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梁斌《播火記》當代長篇小說

2023年09月13日09:52:05 歷史 1544

《播火記》當代長篇小說,作者梁斌

作者簡介

作者梁斌,詳見《紅旗譜》一文。該書為《紅旗譜》的第二部。

故事梗概

藏書:梁斌《播火記》當代長篇小說 - 天天要聞

1931年,保定二師學潮遭鎮壓,嚴萍逃到鄉下老家。一天,她與春蘭放牛時與馮老蘭的賬房先生李德才發生糾紛。李德才答應送自己的女兒珍兒作東家的丫頭,卻交不出住在朱老忠家的女兒。馮家便誣朱大貴拐帶人口。朱老忠被迫將珍兒送到馮家。朱大貴帶鄉親在短工市罷市。馮貴堂忙去見縣特務隊長張福奎,聯絡成立民團以圖對付。

中共保東特派員賈湘農指示打入敵人內部的國民黨縣黨部劉書記長,拖延成立七縣聯合肅反總隊的命令,並儘力把「肅反」總隊改造成黨的力量。縣財政局曹局長也是共產黨員,擔負為農民暴動籌備經費的任務。賈湘農到朱老忠家,召開活動分子會議,指示著手進行暴動的準備工作。

藏書:梁斌《播火記》當代長篇小說 - 天天要聞

朱二貴帶賈湘農的信找到在一個山村養傷的張嘉慶。張嘉慶按信里指示,去做爭取土匪李霜泗的工作。李霜泗因父母被土豪致死而被逼拉起隊伍落草,在嫉惡憐弱殺富濟貧很多方面與張嘉慶對他的宣傳有共識。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排除了敵人拉其加入民團的誘惑,決定靠擾共產黨,並與女兒設計幹掉了張福奎。

賈湘農召集各縣黨代表會議,報告了日寇侵略國民黨不抵抗的時局,分析了擺在面前任務是發動農民暴動,開展抗日游擊,迎接紅軍北上。接著朱老忠率人繳了破落地主馮老錫的槍,抄了天竹鎮警察局,拉起「河北紅軍游擊隊第四大隊」。紅軍攻進馮家大院,活捉馮老蘭,開倉放糧分地契。嚴志和又奪回自己的「寶地」。貧苦農民一片勝利喜悅。朱老明留下負責村裡工作,朱老忠帶隊伍向蠡縣玉田村集結。

藏書:梁斌《播火記》當代長篇小說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高蠡中心縣委書記宋洛曙也建立了根據地,帶隊伍向玉田進發。張嘉慶、李霜泗也在白洋淀舉起暴動義旗。紅軍司令員賈湘農派朱老忠攻克了勢力強大的小營鎮。其他隊伍則涉過瀦瀧河,集結於高陽縣辛庄。

為了撲滅農民暴動的燎原之勢,保定衛戍司令部移至蠡縣。逃跑的朱貴堂回來,在為衛戍司令陳貫群接風宴上,看到了傳說已被刺死的張福奎。原來他負重傷,縣長王楷第公開發喪弔孝為了遮人耳目。這樣軍政界與地方豪紳一起勾結起來,伺機剿滅紅軍。

藏書:梁斌《播火記》當代長篇小說 - 天天要聞

鎖井的慶兒到縣財政局接頭,取回關於城裡敵人兵力部署的情報。春蘭和嚴萍駕牛車把情報送給了紅軍。紅軍及時做好突破白軍合圍的準備。紅軍大隊長宋洛曙在先鋒突圍中犧牲。迫於敵人火力太猛,紅軍改變前往白洋淀匯合休整計劃,決定向南折回鎖井一帶,伺時機成熟再返白洋淀。張嘉慶和李霜泗帶隊伍來接應,李霜泗陣前入黨。突圍中,隊伍被衝散。賈湘農要朱老忠繼續留下戰鬥,朱老忠帶殘部撤回鎖井。朱老星掉隊後被俘遭拷打,伍老拔囚水逃走,嚴志和身負重傷被老農搭救。

白軍在各村成立「和平會」,反攻倒算。在鎖井,馮貴堂要農民賠償損失,用人頭祭奠被紅軍鎮壓的馮老蘭,朱老星等在鍘刀下犧牲。高蠡暴動暫告失敗了,但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大貴率游擊隊奔赴太行山,朱老忠留下堅持地方工作,革命鬥爭仍在繼續。

聲明:圖文資料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喀爾喀戰神,大清超勇親王策棱傳(三) - 天天要聞

喀爾喀戰神,大清超勇親王策棱傳(三)

話說明末清初的時候,沙俄的勢力就已經滲透到了中國黑龍江流域,起初因為國內戰亂紛爭,順治帝對江左諸部落安危亦無暇顧及。及至沙俄強盜繼續深入松花江流域、呼倫貝爾草原燒殺搶掠,才引起了康熙皇帝的重視。在清軍肅清黑龍江上下的沙俄匪軍後,沙皇不得不與中國議和,是為《尼布楚條約》。
為什麼說司馬昭當街弒君,開了一個壞頭兒?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說司馬昭當街弒君,開了一個壞頭兒?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是比較符合當時情況的。然而,當街殺死皇帝,卻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以至於之後王朝更迭,前朝皇帝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司馬昭弒君之前,大家對皇帝有一種敬畏之心,儘管也有皇帝被用不同手段殺害,但從沒有哪一位皇帝被這樣明目張胆的殺掉。
法醫鼻祖宋慈:開創法醫學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法醫鼻祖宋慈:開創法醫學新紀元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位名叫宋慈的官員,他以其卓越的法醫學成就和剛正不阿的品格,被譽為「世界法醫學鼻祖」。他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對於我國乃至世界法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慈(1186年/1187年-1249年4月21日/1250年4月10日),字惠父,號自牧。
英格蘭、法蘭西、美利堅三國殺的真相 - 天天要聞

英格蘭、法蘭西、美利堅三國殺的真相

1775年,英國人收到北美十三州殖民地扯旗造反的消息,內心是懵的,腦海是糊的。英國政府雖然在其他殖民地是一副敲骨吸髓無所不為的作派,可對北美十三州那是當親兒子呵護著,寬容地過了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