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引言
國古代經歷了漫長的帝制時代,形成了強大的歷史慣性,有些觀念甚至影響至今。帝制時代下的王朝雖然不停更換,但大的統治方針和政策還是一脈相承的。
中國古代帝制時間漫長,形成了很強大的歷史慣性,一些封建思想甚至一直延續至今。古代王朝不斷更迭,但是君王對治理國家的大一統基本方針政策是基本一致的,方向也是一脈相承。
古代王朝交替一般以戰爭開始,大型戰爭往往會使得人口銳減,在古代戰爭中,人力就是生產力,人力就是戰鬥力,一個國家人口的數量多少也直接可以衡量這個國家國力的強弱。為了保持國力強盛,封建社會一般鼓勵生育。
古代封建思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一個人在適婚年齡不娶妻、不生子就被歸為不孝行列的。而家族人口的數量對家族在行業中的社會地位就很大影響,在明清時期,男子一般三妻四妾,每個妾室只有生下孩子才能在家中站穩腳跟,有長久穩定的立足之地。在古代由於國家需要,涉及家族利益和個人需求三因素綜合下,人口穩定增長是必然的趨勢。
古代素來有「重男輕女」的封建糟粕思想,在人口自然增長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男女比例失調的傾向,長久以往非常不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也出現一些類似光棍為非作歹的事情,清朝針對光棍就制定了專門的「光棍例」。
一、清朝「光棍制」
「光棍」為單身漢的含義最早出現於明代,根據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六載:「小牛又不曾有妻小,是個光棍哩」,這裡的「光棍」不僅沒有妻子,且沒有後代,是一個徹底的單身漢。
此外,在《綉刻南西廂記定本》的第七出《對謔琴紅》中亦曾出現含義為單身漢的「光棍」,如「這廝班門弄斧。誰不知窮伴當。單身一條光棍。」
根據時間的推移,單身漢也是光棍後面演化出的含義,而光棍為何又是地痞流氓的代表詞類?其實不難理解,一般結婚生子的人,需要穩定的收入養家糊口,相對為人處世沉穩。
而沒有錢娶不了老婆,沒有家庭的光棍通常沒有壓力,沒有情感支撐,他們得到一些錢之後只想貪圖享受,也積攢不了財富,專門在街頭坑蒙拐騙,久而久之光棍就成為社會上地痞流氓的另類代名詞。
在現代漢語中「光棍」主要是指單身男女,關於地痞流氓一層的含義漸漸退去。
清朝時期,帶有地痞流氓性質的光棍一詞相當於社會的蛀蟲,是朝廷重點打壓的對象,有專門針對光棍的法律法規。根據《大清會典》中記載,「光棍制」的第一次提案是在順治十三年,但並未記載是具體何人的提議。
二、為何出現流氓式光棍?
清朝開國期間,皇親國戚和滿人弟子的特權,為光棍犯罪提供了社會背景。
一方面,清兵進入關內後,八旗子弟開始瘋狂圈地,這迫使當地的普通百姓變成流民,沒有土地,沒有收入,生活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朝廷以暴力鎮壓反抗,滿人和漢人之間存在很大的種族矛盾,滿漢之爭隨處可見,隨時都可能發生,這也為地痞流氓式光棍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清朝時期除了因為失地的流民因為生活困難,沒有生存技能而觸犯光棍例外,最多的就是清朝八旗子弟的光棍化,屢屢觸犯光棍例。
康熙曾明確指出,「鑲白 旗盜賊、光棍、匪人甚多」,八旗子弟在入關後,自己隨意斂財、隨意圈地,這就相當於土匪的作風。而戰爭結束,他們不需要打仗,整日里無所事事,這些八旗子弟很快便淪為整日吃喝嫖賭、遊手好閒的光棍,犯罪的幾率也逐漸增加。
八旗子弟一般是一個群體,而這個群體中有一個遊手好閒、吃喝嫖賭的光棍作風,其他的人就會隨之效仿,逐漸社會的風氣就變得很差。
三、清代嚴懲「光棍」
清朝開國時期的社會治安非常差,經常會有地痞流氓光棍尋釁鬧事。清政府為了改善社會治安,頒布了一系列專門針對光棍違紀犯罪的法規。
在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劉之源旗下的章京馬廣元家丁徐齊衛、徐 齊貴、徐志鳳、徐吉晃四人,在山西冒充旗員專門幹些詐騙,坑蒙良家婦女,調戲社會少女的事情。最中為首的徐齊衛被斬首,其餘三個人杖責一百鞭子,這一案例是清朝嚴懲光棍冒名犯罪,坑蒙拐騙的首例,也由此開始制定細緻具體的光棍例。
對於光棍犯的罪行深重的,還制定了特例。在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制定「光棍搶奪路行婦女,強姦致死」,其「罪 應立決者,均照黔楚兩省例,斬決梟示,正法後即傳 首原犯地方示眾」。
光棍強姦婦女,致其死亡的,光棍當判處死刑,死刑結束之後還要把光棍的屍首放在犯罪的地方示眾,以達到警示的作用。這個刑罰按照現在社會的角度來講依舊是十分嚴苛的刑罰,對降低光棍犯罪率有較大作用。
此外還要求當地官員注重民眾的日常教化,從源頭上消除光棍的不良風氣。
如田文鏡的《撫豫宣化錄》中就有嚴禁鬥毆、賭博、 勢惡土豪、借命詐財、流棍假冒墾戶、誘拐逃荒子女等 告示,以提醒告知。
通過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化群眾。預防光棍犯罪,降低光棍犯罪的概率。同時朝廷在頒布一條新的懲罰光棍犯罪的法令時會留出一個「預實行期」,在頒布和實行之間留出一定的時間,這相當於「先禮後兵、教而後殺」。
結語
清朝的光棍含義不同於現在的光棍 ,而清朝頒布的嚴懲光棍的光棍制也是實際需要。
清朝官方頒布的光棍制,制定獎懲光棍的制度,嚴懲光棍犯罪的法令,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積極的作用,客觀上起到維護社會穩定、維持良好社會秩序的作用。
朝廷對於光棍犯罪實行嚴懲政策,但是清朝八旗弟子在早期就屬於社會地痞流氓的角色,官員和官員之間存在利益衝突,社會的秩序仍然混亂。光棍制度最終以失敗告終。
參考文獻:
《大清會典》
《孽海花》
《清實錄》