封鎖線切斷。

姜思章生活在浙江舟山,家境普通,排行老三,1950年5月15日,還差四個月滿14歲的他,走在放學路上被幾個陌生人攔住。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穿的是軍服,帶槍,不由分說把他推上卡車,有人喊:「這是抓壯丁!」沒人敢攔,車開走的方向是碼頭,船尾的旗幟是青天白日。

上船前,他在小本子上寫了封信,託人交給父親,這是他離開大陸前,最後一次與家人聯繫。

到了台灣,他被編入軍隊,在台中受訓,後來調防高雄,沒人問他願不願意,也沒有選擇。

從浙江被抓走的青少年很多,後來成了一支特殊部隊,被稱為「浙江兵」,對台灣當局來說,這是可以信任的「外省人」,但對這些被迫離鄉的人來說,一切都變了。

從1950年代起,兩岸軍事對峙不斷升級,金門炮戰、沿海封鎖、海上攔截,讓「回家」成了一個危險辭彙。任何向大陸寄信、通話、表達親情的行為,都有被視為「通匪」的風險。

姜思章不敢寫信,哪怕心裡千迴百轉,他曾試著用「唐光華信箱」試投過一次,那是台灣紅十字會設的信件轉交通道,但從未收到回應。

他問過營里的傳教士,對方沉默了好幾秒,說:「不建議你嘗試。」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1978年12月26日,一條消息改變了一切,人民日報》頭版登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告台灣同胞書》,次日對外發布。

這不是一紙空文,這是第一次,中央明確提出和平統一、尊重台灣現狀、實現兩岸通郵通航通商。

姜思章在軍中已經轉業,改做運輸生意,他反覆讀著報紙複印件,捧著放大鏡,一字一句看,他知道,信可以寫了。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三十年音訊斷絕的煎熬

1978年,姜思章52歲,在台灣落地生根,成家立業,但內心有一部分一直空著,舟山那天上船開始,他再也沒見過父母。

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一位舊同學的香港親戚聯繫上了,他請對方幫忙,把寫好的家信從香港轉寄回浙江。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他在信里寫了自己的近況,想知道父母是否還在,弟妹如今何處,他不敢寫真名,用了「江詩長」這個化名。

等了半個月,回信來了,但不是真信,是影印件,信紙上多了幾個章,紅色的。台灣方面對大陸來信嚴格篩查,所有郵件都需影印、歸檔,原件不能交還本人。

姜思章讀著字跡,認出來是二弟寫的,信中說,父母都還健在,母親身體虛弱,每年清明都在海邊燒紙,希望兒子能平安。

姜思章跪在床前,燒香磕頭,他說:「阿爸阿媽還在,我不能再等。」

從這一刻起,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去。

信件往返困難,他想到了一個人,一個他在台北舞廳認識的女子,這名女子的親戚在澳門做生意,可以協助中轉信件,也有辦法接洽辦理赴港手續。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他托這名女子再度發信,信里說:「請允許我回來看看你們一次,不為別的,就為當面說聲『我沒死』。」

一年後,弟弟回信表示:歡迎回來,家裡人都等你。

這封信,姜思章看了不下五十遍,他不敢向台灣當局申請返鄉,只能走「探親赴港」的灰色路線。

為了辦這件事,他拜託了香港陳女士,認作「舅媽」,由「親屬接人」的名義獲得赴港批文,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失敗。

1982年8月11日,他登上開往香港的班機,途中不斷擦拭眼鏡片,怕下機時看不清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他背著一個黑色帆布包,裡面是壓了幾十年的一張照片,一塊舊手錶,一封被翻得起毛邊的家信。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從香港到澳門,再乘巴士前往廣州,行程繞遠,卻是唯一可行的路徑。

目的地,是珠海拱北口岸

他不確定,自己能不能順利踏入這塊土地。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1982年的冒險探親之旅

1982年8月12日早晨,姜思章從澳門出發,乘坐巴士穿過拱北口岸,他沒攜帶行李,只提著一個布袋。

袋裡是父親寫給他的信、台北洗好的照片和一件輕薄外套,他特地沒穿西裝,穿的是短袖襯衫、解放鞋,顯得樸素,他怕太顯眼,也怕太冷漠。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一進拱北,立刻被工作人員攔住,不是盤問,而是「請跟我來」,他一愣,握緊口袋。他不知道,剛下車就被帶進「台胞接待室」,意味著什麼。

屋裡沒其他人,只有兩位海關人員,一個四十多歲,戴眼鏡,另一個年輕些,正在翻他的旅行證和香港轉簽文件。

他開口自報來意,對方沒回應,只是請他坐下,五分鐘後,另一名幹部進來,遞來熱茶,他更緊張了,額頭冒汗。

他試圖解釋自己不是間諜,也不是記者,只是個想回老家看看的人,他以為,要留下來了。

這時,那位戴眼鏡的幹部開口了,說:「回去台灣之後,把旅行證撕掉,這樣就不會留下痕迹了。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姜思章沒反應過來,幾秒鐘後,他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這不是警告,而是體諒,不是設陷阱,而是保護。

他眼眶濕了,點頭說:「謝謝。」

拱北的流程很快,沒有刁難,沒有訊問,臨出關前,工作人員還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寧波外事辦聯繫人」與「台胞接待處地址」。

一切都為他鋪好了,他沒想到,這片三十二年未曾踏足的土地,接住了他。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從珠海到廣州,再轉上海,最後到寧波1982年8月13日凌晨,他在寧波打通了電話,接通的是大妹,他聲音顫抖:「我是思章。」

電話那頭沉默幾秒,緊接著就是爆發的哭聲,那一夜,電話亭外圍滿了人,沒人勸,沒人催,他們知道,這是一個人要回家的路。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珠海拱北海關的溫暖話語

沈家門港的輪渡靠岸時,天還沒亮,霧很重,遠處的海面像被刷白了,岸邊站著五六個人,個個手裡拿著寫著「江」的小牌子。

姜思章在人群中一眼就認出母親,她頭髮全白,拄著拐,眼睛發紅,卻站得筆直。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船還沒停穩,他已經翻身跳下甲板,碼頭工人嚇了一跳,他顧不得,他穿著那雙解放鞋直接跳在水泥地上,衝過去跪下,喊了一聲:「阿媽,我回來了。」

母親扶著他,嘴裡只念著:「活著就好,活著回來就好。」

旁邊是二弟、大妹,三人圍住他,一個勁兒抱著,他們哭出聲來,幾十年壓在心頭的話都說不出來。

很多圍觀的群眾跟著落淚,那天港口沒有廣播,只有人聲,沒有嘈雜,只有一句句家常話。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三天之後,他又去了岱山,見到父親,那天是陰天,島上的雨很密,姜思章走得慢,父親坐在藤椅上等他。

兩人對視十幾秒,誰也沒說話,父親拿出一張他小時候的照片,說:「我一直帶著這個。」

姜思章沒接,眼淚一滴一滴掉下來,三十二年沒見,照片成了唯一的聯繫。

這趟回鄉之旅本該只是私人之事,但他回到台灣後,並沒有沉默,他開始四處演講、寫文章、投書報刊。講自己返鄉的經歷,也講更多「外省人」失聯、返鄉無門的故事。

82年一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被大陸海關帶走,一句話令他感動萬分 - 天天要聞

1987年4月15日,他作為發起人之一,組織成立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宣傳口號很簡單:讓母親見兒子,讓墳前少些遺憾。

同年10月15日,台灣正式宣布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11月2日政策生效。三十八年的阻隔,就這樣被一條小船、一封信、一句提醒,慢慢鬆動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聞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總台記者王東宇 齊莉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國主義在瀋陽北大營附近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瀋陽小西邊門附近,一...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鐵嶺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從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來曾在東北求學3年,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46年9月,已經成為黨的重要領袖人物的周恩來在同美國記者李勃曼談個人的求學和成長經歷時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
傾聽尼山2025|李敬澤:我們是在世界中 - 天天要聞

傾聽尼山2025|李敬澤:我們是在世界中

傾聽尼山2025 編者按: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在山東曲阜舉辦。從2010年9月創立至今,尼山論壇彙集全球專家學者,匯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為解決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貢獻智慧,正日益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凝聚人類文明共識的重要紐帶。當...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著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