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在位時,除了頒布了一個兩稅法之外,就沒有什麼成績了,他還自以為是,偏聽偏信。
781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病死,本來讓他兒子李惟岳襲位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唐德宗心血來潮,一反常態,下旨不讓李惟岳襲位,朝廷另派人赴任,於是李惟岳聯合魏博田悅、淄青李納興兵抗命,叛軍勢如破竹,直逼長安。唐德宗這時慌了神,立即頒旨令山南東道梁崇義北上平叛,梁崇義卻拒不出兵,唐德宗大怒,令淮西節度使李希烈領兵討伐,李希烈早對襄陽的富足垂涏三尺,這時皇上下旨,師出有名,他率軍很快攻破襄陽,殺死梁崇義,淮西軍進城後大肆搶劫,出現百里無糧,十里不見人煙的情形。
正在這時,叛軍內部變亂,成德叛軍大將王武俊殺了李惟岳,向唐朝投降了,此時,盧龍的節度使朱泚命弟弟朱滔也出兵助唐,情勢急轉而下,唐軍反敗為勝,田悅和李納開始向北潰退。唐德宗認為這是朱泚的功勞,為了表彰朱泚,對他加官進爵,召他入京守衛皇城,盧龍節度使由朱滔擔任。
王武俊、朱滔等人認為朝廷應該對歸降的他們大加封賞才是,誰知後來受重用的卻是朱泚,王武俊和朱滔便倒戈相向,協同田悅、李納向唐軍進攻。形勢很快又不利於唐軍,唐德宗見四鎮人馬直逼京師,忙派朔方軍前去迎戰,朔方軍在郭子儀任節度使時,平定安史之亂立下很大功勞,但現在郭子儀去世,使朔方軍失去了統軍的靈魂,新任的節度使碌碌無為,戰鬥力大大減弱,經過一場浴血奮戰之後,終被叛軍打敗。叛軍打敗朔方軍後,更加有恃無恐,紛紛在各地稱王,朱滔在盧龍稱冀王,田悅在魏博稱魏王,王武俊在成德稱趙王,李納稱齊王,淮西的李希烈雖不公然稱王,也自稱天下都元帥。
唐德宗在長安惶惶不可終日,下令南方和西北方的部隊增援,勤王的軍隊日夜兼程地來到京都,德宗自以為是的毛病又犯了,不顧各地軍隊的人困馬乏,立即讓他們與叛軍交戰,援軍長途跋涉,不僅得不到休息,連朝廷的一頓飯食也吃不上,軍士們憤怒地嘩變了,擁立朱泚做皇帝,佔據長安。
自以為是的唐德宗在嘩變之際,帶著幾個王公大臣卻逃出了京城,奔至奉先,才免去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