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之戰一場神權爭奪,周朝後再無神靈?巫師揭開秘密!

2023年09月12日00:07:04 歷史 1150

據記載,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場商周之戰,涉及神權爭奪。姬姓州人慾推進滅商大業,需與商朝君主爭奪對天神的最終解釋權。古代人視神靈為天地萬物的主宰,嘗試與其交流,因此出現了巫這個群體。巫總結出侍草占卜和龜甲占卜兩種通神方法,後者更為複雜神秘。在面對天災和戰爭時,人們主要採取龜甲占卜方式。商人因頻繁遷徙,對神靈敬畏增強,建立更標準、系統的龜甲占卜方式,確立了對神域的最終解釋權。因此,商朝君在人們眼中成為真正的天神使者乃至被稱為天子。

商周之戰一場神權爭奪,周朝後再無神靈?巫師揭開秘密! - 天天要聞

商人信奉占卜,建立了天界系統,包括至高神帝和各路天神,但天神不干預人間,真正作用的是祖先神,商朝的貴族成員去世後變為神靈。商人依賴神靈,但也產生漏洞,故增加了祭祀系統,聲稱災亂是祖先神的警告,需要後人祭祀。祭祀制度完善,包括不同身份、規模和獻祭方法,祭品來源是戰俘、婦女、兒童甚至商朝人自己,大街上和皇宮中都有獻祭表演和儀式。商王要求諸侯擴張搜尋俘虜供他們獻祭。

獻祭的產生是為了龜甲占卜,強化商朝神靈信仰合理性。統治者和諸侯需要法統,而傳達天意的模式是當時最佳選擇。獻祭模式也增強了商人身份認同。商朝利用青銅技術和天神信仰發展,而渭河流域的方國策劃推翻商朝計劃,方國即為後來的周朝

商周之戰一場神權爭奪,周朝後再無神靈?巫師揭開秘密! - 天天要聞

1977年,岐山鳳池村西周遺址發現大量甲骨碎片,部分可追溯到商朝後期,顯示周人已掌握龜甲占卜。周人原為羌人分支,後遷至渭河流域,臣服於商朝。在基利領導下,周人對龍敵展開徵伐,商朝封基利為牧師、西方諸侯之長,周人亦藉此擴張。商王為遏周人發展,誘騙基利至英都囚禁至死。其子姬昌繼任周首領後,因殺父之仇和商的打壓,產生滅商想法,欲顛覆商王神權。

姬昌秘密研究龜甲占卜,鳳雛村遺址的龜甲碎片可能源於此。季利死後,文丁病逝,商亡帝繼位。商王在後期對信仰產生動搖,認為神靈是貴族掌控占卜、維護權力的工具,貴族巫師地位超越王權。因此,地獄上位後頒布周忌制度,只祭祖神,將商王比作天神,削弱天神影響,提高王權統治及合理性。最後兩任君主帝乙帝辛姓名中帶帝字。

商周之戰一場神權爭奪,周朝後再無神靈?巫師揭開秘密! - 天天要聞

商朝內部變革時,賢才與姜子牙制定覆滅商朝計劃,重點為擴大統治疆域、推行德治並解決衝突。周王姬昌在諸侯支持下自稱為周文王,動搖了商朝統治基礎。但動搖不足以推翻商朝,關鍵在於信仰改革。商朝強大不僅因為其實力,更因為其天命所歸。為獲得支持,需打破商朝天神信仰,建立新的通天神系統,以聖人形象代替。在錫伯的例子中,易經卜算之法被使用。《史記》中記載的商朝神權改革和商紂王的繼位都反映了這一過程。同時,王權需逐步取代神權來削弱貴族巫師的影響。但此時,周國的崛起和內部變革以及敵方叛亂都迫在眉睫,急於解決這些問題的激進做法導致了政治失誤。

姬昌隱忍,雖得諸侯支持,但勢力仍不足以伐紂。周國及其盟友威脅商朝,但狄星無精力開戰,囚禁姬昌。姬昌不同意殺錯可能引發反叛,推測伯伊考的死亡是雙方試探。伯邑考為質子送至殷商都城,防止諸國叛亂,擔任駕車之職。地心以仁政為由,殺死伯邑考並賜肉羹給姬昌,若不吃即公開與商作對,姬昌吃下伯邑烤的肉。帝辛抨擊姬昌的占卜方法,姬昌改革伏羲占卜方式為64卦,成為周易系統的基礎。此舉是對商王帝辛的反擊。商朝神權理念崩潰,得人心者得天下!

商周之戰一場神權爭奪,周朝後再無神靈?巫師揭開秘密! - 天天要聞

公元前1056年,姬昌死後10年,姬發作為周武王率軍與商朝在牧野決戰,商朝奴隸倒戈,商人占卜,自焚於露台,完成最後一次獻祭。商朝滅亡後,周穆王保留商人的龜甲占卜和傳統,周公輔佐延續卜算和德智代替人祭的傳統,並建立禮樂制度。周人眼中的神非人格化神,更像是命運或命運的感嘆。

感謝大家的觀看,喜歡請點贊、轉發,我是軒冕,我們下期再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